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尖利角的犀牛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406/xdbq20140613-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406/xdbq20140613-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406/xdbq20140613-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406/xdbq20140613-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406/xdbq20140613-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406/xdbq20140613-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406/xdbq20140613-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406/xdbq20140613-8-l.jpg
  对于以强大的坦克部队为核心发动“闪电战”的德国陆军来说,寻求灵活有效的反坦克手段同样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随着敌人的增多和变强,当传统的牵引式反坦克炮暴露出各种问题之后,德国人便很自然地开始打造能够“自行”移动的反坦克武器。
  二战德军的自行反坦克武器大致分为两大门类,其一是以敞开式战斗室为主要特征的自行反坦克炮,其二是以全封闭战斗室为特征的驱逐坦克。后者开发较迟,具有更高的综合作战性能;不过前者虽然可说是“权宜之计”,却在漫长的岁月里于多个战场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其中的佼佼者,自然非“犀角”/“大黄蜂”式88毫米自行反坦克炮莫属。
  能自己移动的反坦克炮
  从入侵波兰开始,德军坦克部队就表现出了一往无前、摧城拔寨的“先进性”。但与此同时,其使用的反坦克炮却成为一个短板。当然,德军手里的反坦克炮在对付波兰军队所使用的那些数量和质量俱非上乘的轻型坦克时并无问题。但是在一些场合,牵引式反坦克炮行动迟缓、无法有效跟上机动部队以响应战场需求。
  于是在波兰战役结束后,德军就开始提出实现火炮自行化的问题,需要“升级”的对象包括榴弹炮、步兵炮,以及高射炮和反坦克炮。最初的自行反坦克炮应对方案是在德国最小坦克即I号坦克的底盘上加装1门捷克斯柯达公司开发的47毫米反坦克炮,这样就成了I号自行反坦克炮。
  在1940年的西线战局中,德国装甲部队第一次有了可以伴随其行动的自行反坦克武器,但是该炮的效能显然并不令人满意。敌人手里一些披挂着重装甲的坦克如法军B1步兵坦克和英军“玛蒂尔达”式步兵坦克等等,几乎对德军37毫米、47毫米和75毫米等各种口径的现役反坦克炮弹“免疫”。
  在许多危急时刻,站出来把这些钢铁怪物打倒的乃是临时充当反坦克武器的88毫米Flak 18型高射炮。虽然“沙漠之狐”隆美尔后来在北非战场上用这些高射炮打英国坦克的故事广为流传,但他其实是在法国战役中指挥第7装甲师时第一次这样做的,这里是传奇性反坦克武器“88炮”的起点。
  受各种因素制约,“88炮”自行化的工作并未立即付诸实施,即便是在德军入侵苏联、遭遇到更加难以对付的坦克后也是如此。投入“巴巴罗萨”行动的德国人发现苏军不仅装备着钢铁怪物KV-1和KV-2重型坦克,而且还有设计理念更为先进的T-34中型坦克。在这些坦克面前,I号自行反坦克炮完全形同虚设。于是,德国工程师们又用那些过时的坦克底盘打造了多种自行反坦克炮方案,比如在II号D型坦克底盘上加装从苏军手中缴获的76.2毫米PaK 36(r)型反坦克炮、在II号底盘上加装75毫米PaK 40/2型反坦克炮,以及在捷克制38(t)H型坦克底盘上加装75毫米PaK 40/3型反坦克炮等。然而在遂行一些防御作战时,上述这些紧急炮制出来的自行反坦克炮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强人意。与此同时,前线部队对于更强有力的自行反坦克炮,仍然是孜孜以求的。
  “大黄蜂”横空出世
  有些奇怪的是,虽然在88毫米高射炮基础上开发出的88毫米Pak 43型反坦克炮已然装备部队,但是为这种高效反坦克武器装上底盘却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1941年年末到1942年年初的那个冬天,曾经“不可战胜”的德军在莫斯科城下惨遭失败,兵员和装备均蒙受重大损失。其中,牵引式火炮因在苏军的大反击中无法及时转移阵地而损失尤重。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一种自行榴弹炮的工作便成为了军工部门的当务之急,而新型自行反坦克炮的机会也就蕴含其中。
  为了能够有效搭载150毫米sFH 18型重型榴弹炮,德国阿尔凯特公司于1942年年初取德军两种主力坦克III号和IV号坦克底盘之所长,研制出一种堪称是自行火炮专用平台的“炮车底盘”(Geschützwagen)。到了当年6月,在这种底盘上加装15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全比例模型就被送到了独裁者希特勒的面前。它很快得到通过,获得了“野蜂”(Hummel)的绰号和Sd.Kfz.165的车型编号,确定首批生产200辆。
  有意思的是,仅仅四个月之后,设计者就在另一次呈报会上送上了一件“顺带”开发出来的模型:它同样基于“野蜂”的底盘,但是武器换成了1门88毫米Pak 43/1型L71反坦克炮。在已经圆满完成了自行榴弹炮的招标案之后,设计方推出的这件自行反坦克炮模型看上去似乎是“多此一举”,其实却是设计者看准希特勒的喜好和德军装备现状而投其所好,而它果然是一击辄中。
  这个自行反坦克炮方案立即引发希特勒的强烈兴趣,迅速获得Sd.Kfz.164的车型编号(号码排序甚至超越“野蜂”之前)和“大黄蜂”(Hornisse)的绰号。不仅如此,这个方案还促使希特勒立即调整了既定的生产计划。他不顾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的反对,将原定的“野蜂”首批200辆的生产指标“腰斩”,改而要求“野蜂”和“大黄蜂”两种自行火炮在1943年5月之前各完成100辆,以参加一场准备中的“大攻势”。在平均分配200辆产能的情形下,两者在生产进度上也并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大黄蜂”置于优先地位。具体来说,“大黄蜂”计划月产量45辆,在完成第一批100辆的目标后,才会将计划月产量降至20辆,以便将产能让位于“野蜂”。由此也不难看出新型自行反坦克武器在希特勒乃至德军心目中的地位。
  细品“自行88炮”
  “大黄蜂”式新型自行反坦克炮的底盘和“野蜂”自行榴弹炮相同,都是阿尔凯特开发的由III号和IV号坦克底盘结合而成的“混成品”。除了少量零部件按照需要重新设计外,主体是取两种坦克底盘的现成部件直接制成。
  底盘的主体取自IV号F型坦克,主动轮在前、惰轮在后,每侧8个小型负重轮。不过新底盘的后部略为加长,从而使得最后一个负重轮与惰轮之间的距离延长,这也是其同普通IV号坦克底盘的明显区别。而就具体部件而言,悬挂装置、托带轮、惰轮、履带全部取自IV号D型或F型坦克,而主动轮、油泵、发动机(1台迈巴赫HL 120TRM型12缸液冷汽油机、最大输出功率218千瓦)、变速箱(设6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取自III号E型或J型坦克,传动轴和冷却系统则是特制的。从行驶性能上看,整车最大公路速度42千米/时、最大行程215千米;车体内置两个燃油箱,总容量为470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