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性施教”与女性的成长

摘 要: “因性施教”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被广为探讨①。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因性施教”其实是一个暗藏悖论的矛盾之策,是一种只看重眼前教育效益的短视教育理念和行为。通过反思男女两性的差别究竟是如何被后天建构的问题,得出“因性施教”其实是漠视和延续该错误“建构”行为的结论。提出“因性施教”应该包括“根据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弱点,进行实践教育上的引导和弥补”及“根据个体在充分地自然发展和选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多样化的兴趣、性格、特质和天赋进行有目标的方向性培养”两方面的内涵。

关键词: 因性施教 反思 成长

一、关于“因性施教”

(一)“因性施教”的悖论

第一次听到“因性施教”这个名词是读南京师范大学吴亦明先生的《浅论性别差异与学校教育》一文。文章虽写得恳切,但能批、该批的地方容观存在,同时,正是吴先生诚恳和“专业”的文风让人担忧,不知道有多少教师和准教师正在不住地为他的观点频频点头呢。

我仅以文章中的一段论述为对象,做一定的分析。

吴先生文章的第二部分,即“问题聚焦”,谈到了这样一个“事实”:“目前我国小学教师中女教师所占的比例极大,由于女性特有的性别特征、行为方式和角色期望客观上已造成了我国小学教育的女性化环境,这种环境影响到我国初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各个方面”。相应的,在“问题的对策”部分,吴先生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改变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特别是初等教育的教师队伍性别结构,花大力气改变我国幼儿园和小学中女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吸引优秀的男性人才到初等教育任教,健全初等教育的性别角色环境”的对策。

先拿“对策”来讲,这是一个暗藏悖论的矛盾之策。吴先生一直强调要“因性施教”,一层意思是要按男女生不同的“态度、才能、行为、兴趣、职业爱好”分别教育,那么,按照吴先生和传统社会学、心理学的逻辑,女生是“温和、细心,擅长与人沟通的”,有“与孩子接触的天然磁场”,做幼儿教育很对口,并且,女生在思辨方面往往不如男生有优势。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做“初等教育工作”不就是“因性施教”的完美成果吗——教育交给了她们最适合的东西,她们也适合地选择了应该待在的地方。相反,男生被认为是“男子汉”十足的,不拘小节,有阳刚之气,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就该做真正的“大学问”。那么,这样一来,怎么能让男性委身做“初等教育”工作呢?这与他们的“性”太不一样了,又怎么能讲是“因性教育”呢?

“因性施教”的第二个内涵是要在不同教育阶段应有相对成比例的男女教师人数,因为“男女”似乎代表了不同的教育风格,要“都有”而不是“偏有”。吴先生提到:“让优秀的男性人才到初等教育任教”,“在高等教育中则可适当增加优秀女性人才的任教人数”。既然是这样,就必须变“因性施教”为“无性施教”,即首先承认无论是男还是女,都有在教师领域(其他领域雷同)上浮和下浮的可能性,女性可以突破“感性”的束缚达到科学的“理性”,然后发挥她的性别特质,男性可以放下“威严”,成为“温和能与人沟通”的,然后承担他的教育风格。因为这是上浮和下浮所必然要面对的颈瓶。②

于是,这个悖论就产生了。要“因性施教”,结局就是男女两性的职业模式被固定,反过来影响“因性施教”的完成,吴先生的“在不同教育阶段应该有相对成比例的男女教师人数”的美好期望也不可能实现。要使男女两性的职业模式(以教育领域为例)得到改变和完善,就要改变“因性施教”的教育格局,相信男女两性的同等可能性,让“无性施教”或“双性施教”使之成为现实。

(二)对“因性施教”的反思

我一直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为现状担忧,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让眼前的日子变得好过些,但这个决定能坚持多久才有利的呢?即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举个例子,现代社会,女性承担了比以往更繁杂的角色,要工作,要顾家。那么,在就业市场如此激烈的今天,是不是可以在给予女性一定的补偿后劝其回家呢?这样不就能减轻女性的负担吗?还能让她们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女性的确在艰难地“负重爬坡”,“回家”的确能让女性现阶段轻松些,但试想,在以后的以后,当女性习惯了穿睡衣的日子,她们的竞争力何在,自主力何在?想要重新进入风云变幻的职场寻求个人的自由和心灵的安全,似乎都要成了天方夜谭。

“因性施教”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因为现阶段男女两性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同,为她们设立了不同的教育模式,使女生更加“女性些”,发展她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让男生更加“男人些”,培养他的逻辑思辨能力,推理数学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但以后的以后呢?会成为一种教育的“性别隔离”吗?会进一步巩固今天的“职业隔离”吗?人与人之间呢,会产生“交流隔离”吗,等等。显然,不能因为一时的判断而失去了对未来的思考。

到此,我依然要穷追不舍地问道,这些让大家伤透脑筋,最后逼着提出一个“因性施教”的男女两性间的差异和不同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有改变的余地吗?

先讲怎么产生的问题。从生理上来讲,目前比较流行的科学讲法是关于男女两性大脑的一些研究。例如,女性在左脑半球偏侧性功能专门化上比男性要早,男性则在右脑半球偏侧性功能专门化上早于女性,这种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智力发展中阶段性的性别优势与不足,这就是女生在小学时,(好像)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会好一些,男生在升入初中后(好像)智能发展会加快。即使女生小学时优秀,男生中学时崛起,我们也并不能排除教师的教学引导,教科书的价值导向,师生互动的模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从后天来讲,现在几乎所有的性别学者,教育学者,如文中提过的吴亦明先生都承认男女两性的差别大部分由家庭,学校,社会通过后天建构而成。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讲,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对女生总是蜻蜓点水,因为女生能力本来就不强,而且脸皮薄,对男生就不留情面了,因为男生胆大,不在意,经得住批。这种对女生的“保护”是真的保护了她们吗,还是削弱了她们的竞争力,不利于女生长久地完善和发展。

在女性的成长过程中,到底是先天的重要还是后天的重要呢?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在问“男女两性间的差异和不同有改变的余地吗”这个问题。因为天生的东西一般是变不了的,能变的东西就是后天引导和培养的。当今社会,“阴盛阳衰”,男生缺乏“男子气”是大家热议的问题,这是不是反面证明男生不是先天就“威武阳刚”的,而是一个社会的建构而已,这里我举一个例子说明问题。

有一个著名的“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实验③。虽然柯尔伯格对杰克(男孩)的评价是“能够应用推理和逻辑来区分道德和法律,使他几乎达到对正义原则性的了解”,艾美(女孩)却“表现得不够成熟,不会应用逻辑,没有能力独立思考”。但我们从两个孩子的回答中却很明显地看到,这一次,柯尔伯格真的错了。

杰克的思维是明显的传统女孩子被认为的思维——感性判断,简单,不考虑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他考虑该不该偷药的依据就是“价值”,即生命比钱重要,认为只要能活着就是真理,并且执著地认为每个人都与他有同一个思维,例如法官就是。对问题的因果关系判断也缺乏依据,如“不偷药”,“就会死”。他似乎只知道偷的药能治病,而不去想偷药行为会引起妻子怎样的内心煎熬或会引起怎样的社会后果。但艾美不是,她似乎更像是“男性化”的思考——拥有多样性的思维和宏观意识,她甚至跳出了该不该偷药的狭义判断,她的目标很明确,“药”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可不可以借钱或贷钱买药呢。更可贵的是,她始终保持“理性”,做事情知道考虑后果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并且保持了民主社会对“法”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常常被认为的“意气用事”的女人。

我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杰克喜欢文学,艾美想做科学家。这是不是在暗示我们,其实,理性或感性不是由性别决定的,而是由人的兴趣、爱好,周围环境潜移默化培养成的。但人们往往不这么认为,如柯尔伯格,就典型地按性别逻辑评价人,即使有全新的本文摆在面前。

以上种种,我都只想表达一个意思,即人为的构成两性差别已是不明智的举措,我们为什么还要按这个所谓的客观事实走下去呢?“因性施教”无疑是对这个错误的漠视和强化。

二、女性在“因性施教”下的成长

当然,我并不全然反对“因性施教”,只是这个“性”不是指“性别”,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涵。

(一)根据个体(无论男女)在充分的自然发展和选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多样化的兴趣、性格、特质和天赋进行有目标的“人才化”的方向性培养,所谓“顺其自然”、“因材施教”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自然发展和选择过程”这个难题。家长、老师等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他人不要首先带着“模式”待人,比如传统的观念认为,女孩子的玩具就是洋娃娃、积木,男孩子的玩具就是小手枪、小汽车;女孩子的课外学习班就是舞蹈、钢琴,男孩子的课外学习班就是武术、足球等。不要在孩子还没有形成主观体验和认识的情况下,替他们做决定、拿主意。我们应该给孩子整体的感受和世界,让她们不带“成见”地看待事物,有能力真正找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比如在小学的时候,有些女生语文成绩好,数学不行。家长和老师不能带有标签似的评价“女孩子就是死记硬背好,一要灵活运用了就不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个体自身的问题,不能以偏概全,对女孩子造成不良的自我暗示。其次,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比如遇到会武术的女孩子,我们不要一脸惊讶地说“啊,女孩子会武术啊!是不是很‘野蛮’啊,还是学点钢琴,文气点的好”。我们尤其不要给女孩子贴标签,不要预设她们的行为模式,而要在宽松、开明的环境下,开发她们的兴趣,挖掘天赋,鼓励她们从事自己真正爱好的事业。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培养出既和谐发展、人格健全,又术有所长、业有所攻的新时代公民。

(二)根据学生个体(无论男女)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弱点,进行实践教育上的引导和弥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例如无论男女,只要学生表现出懦弱或胆怯的倾向或行为,教育的方向就要使其“成为”勇敢的人。著名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在天津卫视《非你莫属》中经常会出现类似关于性别的言论(尤其是他在所谓的维护女选手,责怪男老板的时候),“××,你说你一个男的,和咱们女选手计较什么呢”,“咱们是女的,你觉得你这样针锋相对有意思吗”。张绍刚的话也许在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女选手,但客观的效果却有贬低女性之嫌。从他的话中我们看到,在职场上“女性”似乎是一个和男性有差距的群体,这种差距直接导致女性可享受一些“照顾”,甚至不需要被认真对待。这些“照顾”其实是一种没有歧视意图却有歧视效果的歧视。女性被放在了一个“可爱”的位置上,女性被认为是没有足够的理性思辨能力的,没有必要与之较真,相应的女性多是被安排在轻松的,竞争力不强的岗位上,从而不知不觉失去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因此,在女性教育中不能人为地集体“无意识”的灌输和暗示这种思想。教育的意义应该是使“人”能在各方面和谐发展,优秀的品质不应该成为某一性别的专利,而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共享的。因此要把女性作为一个健全的、有无限潜力的“人”看待,凡是人类发展中被证明是优秀的品质,如“勤奋”、“勇敢”、“善良”、“进取”等,女性就应该继承和发展,相应的一些不好的状态,如“柔弱”、“胆小”、“感情用事”等就要进行积极调整和改善。

注释:

①性施教的基本策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扬长的策略,一是补短的策略。所谓扬长的策略是指促进男女心理发展中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扬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而补短的策略则是针对男女生心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予以弥补。本文主要讨论和质疑的是“扬长的策略”。在笔者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心理潜力,从而促使“人”得到完善而良好的发展,使“人”的优秀品质得到共享。

②当然,需要申明的是,我这个论述的基础是承认现有科学研究和教育体系的相对正确性,不对此本身产生怀疑,即承认初等教育需要一定的“温和”,高等教育需要一定的“严谨”,否则,我的论述就成为无源之水。

③关于“贫困的丈夫海因兹是否该偷药救妻”的价值判断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