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在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学理论针对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治疗与干预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到2018年收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按照入院单双顺序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实施系统性心理理论治疗,观察心理治疗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对照实施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明显差异(),在实现积极心理理论治疗以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具备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将积极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治疗中,能够进一步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精神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精神分裂症;康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3-072-02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重性精神病类。发病因素影响呈现多样化,常见的精神分裂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差异、心理障碍,日常生活质量与心理导向相对较差,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康复[1]。本文探讨了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观察的方式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33.6±2.6)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1.2±2.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精神分裂症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1)做好患者的兴趣培养:以基础资料明确的方式询问患者家属个人情况,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做出相应地兴趣活动干预,增强患者参与治疗配合的积极性;(2)强化家属干预。主动与患者家庭成员沟通,建立家庭支持體系,树立家庭支持在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3)保持患者放松训练。在患者病房中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进行相应的放松性训练,以此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2]。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研究采取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来确定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整理分析,获取的计量资料运用()表示,运用t检验明确数据分布态势;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算三组数据的统计学差异。时,具备统计学差异,时具备显著统计学差异,数据具备对比性。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数据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统计了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中的生活质量评分,以此探讨精神分裂患者在心理理论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其中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31.78±1.55)和(56.31±2.98);对照组患者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1.45±1.04)和(44.53±3.61)。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实施心理理论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是在实施心理理论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具备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患者症状表现各异,牵涉到思维、感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对于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精神分裂患者病程长、病史反复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医学相关研究表明,患者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学是从患者心理层面实施干预,是传统心理学作用于患者康复的影响,能够直接刺激患者正向生活观念的产生,激发患者的康复欲望[4]。针对分裂患者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上,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积极有效地心理学能够进一步稳定患者情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6]。积极的心理学理论在患者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运用,在充分了解患者疾病的同时把握患者的潜能意识,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观,消除消极的心理,唤起患者的生存欲望,找出患者的康复潜能,从而促进心理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治疗进程中采取积极地心理学理论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承受能力[7]。

本文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观察的方式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心理学理论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是没有明显差异存在的(),但是在实施心理学理论干预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具备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论与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8]。由此可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治疗中实施心理学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实施以来患者的精神状态与配合治疗层面上的生活质量影响尤为突出。

因此,研究建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治疗中,强化积极心理学治疗,通过系统性的心理学干预模式能够进一步稳定患者情绪,提升患者的精神质量。建议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现积极心理学理论治疗,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玲,招日兰,郑桂珍,等.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4):5268-5269.

[2]李风雨,李新华.探讨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3):263-264.

[3]倪明慧.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4):166-167.

[4]乌雅罕.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2):109.

[5]王旭.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36):210-211.

[6]刘彩琴.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v.36;No.498(15):158-161.

[7]王会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1):223-224.

[8]廖力维,朱敏珏,申晓婷,等.改良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1):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