原花青素对反式脂肪酸致小鼠心血管损害的修复作用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本实验通过给予小鼠一定剂量的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来阐明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损害的机制,探讨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 PC)对反式脂肪酸导致的小鼠心血管损害的修复效果和作用机制,来检测其对TFA引起的心血管损害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随机将40只雄性小鼠分成5个组,分别为对照组、TFA染毒组、PC低剂量保护+TFA染毒组、PC中剂量保护+TFA染毒组、PC高剂量保护+TFA染毒组。连续灌胃8 w后,12 h内禁止进食,称体重,心脏取血,处死后测定各小鼠脏器系数、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淸脂质 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 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心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TFA染毒组小鼠体重随时间增加;TFA 染毒组小鼠血清 TC、TG、LDL-C 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TFA 染毒组小鼠血清中 SOD 和 GSH-Px 活力均分别低于对照组,而血清 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TFA染毒组小鼠心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经过不同剂量的PC保护后,各项指标都有所恢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对TFA导致小鼠心血管的损伤具有保护修复作用,且高剂量效果较明显。

关键词:原花青素;反式脂肪酸;小鼠;心血管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是一类存在于奶油、面包、脂肪、乳制品等中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1]。在日常饮食中,如过多摄入TFA会提高血液中脂肪的浓度,从而导致血浆中胆固醇浓度的改变,从而造成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量研究表明, 过多地摄入反式脂肪酸(TFA)与心血管疾病[2,3]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果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增加2%,冠心病的发生率可提高23%[4] ,同时,TFA的长期摄入可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的风险[5]。原花青素 (proanthocyanidin,PC)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柚子、葡萄、蓝莓等植物中的多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有研究表明,原花青素可起到抗氧化、抗肿瘤及抗炎等多种药效。

同时,文献提示P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6]。目前,关于原花青素修复反式脂肪酸导致的心血管损害的文献报道甚少。本实验通过建立原花青素为保护剂,探讨其对反式脂肪酸致小鼠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为阐明PC修复TFA导致的心血管损害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试验动物选自南华大学的动物科的昆明(KM)种小鼠(雌雄各半)60只, 合格证号:(SCXK[湘]2017-0009),体重为18~22 g。饲养的环境:相对湿度50%~70%,溫度20~25 ℃,在清洁的动物室内饲养,饲料由南华大学动物科提供。

1.2  仪器与主要试剂

主要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台式低速离心机、低温高速离心机、石蜡切片机、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箱、包埋机、分光光度计、超低温冰箱(-80摄氏度)、玻璃匀浆器。主要试剂:反式脂肪酸、原花青素、GSH-Px、SOD、M DA试剂盒、TC、TG试剂盒、LDL-C、 HDL-C试剂盒、无水乙醚、乙醇、生理盐水、伊红、甲醛。

1.3  动物分组与实验方法

动物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分为6组:溶剂对照组、TFA组、PC组、TFA染毒十低剂量PC保护组、TFA染毒十中剂量PC保护组、TFA染毒十高剂量PC保护组。每天上午10:00按时给对照组用同样体积生理盐水灌胃,TFA染毒组及低、中、高PC保护组分别灌胃50 mg/kg . bW剂量的TFA;下午分别以5、、20 mg/kg.bw的PC灌胃,隔天一次,连续8 w。试验结束后,给予小鼠禁食12 h,称重,摘眼球取血,并制备血清。动物处死后,分离心脏及剥除周围组织,生理盐水漂洗后用滤纸吸干,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制成切片,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心脏的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

1.4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血清TC、TG、LDL-C、HDL-C水平、MDA、SOD和GSH-Px等含量进行测定,分别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定。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各组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实验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检验水=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原花青素对反式脂肪酸染毒小鼠体重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TFA染毒组小鼠体重增长较快,进食较好,出现皮下脂肪增厚;由表1可见,6组小鼠初试体重相差不大(P>0.05);8 w后各组动物的终体重有明显的区别,TFA染毒组小鼠试验末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经各剂量PC保护后小鼠体重因剂量的增加而出现下降,与TFA染毒组比较,中、高剂量PC保护的TFA染毒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PC对TFA染毒小鼠心脏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镜下可见(如图1所示),对照组与PC组心肌细胞核膜清晰可见,细胞排列整齐,没有明显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增生;TFA+PC高剂量组组心内膜出现平滑肌增厚,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及少量炎症细胞浸润;TFA+PC中剂量组和TFA+PC高剂量组心肌细胞间质疏松,出现心肌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而TFA+PC低剂量组和TFA染毒组心肌细胞结构紊乱,可见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以核固缩、核碎裂为主,并伴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血管壁明显增厚,导致管腔狭窄,且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纤维化。

2.3 PC对TFA染毒小鼠血脂指标的影响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TFA 染毒组及低、中剂量PC保护组实验小鼠血清 TC、TG和LDL-C含量均增高(P<0.05);但给予PC一定剂量保护后,与TFA染毒组相比,各剂量PC组TG、TC 和LDL-C含量均呈降低趋势(P<0.05);TFA 染毒组及低、中剂量PC保护组小鼠血清 HDL-C含量低于溶剂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说明PC对小鼠血清中TC,TG与LDL-C有清除作用。而对小鼠血清HDL-C 含量意义不大,见表2。

2.4 PC对TFA染毒大鼠血清SOD、MDA和GSH-Px含量变化的影响

由表3可见,与溶剂对照组比较,TFA染毒组小鼠血清中SOD和GSH-Px活力均降低(P<0.05),而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别均具有显著性(P<0.05);与TFA染毒组比较,不同剂量的PC保护组小鼠血清中SOD和GSH-Px均呈现升高,其中高剂量PC组效果最显著(P<0.05);与TFA染毒组比较,小鼠血清中MDA的含量出现降低,而中、高剂量PC保护组较明显(P<0.05)。

3 讨论

目前研究表明,TFA对心血管系统危害的研究主要针对于血脂效应(adverse lipid effects)及非脂质效应,这两者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许多研究人员发现PC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本实验研究证实,原花青素对反式脂肪酸致小鼠心血管毒性具有一定修复保护作用。脏器系数可反映小鼠体内脂肪堆积的程度,本实验证实,TFA染毒组小鼠体重增长较快,实验结束后,TFA染毒组体重明显增长,而经过PC保护后,小鼠体重增长速度明显缓慢,但仍高于溶剂对照组,所以结果表明PC可以抑制或减少小鼠体内脂肪堆积的作用。

实验中对小鼠心脏的影响,TFA+PC低剂量组和TFA染毒组心肌细胞结构紊乱,可见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核固缩、核碎裂,并伴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血管壁明显增厚,导致管腔狭窄,且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纤维化。而经过PC保护后,心肌细胞损伤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说明一定剂量的PC可以保护心血管内皮细胞, 维持血管壁的正常功能,对心肌细胞具有修复作用。

血清中TC、TG、 LDL-C与HDL-C的含量反映了血液的黏稠程度,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高血脂密切相关。有相关文献证实,与高血脂相比,原花青素100 mg/kg和250 mg/kg剂量组TG和TC均显著性降低[7]。本实验中,经染毒8 w后,TFA 染毒组及低、中剂量PC保护组实验小鼠血清 TC、TG和LDL-C含量增高,而经给予不同劑量的PC进行干预后,各剂量PC组TG、TC 和LDL-C含量均比TFA 染毒组降低,且高剂量PC保护组效果较明显,说明PC可以降低血清中的脂质水平,改善小鼠肥胖等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PC对HDL-C含量的作用不明显,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MDA是脂质过氧化产物,可反映蛋白质过氧化损伤的严重程度。SOD可反映机体抗氧化能力,通过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膜免受损伤的作用。GSH-Px是一种存在于机体内的含硒抗氧化酶。本实验结果表明,TFA染毒小鼠SOD活性降低,M DA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反式脂肪酸可引起小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促进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成。当给予PC保护后,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说明PC对小鼠心血管内膜起到抗氧化的效果,从而减轻反式脂肪酸对小鼠心血管的损伤。

4  结论

原花青素可以改善反式脂肪酸引起的心血管损伤,在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明确的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抗氧化有关。笔者相信在今后的研究中,原花青素可作为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吕怀智.反式脂肪酸能避则避[N].中国医药报,2019-04-11(007).

[2]张艳,赵丽云.反式脂肪酸研究现状[J].卫生研究,2012,41(4):683-685.

[3]Stender S,Dyerberg J. Influence of trans fatty acids on health[J]. Ann Nutr Metab,2004,48(2):61-66.

[4]Oh K, Hu FB, Manson jE, et al.Dietary fat intake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J].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05,161(7):672-679.

[5]王维芬.原花青素对反式脂肪酸致大鼠心血管毒性的保护作用[D].衡阳:南华大学,2013.

[6]金石.原花青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作用[D].延吉:延边大学,2018.

[7]曹丽娟,张旭,陈朝银,等.原花青素对MSG诱导的肥胖小鼠及脂肪变性L-o2肝细胞的降脂作用[J].中国酿造,2016,35(8):155-15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编号:14C0389)。

作者简介:王友良(1984—),男,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医学类专业教学及研究。

通讯作者:甘功友(1964—),男,湖南衡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解剖学研究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