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分析及相关建议

一、2007年高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总体呈向创新效益型和自主发展型转变的良好势头,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继续做大、加快做强”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高技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11月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利润2005.8亿元,同比增长27.3%,快于销售收入增速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销售利润率在上年停止下滑基础上,2007年又攀升0.24个百分点,达4.51%。电信业在全年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3.6%的情况下,完成业务收入7280.1亿元,同比增长10.9%。

(二)高技术产业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统计,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89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7.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0.8%,拉动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634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06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比重达29.2%。

(三)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生物、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在高技术制造业中所占比重有所提升,信息产品中高端产品比重明显增加,北京、上海等地高技术产业呈由加工制造向研发服务转型的趋势,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正逐步由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向其他地区和东南亚转移。

(四)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有所增强

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看,一般贸易出口增长(55.7%)明显快于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6.8%),非外资企业出口增长(38.6%)明显快于外资企业出口增长(21.5%)。从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看,非外资企业投资增速(25.2%)也略高于外资企业投资增速(21.1%)。

二、分行业发展情况

(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做强

2007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仅指高技术产业统计目录中所指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统计口径为规模以上企业。),比上年增长6458亿元。核心基础产业快速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电子材料等产业销售收入增速均超过20%。电子信息产品加快升级,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高端产品快速发展,占彩电、微机产量比重已分别接近30%和70%。自主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在10个重要城市开展的TD—SCDMA扩大规模的网络技术实验进展顺利,基于我国自主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成功试播,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WAPI)、音视频编码压缩标准(AVS)以及数字家庭标准技术的应用示范工作全面展开。

(二)电信业在转型中保持较快增长

2007年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增值电信运营企业业务收入分别达7280亿元和648亿元,分别增长10.9%和16.3%。电信业转型成效显著,基础电信企业全年非话音业务收入比重达30.6%,新增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新增收入的比重达63%,增值电信企业达2.2万家,比上年增长21%。宽带业务收入增速超过30%,成为固定电话运营企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互联网与电信业的交融进一步加深,移动电话运营企业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出现了“无线音乐平台”、“商务领航”等一批新业务品牌,增值业务进一步丰富,行业应用不断推广。手机上网人数突破5000万人。电信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13.6%,网间互通不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网络运行质量和覆盖效果不断改善。通话质量保持稳定,电信用户投诉持续下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分别达3.65亿户和5.47亿户,“村村通电话工程”进一步推进,到2007年底,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例99.5%,乡镇通宽带率92%。

(三)软件业服务化、国际化趋势明显

2007年我国软件业销售收入5800亿元,同比增长20.8%。软件服务化趋势明显。系统集成和软件技术服务收入超过软件产品收入,达2456.3亿元,其中软件技术服务收入增长最快,达21.8%。大型软件企业逐渐从单纯的软件产品开发商向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和运营支持的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服务发展迅速,使软件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软件国际化步伐加快。软件产业已连续三年保持出口额的高速增长,1—9月,软件产业实现出口6.88亿美元,同比增长30.30%。同时,随着全球服务业加速转移,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日趋活跃,特别是离岸业务增长迅速,我国正努力成为全球重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基地。

(四)生物产业快速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7年,生物医药规模效益同步增长,全国生物医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接近7000亿元,同比增长25%。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扩大计划免疫范围等措施的带动下,生物医药行业效益大幅提高,实现利润超过600亿元,比上年增长近200亿元。生物农业良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年预计超级稻种植面积8000万亩,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8%,转基因抗虫棉播种面积达6000余万亩,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70.6%,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生物能源稳步发展,2007年4家定点乙醇生产企业产量约为130万吨,产值为65亿元左右。全国生物柴油产能达到约100万吨,实际产量为20—30万吨,在建项目约180万吨。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进一步向我国转移,上海、北京等地区生物医药外包业继续快速增长。据统计,上海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业产值由2004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亿元以上。

(五)航空航天产业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一是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并传回月球图像。二是自主研制的新支线飞机实现总装下线,并已获得国内外用户订单,标志着我国已能够自主研制喷气式客机。三是承担A320系列飞机总装工作的合资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航空产业国际合作迈出坚实的一步。与此同时,与空客、波音、GE公司开展民用航空工业合作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不断深入,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产业整体制造水平不断提高。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

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中仅有不足40%的企业有R&D活动,34%的企业设立了科技机构,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不足10%,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3%。即使是创新能力较强的上海市,2006年全市34家大型高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总额为16.13亿元,仅占其总产值的0.6%。上海市调研发现,这些企业中80%是外资制造型企业,基本属于跨国公司的加工厂,研发投入非常少,而一些国有大型高技术企业又由于所有者缺位,创新风险和收益主体往往不直接相关,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层往往追求短期效益,不愿投入到虽潜在收益较大、但风险较大、时期较长的自主创新工作。

(二)成本的不断攀升加大企业生存压力

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医药、家电、数字视听设备、机床等行业产生较大影响。2006年以来钢铁、有色金属、化肥、药剂等原材料以及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直接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如山东省某数控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消耗的铸件和钢材约2.5万吨,因材料涨价减少利润约3000万元。二是银行贷款成本上升。2007年央行6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利率提高了1.08个百分点。有关专家测算,加上资产评估费、担保费用等,企业银行贷款的财务费用可高达融资金额的14%。据深交所统计,2007年219家中小板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2.5%。三是人民币升值加大了高技术企业出口压力。如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由于人民币升值,削弱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2007年主导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47.4%。

(三)中小高技术企业融资仍存在制度性障碍

一方面,由于许多中小高技术企业还处于艰难的创业、发展阶段,靠物质实力还不足以提供担保,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又难以作为担保,加之目前担保公司的规模和数量十分有限,导致创业期的高技术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政府引导,而国有创投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被要求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目标,导致我国创业投资对创业期高技术企业支持有限。

四、政策建议

(一)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高技术服务业已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我国目前无论是统计监测体系,还是法律法规体系都难以适应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是要参照国际成熟做法,结合我国国情,抓紧研究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的统计目录和统计体系。二是要尽快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梳理,加快相关行业的体制改革,扫清阻碍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法律制度障碍。三是要抓紧研究扶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知识产权等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引导高技术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切实解决中小高技术企业融资的制度性障碍

一是加快设立高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完善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考核机制,改变单纯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考核内容,将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二是加快完善中小高技术企业担保体系,特别是抓紧研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担保机制。三是研究探索中小高技术企业联合发行债券的途径。

(三)抓紧出台落实自主创新政策

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正陆续出台。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制订、发布实施各项实施细则。二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在主要新闻媒体、政府网站上进行公告和解读,增强政策透明度。三是建立各级政府财政、税收、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人事等部门的政策落实协调机制,明确执行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四是加强政策实施情况和效果的跟踪督查,重点了解、发现政策执行中出现的苗头性、难点性问题,及早研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和办法。

(本栏目策划、编辑:苏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