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管理中起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正常组;选取2013年1月至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管理活动前后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评价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13年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后,对照组护患纠纷共发生24例,发生率为6.7%;较增强风险意识前98例(28.3%)显著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术中、术后的风险意识,可有效降低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关键词】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
  手术室作为对患者进行手术、抢救治疗的特殊场所,其具有工作量大、应急事件多、精密而复杂仪器使用率高、医疗风险大等特点。同时随着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增强,手术室常被成为医患或护患纠纷发生的部门。因此从事于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责任心、专注度以及耐力,同时应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培养护理人员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从而降低手术室中护理的风险性,有利于防止医疗事故的频繁出现,并且对于患者生命安全起到重要保障[1]。本院2013年开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管理活动,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手术室开展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活动前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即选取2012年6月至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正常组,共346例,男198例,女148例,平均年龄(47.61±17.53)岁;选取2013年1月至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共358例,男187例,女171例,平均年龄(48.27±16.62)岁。所选患者主要来自急诊科、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消化科等具有严重风险的科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风险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护理管理;对对照组患者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意识管理。加强风险意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2.1 加强术前风险意识
  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仔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手术名称、手术室号、手术通知单、血型单、既往药物过敏史等一般情况以及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预防压疮的发生。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基础上,认真准备并检查手术所需的各种仪器、器械、物品及药品等。
  1.2.2 加强术中风险意识
  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手术全程无菌操作。全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向医师汇报。要求手术室护士熟练、主动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检查患者体位及手术野暴露情况,防止发生压疮及坠床事件的发生。术中遇用药、输液、输血等情况时,要求两名护士严格核对患者姓名、使用物品名称、用量、血型、过敏试验结果等情况,同时严格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术中严格要求按正确操作方法使用仪器设备。要求“三点清点”即手术前、缝合前、缝合后,清点手术台上药物及器械,严防异物遗留体腔[2]。
  1.2.3 加强术后风险意识
  术后固定好病床两侧护栏,以防推入病房过程中坠床。器械、敷料在术后进行清洁、消毒,严防交叉感染。将手术标本按照相关保存方法要求放入标本袋中,标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等,放置于特定位置以待送检。对医疗废物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回收处理,以防对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造成伤害。术后护士要认真、详细、全面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并归档保存。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访视,观察伤口愈合程度、有无伤口感染等情况。征求患者意见,完善手术室护理措施及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1.2.4 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分析护理纠纷案例等。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开拓自身业务水平的深度与宽度。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求语言清楚、真诚、尊重和有分寸[3],同时做到“二尊重”,即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病人的各项权利和需求[4]。做到护理工作中各种高风险因素公开化,对患者的术后期待进行合理调整,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承担风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护理管理期间发生的护患纠纷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表明,2013年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后,对照组护患纠纷共发生24例,发生率为6.7%,较增强风险意识前98例(28.3%)显著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护理人员不仅参与疾病的治疗,同时对疗效、康复水平起到巨大影响。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面对诸多风险。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因患者病情常急、重、危等特殊原因,其面对的风险较其他科室高,任何细小的差错都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手术室安全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5],如何有效降低风险,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提高,不仅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及安全意识,还能有效控制手术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6] 。本研究表明,在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可显著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证实了以上论述。综上所述,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术中、术后的风险意识,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可有效避免客观因素对护理工作所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朱运添,谢丽香,林秋讯.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127-128.
  [2] 廖冰野,丁丽英,谢卫珊,等.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7,6(2):42-44.
  [3] 罗炳翠.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6(8):528.
  [4] 郑蓉.礼仪及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9,38(21):2763.
  [5] 庄新萍,陆琪,曹彩英.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63-64.
  [6] 林翠芳,潘洁琼,陈慧芳.风险管理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3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