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的实践进程与优化对策

[摘要]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启动实施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是协同创新的新举措。相关调查表明,各类主体对这一战略均持肯定态度,高校教师和参与协同培养学生的收获较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待遇、培养制度、理念更新与协作模式等方面,需要对评价标准、激励与资助政策、培养制度和协作模式等采取优化措施。

[关键词]协同创新 科教结合 协同育人 激励与评价 协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31-04

[作者简介]古京,马乐诚,郑小洁,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科教处(广东广州510530);任增元,吉林大学高教所讲师(吉林长春130022)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中科院和高校各自独立运行、自成体系,虽然都具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二者的紧密合作共赢优势与潜力远未较好地发挥出来。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这为我国科教界的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教育部启动了旨在推动协同创新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2年8月29日,教育部、中科院在京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笔者对该计划实施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的评价、存在的问题、改进策略等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研究,以期为该计划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持。

一、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与合作框架

1.协同创新是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中科院与教育部联合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的重要理论基础就是“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协同创新的过程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其本质是“通过构建各种创新平台打破学科阻隔、体系壁垒,促进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的有效配置与充分共享,通过加强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多元协同,最大限度地实现全面创新”。协同创新有利于实现跨学科、跨组织、跨区域的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国外广泛应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等科教活动的各个环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指出,这一计划“使高校育人传统和学科门类齐全与科研院所丰富的科研资源和高水平科研队伍优势互补,这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和沟通桥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的框架体系

中科院与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在联合培养、共享实验室、双向聘用导师等方面长期存在着合作关系,此次启动的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计划把中科院与高校之间的合作规划得更加系统、全面、深入,提供了长期合作的制度性与政策性保障。这一合作体系包括“科苑学者上讲台计划”、“重点实验室开放计划”、“大学生科研实践计划”、“大学生暑期学校计划”、“大学生夏令营计划”、“联合培养本科生计划”、“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中科院大学生奖学金计划”、“科苑学者走进中学计划”、“人文社科学者进科苑计划”等10项合作活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首批活动将有80余家科研院所、50余家高校参加,每年将有15万名以上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其中,有1800多人次的院士、科学家、教授到高校授课,到中学开设科普讲座,也将聘请高校人文学科知名学者到中科院做学术讲座。计划涵盖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金配置、设备共享、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合作办学框架体系。

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的运行现状与问题

1.高校教师对“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认知与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协同育人最为关切的就是高校参与学生的素质,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跟中科院自身的学生没有多大差异。教师普遍反映,联合培养确实增加了生源,能够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这也是联合培养带给高校的最大便利,但也认为认为生源指标较少。当问及如果生源充足,是否还要继续进行联合培养时,多数教师表示赞成。显然,教师对协同育人的价值认识超出了“生源名额”问题。

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所访对象都没有遇到实质性的产权纠纷问题,但有一半教师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心理矛盾,即如何协调好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问题。对于成果如何署名问题,教师的处理方式比较妥帖、合理,提出以协议为准、以招生单位要求为准、以科研贡献为准等办法。最大的共识办法就是“协商”,如应坚持在协商条件下谈好署名问题,实验场地和科研经费是应该首先考虑的,建议高校取消学生毕业署名限制,等等。

虽然中科院投入了大量资源给“外部学生”,但绝大多数高校老师并没有出现部门本位主义,没有表现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家子气,相反都支持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对“协同育人是否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主要障碍”的认识上,75%的高校教师认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46%的被访者认为“其实很少有人真正有足够的动力把这一工作做好,现有系统的动力机制存在问题”,还有38%的人对科教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在未来发展建议方面,教师们较为关注以下问题:一是要提高与改善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条件,尽量保证联合培养的学生待遇与本院学生一致。二是课程安排应坚持节约时间与提高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要减少基础课上课时间,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科研;两个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并且要紧密配合、经常交流、防止扯皮;本科生能否保研、研究生能否保博是影响学习和实验连续性的重要因素,不同阶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顺畅安排也是极为重要的。三是对学生的激励问题。双方之间的合作应该进一步规范化,以协议和合同的方式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联合培养的学生进行考核,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管理人员对协同育人的认知

当问及管理人员“推动贵部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是什么”时,多数受访者认为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能够“提高科研产出,强化学科优势”、“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教育服务”,而很少有人认为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在管理人员看来,未来推动协同创新的最主要责任主体是研究院所或者大学的领导者,也就是说研究院所应与大学直接开展合作,而不是等中科院的政策。

关于科教结合工作进展评价问题,有40%的受访者认为确实整合了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有60%的受访者认为合作行为值得肯定,但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管理人员较为担心的问题一是高校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生培养,二是各方参与人员是否存在动力不足现象,即对动力机制提出担忧。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管理人员本人对科教结合是否满意,他们都表示愿意继续参与、推进科教结合工作。这显示出他们的理性判断结论跟自身的满意度无关,是否应该推进是理性的结果,而满意与否则更多地与“如何改进”有关。

对于下一步的改进意见,受访管理人员提到了学生待遇、知识产权、双方如何更加有深度地合作等问题,认为“应该让参与联合培养的学生真正感受到‘联合’培养,而不是一方管、一方不管”。对于研究生,要通过科教结合,利用两家单位的优势、平台及资源,获得更好的培训、学习;对于导师,要通过科教结合获得更有创新性、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于管理部门,要够通过科教结合,建立更完善的科教结合机制及模式,为科院研所提供更为有力的科研环境,并筛选出优秀的人才为科研院所所用。现在的主要合作模式应是高校提供生源,由中科院培养,未来应该互派学生、互相培养,这样的模式能给中科院带来新的收获。管理人员具有共赢、合作的意识,认为合作要考虑多方的需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如何实现外部资源为我所用”问题的看法。

3.学生对协同育人的认知

在求学动机上,绝大多数同学是受中科院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硬件条件所吸引而参与进来的,也有个别同学选择了“城市自然风光”之类的次要因素。参加联合培养既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和历练,97%的受访同学认为“真实的体验和历练”更重要,只有3%的人选择了“身份和头衔更重要”。学生对于联合培养的经历、师资和硬件都比较满意,有71%的受访学生评价是“很好、非常满意”,有20%的人认为“一般,基本满意”,只有9%的人选择了“没有获得预期中的收获,有些失望”。

为预测未来中科院联合培养的生源状况,笔者调查了现有联合培养生推荐自己的学弟学妹来参加联合培养的态度,有78%的同学表示愿意推荐,有22%的同学表示“不愿意”或“无所谓”。这从侧面说明联合培养的生源是相对有保障的,但也需要进一步调查学生持否定态度的原因所在。

在学生对教师分配的工作量满意度方面,没有学生反映受到“老板的剥削”,体会到了教师的鼓励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认为教师会认真地修改论文。因老师很忙,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师哥师姐帮助解决的,师哥师姐的意见有时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同辈群体交流显得十分重要。更有同学感叹:“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而且他们给与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的科研能力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无论是学习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有很多收获。最大的收获在于明白了‘细节’对于任何事情的重要性。”

学生的收获分为很多方面,除科研能力外,外语水平、心理素质、自我认知、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的执行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有学生对此表示:“首先,在中科院教师的指导下,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克服了一些科研上的困难;其次,收获了一些最新的前沿性专业知识和信息,能逐步独立完成好一个实验方案;第三,中科院友好的科研氛围给了我一份想学、想去刻苦钻研的学习动力,并且能从同中科院学生的交流或沟通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每个人的体验不同,但都受到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和教师严谨治学态度的影响,广州院的同学表示:“在广州院的这段时间里,我渐渐地融入了科研的氛围和环境之中,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大学里没有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用科研的态度去研究问题,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实验室的温暖与和谐的氛围,这些人脉都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真正认识到科研的意义以及如何搞好科研;做实验不再按部就班,而是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理清思路,找出失败原因;研究生更应加强英语学习,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不能颓废枯燥地去做科研;大胆思考创新才能创造出好结果。”所有填写问卷的同学都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进行了满意的表述,在阅读文献、动手能力、仪器的使用、实验水平、专业技术、了解国内外前沿动态等方面都有较多的收获。协同育人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上,上述调查充分说明了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的价值与意义。

三、深化与推进科教结合与协同创新的设想

1.细节方面的优化

依托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将科研原始创新、高水平队伍凝聚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协同发展,不断突破世界科技前沿、培养汇聚高端人才,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取向。各类协同主体对于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的理念、制度、战略与平台的评价是肯定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细节操作上。为此,在未来的完善中要更多地考虑和反映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具体需求和细节,建立利益表达与信息反馈机制,继续深化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体系。

2.评价标准与评价系统的完善

协同育人体系的评价标准不仅仅包括成本和效率的标准,更应该把参与主体的感知和满意度吸纳融入到协同育人评价体系中来。参与主体的心理状态既是影响成本与效率的重要变量,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评价尺度。为使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战略联盟健康发展,在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跟踪、预测研究,实时收集一手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持续改进。但也要防止短期化和功利化行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奖、赛、评活动,让广大科教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的学习与科研中去。

3.激励措施与资助办法的优化

调查中很多参与主体担心“没有人真正投入足够的精力来完善这一工作”,并且表示目前的激励系统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资助体系的优化。部分教师和同学明显体会到联合培养的学生需要改善科研与生活条件,应该给予“联培生”和本院学生一致的待遇,而不是差别对待;在研究生购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等方面需要给予更加完善的资助;对联合培养生中的学业优异者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或升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对扩大生源、提高培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4.培养制度与协作模式的优化

培养制度包括很多方面。调查显示,基础课程学习时间和从事科研实验的时间分配与安排受到不少教师的关注,教师希望能够相对集中完成授课,以便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上;不同阶段的教育互相衔接问题也是影响科研进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很多学生反映不少知识是师哥师姐教的,那么未来需要研究与完善“导生制度”,继续挖掘老生带新生的优势,通过有意识的制度设计激励学生跨年级进行交流,加大同辈群体交流的空间。

现有的合作模式中,主要是高校输送生源到中科院参加联合培养,鲜有中科院把学生送到高校去,即现有的生源流动是单向的,未来可在二者资源存有互补之处增加合作,让中科院的学生也能进入高校学习,实现双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