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专业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教学体会

摘要: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该学科,并与临床治疗有机结合,成为康复医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教育的现状、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学科特点,以案例为引导,注重中西医结合讲解,突出中医药治疗与临床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教学优势,总结康复治疗专业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教学体会

中国传统康复通过采用各种中医药特有的康复方法及其他有效的措施,对残疾、老年病、慢性病及急性病后期患者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恢复,以减轻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使之重返社会。从历史来看,中医学最早使用了“康复”一词。据《尔雅·释诂》“康,安也”,《尔雅·释言》“复,返也”。康复即恢复平安或健康。随着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疗法不断丰富,康复理论也在不断完善。直至今天,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以独特的理念和临床疗效已经凸显现代康复医学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何让康复治疗专业的本科生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康复临床实践是我们教学的难点与重点。

1、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教学的现状

1.1 现代医学先入为主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他们之前已经系统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等西医基础理论学科。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在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学的教学中,原本直观、形象的理论变成了抽象、朴素的、辨证的中医理论,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许多矛盾,如教师在讲解“心”、“肾”功能时,学生总是不自觉地理解为西医心脏、肾脏的功能,或和西医的“肝肾”进行比较;又如对“脾主运化”、“心在志为喜”等中医脏腑生理功能感到不可思议。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和特色,很多学生容易把西医“病”的治疗与中医治疗方法对号入座,陷入什么病采用什么方法的误区,这样就失去了辨证论治的特色。中医很多理论是辨证的、多维的,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玄”理论让中医根底不深厚的学生们逐渐产生了中医不科学的观念,甚至拒绝认同,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中医也就失去了兴趣。

1.2 教学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

目前,在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教育与培养主要侧重现代康复技术的学习,在西医基础上以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0T)等康复课程为主。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仅为考查课,共有81学时,其中授课51学时、见习30学时。应用的教材为《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经络、腧穴、针灸治疗、推拿,以及内科、外科常见疾病的康复等内容。针对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不能等同于中医院校的五年制。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不能要求他们全面掌握中医理论并运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来治病救人。针对学时少、任务重的特点,教学重点是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知识,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思维和研究方法,了解中医药的临床实际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中医,了解中医,进一步在康复实践中运用中医。

2、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教学的特点和目的,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中西医结合讲解,转变思维方式。结合具体临床案例,突出中医的整体观点和辨证论治特点。将中医药治疗与临床康复治疗相结合,并将其运用到康复治疗的实践中去。

2.1 中西医结合讲解,转变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其中有大量的中医名词术语和概念,西医院校的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更不用说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如果过分强调某些中医名词和概念,学生们不仅感觉无法理解,枯燥乏味,无所适从,甚至对学习中医不感兴趣,从而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1.1 抽象变朴素,“玄”理论接地气 从阴阳讲起,即日光的向背,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阴阳属于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此消彼长,再逐步引申出阴阳的其他属性。在讲到脏腑时,常常问道:“大家心里在想什么?”实际上就是将中医的“心”与西医的“心脏”区分开,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快理解为什么中医说“心主神明”。在讲到脾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时,可以将脾的运化作用比作西医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在讲到“五行”、“五色”与“五脏”时,如何理解五行中的木、五色中的青与五脏中肝的关系,可以讲到人生气时脸就会变青了,这样用学生己知的知识,去认知和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和理念,学生才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并且容易接受,中医抽象概念就会变得朴素易懂。

2.1.2 讲解中药学知识时应用取类比象法 用“五色”来讲解中药,如与“青”有关的药物,青皮、青木香、青黛等色青入肝经,有疏肝行气的功效;与“红、赤”有关的药物,如丹参、牡丹皮、赤芍、枸杞子等色红入心经或血分,有养血、活血、凉血止血等功效;与“黄”有关的药物,如陈皮、黄芪、炒谷麦芽等色黄入脾经,有健脾养胃的功效;与“白”有关的药物,如生石膏、百合、白果、贝母等色白入肺经,有清肺、养肺、润肺的功效;与“黑”有关的药物,如地黄、桑椹、黑芝麻、何首乌等色黑入肾经,有补肾、益精填髓的功效。

还可以用形态类比法。中医学有“以形养形”,“同气相求”的理论,结合民间“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进行讲授。如核桃、益智仁形似脑而益肾补脑;带“皮”的中药如茯苓皮、冬瓜皮、生姜皮利水消肿;带“心”的中药如莲子心、栀子心清心降火;有“藤”的中药舒筋通络;善穿行的中药地龙、穿山甲、全蝎、蜈蚣等因善行而通经活络,因久居湿地而有祛风除湿的功效。

2.2 以案例为引导,将中国传统康复导入康复治疗

结合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重点教授针对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患者的康复治疗,同时注重突出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如在讲解偏瘫康复治疗时,首先是将偏瘫病例引入,分析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危险因素,这样学生可以从整体把握偏瘫这个疾病,这些患者常常表现为多方面功能障碍,包括认知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及平衡功能障碍、尿便失禁、情绪障碍等。同时还将注意到患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由于康复治疗的学生因受到专业方向的限制,大多着眼于存在的功能障碍,而没有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势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同样如此,不能仅对患侧进行康复训练,而忽视了对健侧的功能锻炼,要将其作为整体进行训练,这与现代康复训练中注意加强核心控制和关键点控制都是强调双侧的协调运动相一致。

偏瘫早期,患者卧床,《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指出“久卧伤气”,随之而来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骨质疏松、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久卧,肌肉萎缩,中医理论“脾主肌肉”,因此可以通过补气健脾的方法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偏瘫早期,中医辨证为痿症,“治痿独取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早期可以针刺阳明经,促进患侧气血的恢复,从而促进患侧的康复。偏瘫后期,患者肌张力增加,中医治疗就应改补气养血为通经活络,养肝解痉。根据偏瘫的布氏分期,在不同时间段采用辨证论治的治疗,如:布氏I期,上肢、手及下肢处于迟缓期,无任何运动,因此该期的康复重点是促进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采用诱发肢体运动,中医可采用针灸或电针;而如果患者处于布氏Ⅲ期,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痉挛加重,采用I期的治疗方案,患侧的肌张力及病理模式会进一步加重,因此该期采用抑制病理模式,促进分离运动,中医针刺拮抗肌或采用巨刺、头皮针的方法。这样紧扣临床,学生就会更好理解中医的整体观点和辨证论治,从而将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思维及治疗手段应用到临床。

3、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教学中的思考

首先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中国传统康复教师大多是从中医科或针灸科医务人员中抽调组建而成,因此对现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教学人员培训要在重视中国传统康复疗法的同时进行现代康复疗法及评定内容的学习。其次,不断汲取现代康复精华,发展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能拘泥于或片面理解某些中医理论,而走向“教条”的死胡同。如果拘泥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在针灸治疗偏瘫的各个阶段均选用足阳明经的“足三里”穴,治疗效果不一定都好。因为如果下肢肌张力较高、足下垂伴内翻时,针刺足三里会加重足下垂伴内翻症状。现代研究表明足三里的针刺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而胫骨前肌不仅具有踝背伸的作用,还有加重足下垂伴内翻的作用。第三,我国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教育起步较晚,各方面条件均不健全,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康复医学高等教育必将为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尽管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康复治疗技术,但二者都是以人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功能障碍,促进病、伤、残者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只有中西医康复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大大提高康复疗效,推进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