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什么

人们对现代医学的不满,不是因为她的衰落,而是因为她的昌盛;不是因为她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她不知何时为止。人们因为成就生出了傲慢和偏见,因无知而变得无畏,因恐惧而变得贪婪。常常忘记医学从哪里来,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缺乏对医学的目的和要到哪里去的思考。

医学是什么?这是一个越想越难以框定的问题。我想从医学到底怎么从开始走到现在的谈起,表述医学的科学属性、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一、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有生必有死,有人必有病,有病就有医。早在轴心时代,人类已有医术,但并没有医学。那个时候看病主要是靠算命、占卜、巫术等方式,结合宗教仪式,依赖于占卜师、巫师,以及到现在都还有的萨满、祭司、占星师,还有各种神庙等,通过宗教仪式使病人心安,有所寄托。

当然,那个时代也有些医疗行为。考古发现,当时世界很多地方已经有断肢固定、脱臼复位、外伤包扎等类似的医术,更不用说先民利用各种草药来治病的丰富实践,还有中国古代道教的炼丹术。但是这些医疗行为是没有理论指导的,所以我认为那个时候没有医学。

公元前四五世纪,人类文明进入轴心时代,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在古希腊和中国,同时产生了医学理论。医疗行为脱离了对神的依赖,它不再完全是神的旨意,而是人自己去观察、思考,通过符合逻辑的方法,形成一个体系。在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认为人体是由血液、黏液、胆汁、黑胆汁四个部分组成的,它们各有功能,并相互平衡、协调。这四个系统达到平衡,身体就处于健康状态;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特别是黑胆汁过多的时候会造成一些严重疾病。他主张用自然的、合理的生活方式来保持这种平衡。他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最早规定了医生的道德。从那个时候开始,医生被公认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是由高贵的人来从事的,医生应具有美德和优秀职业家的品质,并形成传统。所以,一般认为,从希波克拉底开始有了医学。希波克拉底被誉为“医学之父”。

同一个时期,在中华大地上也产生了类似的传统医学。从先秦到汉代,经过数百年不断整理、完善,完成了《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的理论基础上,以阴阳五行为纲,非常明确地阐述了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脉象、辨证施治等,形成了一整套以整体论为特征的理论体系。

罗马时代出现了盖伦。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整体的、注重观察的、符合哲学逻辑的医学理论体系,而且能够通过类似切脉、观察尿液等办法来诊断疾病。他还有很多治疗方法,发现了很多药物、制剂,其中的盖氏制剂一直沿用至今。

与此同时,中国东汉出现了医圣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最著名的传世之作是《伤寒杂病论》,它至今仍是中医学院必修的经典。与张仲景齐名的华佗,用茵陈蒿治疗黄疸病,发明麻沸散用于麻醉手术,编制一套五禽戏锻炼身体。

可见,那个时期,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传统医学都获得了不断的发展。

然而,从公元四五世纪以后,西方和中国(包括东方其他一些地区)的传统医学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末年的瘟疫、战争和饥荒,导致人们心理上的恐慌。基督教的救赎观、对未来的信心和人道主义关怀,俘获了人们的信任。公元323年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古典传统文化式微。基督教认为疾病是神的造访,是神意欲惩罚人间的罪恶或者鼓励他们的精神,所以,医生治疗病人,无异于干涉神的意志,是有罪的。这样,信仰疗法占据了统治地位,传统医学随之衰落。此后一千多年里,基督教徒更多是通过信仰和一些仪式来解除病痛。所以西方古典医学处于停滞状态,没有什么发展。

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传统医学在儒释道文化基础上持续发展。儒家重视礼乐制度的建构和人本思想,知识精英当中“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蔚然成风,一般读书人都会看病。尤其是儒家以“人”为核心的人格修养,对中医伦理学和优秀人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道家向来崇尚养生,以炼丹为起始,构成中国传统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也被儒家文化渗透、汉化。另外,从轴心时代开始,以《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中医水平,远在古希腊罗马古典医学水平之上,特别是面临严重传染病流行时管用,中医因此获得公众的信任。所以,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

15世纪,西方现代科学出现,催生出现代医学。1543 年,与哥白尼《天体运行》出版同一年,维萨里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与机能》。该书已经对人体解剖结构了解得相当完整。17世纪,哈维对人体循环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在解剖基础上人体功能的研究方法,生理学由此诞生。

18世纪又建立起病理学。首先是莫尔加尼通过解剖病人尸体,发现人的很多疾病都在相应器官有所表现,有了大体病理学。后来有人发现器官由各种组织形成,从组织层面能够找到它的病理原因,于是就有了组织病理学。再后来发现组织由细胞组成,魏尔啸证明各种疾病都能在细胞层面找到病变,他发表《细胞病理学》,奠定了现代细胞病理学的基础。

微生物学的真正建立则是19世纪的事情。巴斯特最先证明腐败的原理。19世纪晚期,科赫在细菌学研究的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他发明了细菌固体培养方法,大大推进了对于微生物和疾病关系的研究。他还确定了科赫原则,以鉴定是不是某种微生物引起了某种特定疾病。

免疫学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最早是用种牛痘来预防天花,后来有越来越多的疫苗发明。而且经过研究,发现人体免疫是与血清里很多成分特别是抗体有关,即体液免疫;还与血液、淋巴、胸腺和骨髓里的各种细胞有关,即细胞免疫。

之后是遗传学,即解释遗传的奥秘。孟德尔通过杂交豌豆的性状观察,发现子体性状与父本、母本的基因有关,而基因是可以分离且自由组合的,并呈现一定的规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基因到底是什么,孟德尔没有搞清楚。直到20世紀初,摩尔根在他的果蝇实验中发现了基因连锁和互换定律。孟德尔和摩尔根的上述发现,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是DNA 双螺旋结构,从此遗传学发展突飞猛进。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使我们得以对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进行有目标的切割、连接、扩增乃至编辑。1990 年美国宣布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到2002 年,30 亿个碱基对测序圆满完成。

在现代医学发展中,预防医学的地位也很重要。预防医学的发展是从传染病的调查和研究开始的,后来又发展到流行病学,把统计学、社会学等综合起来。今天,预防医学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综上所述,医学科学在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进展迅猛,到19世纪中叶,医学理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直到19世纪后半叶,临床医学和药学仍然严重滞后。当时在西方,临床上并没有多少方法治病,只有通过出汗、放血、通便等落后的办法来治疗病患,基本上没有化学合成药物可用。草药还是有的,但也远远没有中国的中医药那么发达。医生常常只有一种药物,就是氯化亚汞,不管是什么病,都用这个药,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那个时候医生看病主要不是靠药物,而是靠安慰。像骨折复位,对感染病灶切开排脓,甚至于开刀取出膀胱结石等外科手术,人们认为这是匠人干的事情,并不是真正的医学。实际上直到1700 年,法国才同意把外科医生从理发师的行业协会里分离出来。到19世纪中后期,外科手术才拥有麻醉和消毒技术。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医学科学开始与技术结合,从此临床医学取得爆发性进展。今天几乎所有用到的药物和医学技术,都是在20世纪才发展起来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制药工业从磺胺药、青霉素研制成功开始飞速发展。麻醉和消毒问题解决后,外科学不断取得突破,体外循环方法心脏直视手术、显微外科、器官移植、微创手术相继产生并普遍开展。生物工程则是工程学和医学的结合,有一系列的广泛应用,比如人工心脏瓣膜、肾脏的血液透析。现在人类甚至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殖,连传宗接代的事情也被医学改变。

19世纪以前的医院属于慈善机构,其功能主要不是治疗病人,而是用来收容、济贫、庇护、隔离。19世纪后期,由于外科手术的推广,以及各种各样大型医疗设备的发明使用,看病只能去医院了。由此20世纪医院得到了大发展,成为人们看病治病的主要场所。

回顾上述历程,医学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在轴心时代产生的传统医学,二是从现代科学出现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东西方都只有这两种医学,但是发展的轨迹却不同。西方国家从轴心时代开始形成传统医学,到基督教兴起后迅速衰落,1500 年以后现代医学产生并迅速发展,到了19世纪后期,技术的加入使得临床医学如虎添翼,飞速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传统医学要高明得多,而且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但是到了民国时期,传统医学突然跌落,人们越来越相信现代医学。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只有百年时间,新中国成立后,急起直追,从速率来看比西方还要快,但总体上仍落后于西方。

现代医学尽管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它在某些疾病面前依然无能为力。艾滋病疫苗至今造不出来,药物仅对部分病人有遏制发展的作用;埃博拉、寨卡等新病毒不断出现,现在每年都会有两种抗原组合的新类型流感(包括禽流感)流行;癌症病人越来越多,我们对恶性癌症仍然束手无策;冠心病和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首位的死亡原因;精神性疾病和抑郁症越来越多;老年痴呆,只要你活得足够长,差不多的人都会得。对于这些人类主要的疾病,我们都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了解上述医学发展的历史后,再来看什么是医学,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医学的属性可以归结为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

二、医学的科学性

对于医学的科学性,实际上在上述介绍医学发展历程时都已经讲到了,这里再强调一下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人体是一个巨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性:那么多器官、组织、细胞、分子,自动组织成整体,有条不紊地工作;而且它有自稳态性,即使遭受破坏,它也会很快自己取得一个新的平衡;它还具有开放性,与机械系统不同,其内部的熵可以不随时间而变,需要时还可以降低,因为它可以通过特殊机制从外界获得负熵;它具有时态性,任何时候我们的机体都在变化,没有一刻是相同的。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巨复杂生命系统,当前主导现代医学研究的还是还原论模式,这种模式有两方面的局限性:

第一,还原“路漫漫,何时了”。我们从人体组织还原到细胞,从细胞还原到分子,现在已开始向原子方向还原,下一步呢,需要还原到量子?再看人体的调节机制,我们先看到神经,后来知道有内分泌,后来了解到,神经递质和内分泌物质是通过细胞上的受体分子把信号传导给靶细胞,受体分子被激动后,通过细胞内多条路径,几十、上百个信号分子的改变,最后把信号再传达到基因表达系统或蛋白质调节系统,引起细胞反应。这些已经够复杂了,更复杂的是,信号分子间瀑布式传递的、网络化的化学反应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呢?存不存在非物质的信息呢?中医的经络系统是什么呢?还原真是无穷无尽啊。

第二,还原以后几乎不太可能把它整合起来。系统一旦被分割,就会丧失信息,还原程度越高,信息产生的失真越严重。而现代科学到现在没有建立在描述整体状态的体系。人体分解以后看得再清楚,也不是人体的真实工作状态。另外,我们的生命具有不确定性,表现为随机性和偶然性。我们能不能通过还原途径做到所谓的精准医学呢?这里有一个理论问题。

随还原论模式而来,产生了一个临床实践问题,就是学科分割越来越细,分了外科以后还要分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分了内科以后还要分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呼吸科等;即使在普外科里,还要分肝胆胰、肠胃,等等。学科分割过细,给临床实践带来了很多问题。

现代医学还碰到了循证医学的困境。看病要有证据,这是现代科学的态度,但是,现代医学即使发展到现在,临床决策依然无法完全依靠现代科学的实证与量化分析,仍然需要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和经验性方法。诚如威廉·奥斯勒所说,“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

三、医学的人文属性

我认为医学的人文属性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医学的价值既有客观标准又有主观标准。客观上说,现代医学的发展延长了人的寿命,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对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人们主观上对现代医学的价值判断却不完全与此平行。20世纪以前的医生,对疾病没有多少诊断和治疗手段,多数时间只是坐下来聆听病人的病痛,给予病人心理支持;而病人呢,也并不期待医生能起死回生,医患双方都非常珍视相互信任的亲密关系。现在诊疗技术大大提高,救治了大量病患,但人们期望更高,对医学反而越来越不满意。正如《剑桥医学史》的作者罗伊·波特所说:“在西方世界,人们从来没有活得那么久,活得那么健康,医学也从来没有这么成就斐然。然而矛盾的是,医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招致人们强烈的怀疑和不满。”

此外,在不同的情况下,医学的价值判断和主观偏好都会有所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生活条件越好的人群,对医学的需求与期待越高,对医学的满意度反而越低。不同年龄阶段对健康的理解和对医学的依赖程度不同,对医学的价值体会也不同。尤其重要的是,人们对生活、生命理解的不同,也会对医学价值产生非常不同的标准。如果对生命有深切的领悟,有更多的人文情怀,就不至于对现代医学产生不符合实际的过高要求,也因此会活得潇洒一点。

第二,医生既要治病又要治心。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影响非常重要。据统计,50%的癌症病人有抑郁性心理障碍。更不要说功能性的疾病,如癔病等,纯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再深入一些,疾病的根本危害在于伤痛,而伤痛都只是主观感觉,心灵才是我们的归宿,所以病人最需要的永远是关爱和照顾。特鲁多说得好:“医生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人们对技术的盲目乐观,拉远了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个问题,最近推出发展“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要求医生看病不仅仅要关注病人的疾病是怎么发生的,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经济状况、家属反应等。

第三,医学是有边界的。医疗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医学的期望不断提高,加之现代科学具有意志自由的秉性,现在医学已经被赋予了过度的使命。比如醫学生活化,比如研究怎么能防止衰老、抗拒死亡:病人已经到了临终阶段,但我们还要他痛苦地多活一天是一天,这样维持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在某些场合还能听到人类要征服疾病的口号。如果说,没有疾病,还有没有生命?反过来,又有哪一种生命是没有疾病的呢?这样的医学研究方向到底应不应该继续?这是个重要的哲学命题。

关于医学有边界,我想重点强调的是,现在医学在很多时候把“危险因素”当成“疾病”来治疗。就拿高血压来说,当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7.8%,约2.9 亿人。研究表明,高血压使冠心病和卒中10年里发病风险升高3倍;对高血压人群采取降压治疗,可以降低30%冠心病和卒中的发病风险;而西方发达国家对高血压人群实施广泛治疗后,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按照这样一些证据,现在统一的认识是高血压患者应该服药降压。那么这样做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国家高血压人群冠心病和卒中的10年风险是5.6%,降压治疗能降低30%的发病率,即由5.6%降为3.9%,就是说100个有高血压的人,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10年里,100个人中只有1.7个人受益,而服用降压药可能产生副作用,还要花不少钱,真可谓“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漏放一个”。但是到底还要不要做呢?还是要做。因为现在没有替代它的更好指标。不过我认为高血压绝对不是一个理想的指标,因为它的风险率比较低。如果我们能把高血压人群再分一分,你的高血压风险高,他的高血压风险低,因此你要治疗,他不一定需要治疗,这个逻辑可以成立吧?有幸现在这个主张越来越被医学界所认同。新的临床指南要求对高血压人群按照血压升高的程度、有没有伴随相应器官损伤、年龄大小、性别、是不是同时有高血脂或/和糖尿病、抽烟不抽烟、有没有运动习惯等进行综合打分,根据不同危险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

人类文明进步迅速,总体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和健康,延长了寿命。但生活方式在短时期里发生如此巨大而迅速的变化,身体进化远远不能适应文明进化,由此带来包括慢病在内的一系列健康问题。由于文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问题,为什么要通过吃药去解决呢?对此,人类除了坦然接受外,重要的是尽力改善生活方式,而不应把主要责任赋予医药。

总之,人们对现代医学的不满,不是因为她的衰落,而是因为她的昌盛;不是因为她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她不知何时为止。人们因为成就生出了傲慢和偏见,因无知而变得无畏,因恐惧而变得贪婪。常常忘记医学从哪里来,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缺乏对医学的目的和要到哪里去的思考。

四、医学的社会属性

第一,医学和其他诸多社会因素紧密相关,共同影响健康。医学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的,同时也与其他诸多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共同决定人的健康,而这些因素又受制于更多的社会因素。

第二,医学技术发展要顾及社会伦理。由医疗技术发展引发的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已经超过了社会经济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我国卫生费用,从1994 年的1761 亿元,增加到2014 年的2.5 万亿元,20年增加了20 倍,其中68%源于国家财政支出和社会支出,医院发生的费用占到卫生费用的62%。现在政府还在承诺继续增加投入。我国人口多,还不富裕,老年社会又提前到来,国家财政和社会投入首先应该保证广大群众的基本健康需求,这是出于对社会公平的考虑。目前,对医学发展的享用程度还深受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影响。就拿医疗保险制度来说,城市职工和城乡居民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医保系统,两者之间待遇差别很大;即使是城市职工医保,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医药报销水平也有很大差别,这些都会加重社会的不公平。

医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心理。飞速发展的医疗技术,不仅迅速增加医疗费用支出,而且可能进一步导致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当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出现,往往只有富人和有权人能够享用时,当有一部分人能享用、另一部分人享用不起时,所产生的负面社会心理效应是巨大的。如果我们的医学技术沿着“用更昂贵的治疗方法,治疗更少数人疾病”的方向发展,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有害的。

第三,资本驱动医学技术的发展。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医药行业在我国已经成为资本投入的热点。但是,资本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刺激市场的活力,为发展提供更多财力和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其负面效应,例如容易促进过度诊断和治疗。药物研发和生产也有逐利倾向,各种变相的新药在我国大量产生,不断有性价比不合理的新药大量上市。资本的浸润,也助长药品耗材流通领域的腐败。我国现在有一支巨大的医药代表队伍,很难打掉。此外,资本还在浸淫着我们的学术,药厂“幽灵人”炮制论文,然后请专家在学术刊物上署名发表。这些论文在权威刊物发表以后,很容易转变为我们的医学标准。这种腐蚀作用是巨大的,一篇此类论文的作用可能会超过一万个医药代表的负面作用。药企通过支持学术活动来影响临床医学的现象现在非常普遍。这些都在影响着我们医学的学术方向。

最后,我想提出一个还不太成熟的看法。我认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有可能大大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整合,迎来人类医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后将出现一种全新的医学。当然,人类第三阶段医学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但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比,可以是全新的、更加美好的。

总而言之,医学具有科学属性、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我们不能忘记医学的初心,医学是人类情感和人性的表达,她的目的在于维系人类自身的价值,保护自身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