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很多公司在招聘人才时,都有一段试用期,在这期间,不仅要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学生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已成为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而且与人协作和交往的能力也不容忽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竞争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团队精神在IT行业中的重要性

团队精神就是合作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团结一致、相互协作的精神。团队精神事实上所反映的就是一个人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是主人翁精神、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对于既高度分工又高度整和的IT行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优秀的IT企业都深深地懂得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比如微软公司就非常注重团队精神,他们在研发Windows 2000操作系统时,有3000多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多万行代码。开发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软件,如果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奉献精神与主人翁精神,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团队精神不仅对于大公司来说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等规模或小规模的公司来说,也同等重要。比如,一个规模较小的网站开发公司,为了开发出具有个性化、功能完善的网站,也需要几名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美学专业的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网站的设计开发,并且要求每个参与人员在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还要积极与其他成员交流、沟通,才能使各自完成的部分整合在一起时,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由此可见,团队精神对于IT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时,要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在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凡事以我为中心,心理素质较差,很难与人沟通,不容易与人合作交往。再加上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相互交流。且在“应试教育”的教学体制下,学校过分专注于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做题训练的强化手段,把分数看得高于一切,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外活动,也无暇顾及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对集体观念淡薄,人际关系冷漠。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较好的独立能力。但正是由于这种习惯,使学生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导致他们很难融入到集体中。有的大学生由于和同宿舍的同学搞不好关系,自己到校外租房子住,完全脱离集体。这些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是社会的一份子,只有融入到集体和社会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的价值。特别是竞争与合作日益加强的当今社会,更需要善于与人沟通、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为此,针对目前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计算机的实践课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1.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在团队中表达与沟通是极其重要的,要能把自己好的想法、建议和所做的工作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和共享,与别人进行交流,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发挥每个人更大的潜能。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克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锻炼表达与沟通能力。笔者在讲解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这门课时,曾给出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实践任务,比如要求学生用课堂上讲授过的3DS MAX制作动画片头,且要求学生必须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四人,并把学生随机地进行分组,不能随意调动。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首先要进行交流与沟通,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特长,明确分工,并选出小组负责人。一周后,每个小组把自己的设计过程作12分钟的陈述,每个小组成员必须陈述3分钟,然后接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最后评出最好与最差的组。课后笔者从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反馈意见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不仅在胆量与表达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在与人沟通、协调合作方面也有了较深的感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锻炼机会。

2.在实验课中渗透团队精神的培养。计算机的每门专业课程,都有实验课,且有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但大部分实验是验证型实验,已给出了实验目的、要求、操作步骤及流程图,由学生编写程序,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并对其进行分析,这些实验注重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按好学生与差学生搭配进行分组,四人一小组,小组中每个成员每次实验的成绩按小组中四人的平均成绩来评定,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成绩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成绩,也受同组其他成员成绩的影响。这样,好学生如果想获得高分,除了在高质量完成自己实验的同时,还要帮助同组其他成员,使他们也能尽量更好地完成实验,差学生为了不给好学生拖后腿,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每次实验,要求所有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各成员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互相学习,改进不足,但不允许抄袭,如果发现雷同,一律按0分处置。这种以小组为单位评定成绩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从不同的层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最好的学生在小组中,自然成了负责人,担负起了协调小组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大家能齐心协力,更好地完成每个实验。这样,好学生领导团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以后能成为项目负责人做了铺垫。同时,其他成员为能使小组得到更高的实验成绩,除了自己要更加努力外,还需要与其他成员多交流,遇到困难,及时请教,才能按时保质完成实验任务。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小组的一员,不管是负责人还是组员,只有注重团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注重培养团队精神,才能使小组获得更好的成绩。

3.在课程设计中渗透团队精神的培养。在计算机的课程中,大部分主干课程都有课程设计,比如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等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一是训练学生综合应用这门课程中所学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所以,课程设计一般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三到四个人一组,自行组队,并在两周内完成。在笔者多年从事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中,每次做课程设计时,都存在一些学生不愿与别人合作,要求自己独立完成的现象。而这些学生往往都是学习比较认真,且专业技能较强的学生,但他们一般都存在孤芳自赏、目中无人的心理,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对他们来说,与人沟通比完成课程设计更难。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老师不要急于否定或批评,首先应肯定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然后再鼓励他们去带领一个小组,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缺点,只有取长补短、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小组完成课程设计,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毕业设计中渗透团队精神的培养。毕业设计是综合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所以指导老师给出的毕业设计课题不仅应符合本专业的要求,且每个课题应由3~5个学生共同设计完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并按课题的要求,自行组队。每个队能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除了指导教师认真、正确的指导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完成毕业设计,可促使学生克服夜郎自大的傲慢心理,学会尊重、信任其他成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会并进一步改善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以便与团队中其他成员相处更融洽、更和谐。通过毕业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三、结束语

团队精神已成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每个高校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应把团队精神的培养落实到实处,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渗透团队精神,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逐渐树立起团队精神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