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接触临床对五年制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 评价早期接触临床对五年制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2—2016年,選取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察组采用早临床教学模式。改革效果从考试成绩、OSCE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导师评价等方面进行评判。结果 观察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早临床教学模式,实现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人际沟通能力,为培养职业素质和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奠定基础,对临床医学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综合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c)-0109-03

根据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精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的重要举措。“早临床”是指在基础医学学习期间,通过见习、观摩,帮助学生尽早熟悉专业和职业特点,提高对医学科学的兴趣,尽早进入职业角色,促进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早结合,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现以2012级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梳理思路,统计结果,以期为完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更多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选取65人为对照组,66人为观察组。两组学生均为普招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第 1~5 学期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第6~8学期安排配合临床课程的教学见习,第 9~10学期毕业实习,第 10 学期毕业考核,即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两段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早临床教学模式:第1学期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第1~8学期课程教学活动中采用志愿服务、观察调研、导师制等方式“预实习”,第9~10学期毕业实习,第10学期毕业考核。

2 实践方法与内容

2.1 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ICM)

ICM课程是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中新开设的早期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1]。对刚接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授课、指导性自学、座谈、实践等形式,使其了解医学起源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改革,认识医生使命,初步了解疾病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建立早期临床思维。

2.2 构建基础临床综合课程、综合技能课程,选用多形式教学方法

将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相关课程优化整合,以系统整合模式构建临床医学本科综合课程体系[2],创建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综合技能课程[3]。根据课程特点,通过多媒体、CBL、PBL、TBL、SP、慕课、微课、专题讲座等方式,使学生成为主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岗位胜任力。

2.3 制订“早临床”计划,安排“预实习”

常规实习基础上,导入“早临床”预实习[4]。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制定教学计划。第1~5学期每个寒暑假各安排10 d,自主联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疗养院、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等,采取跟师学习、志愿服务、观察调研等形式,以陪伴式和社区式为主。采取撰写调研报告、学习日志、志愿服务汇报、书写医疗记录等作为总结形式。第6~8学期,采取“导师制”,由临床科室教学秘书精选指导教师,实行科室轮转。参与常规医疗活动、基本的医疗服务、综合实践活动,实现毕业实习零接轨。在第8学期完成前,向导师发放《医学生综合素质评分表》,从遵规守纪,坚守岗位;尊师重教,勤奋刻苦等方面进行评价。第9~10学期,严格执行毕业实习。第10学期结束前安排毕业考核。

2.4 设定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

第8学期结束临床课程进入实习前,设定OSCE,包括问诊、病历书写、体格检查、技能操作等内容。

3 结果

进行第1~4学年主要考试课程成绩、OSCE考核成绩、教学方法效果、导师对观察组学生主客观表现、教学模式效果等评价。1~5Likert5级评分,通过匿名自填式获取信息。发放问卷131份,实际收回131份,应答率100%。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 主要考试课程成绩比较

在基础课学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见表1。观察组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3.2 OSCE考核成绩比较

在问诊、体格检查、技能操作、总成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历书写、阅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3 教学方法效果评价

在注意学科思维能力及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度、教法喜欢程度、广深度、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科动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层次分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4 导师对观察组学生主、客观表现评价

导师对观察组学生主、客观表现评价中,问诊、病历书写、尊重关心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护患沟通及配合、医德医风、自信心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得分较高,检查手法及条理、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得分较低,结果见表4。

3.5 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在理论掌握、技能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感知職业使命、体验感、观察能力、应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师生交流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5。

4 讨论

4.1 早临床必要性

医学生教育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现象,学生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局限,加之医患关系紧张,不能带来足够的尊重而致专业认同感不足。早临床,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5],是医学教育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较早进行职业定位,为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国外相关研究显示,早临床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医学生就业方向[6]。

4.2 早临床效果

4.2.1 强化医学生职业素质 通过调查研究、跟师学习、志愿服务等形式,对医疗法规、医疗体制、医院管理全面了解,学生接触患者、医生,建立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体会医生职业光荣感和使命感,强化综合能力和素质;锻炼沟通能力[7]、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8],初步形成临床思维;理论知识和实际临床相结合,发现所学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巩固专业思想。

4.2.2 提高医学生技能操作水平 通过接触相关科室,熟悉常见病。通过老师指导及操作,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明确操作标准、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4.2.3 完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实施分阶段的“校内实验实训—早临床—见习实习—毕业考核”校内校外不断线的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体系,使理论与实践零接轨、课堂与医院不断线。

早临床体现“知、情、意、行”的教育理念,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如何将其与临床基本技能、医学人文关怀、医患沟通、医患伦理等内容有机整合,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管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万学红,杨彦春.临床医学导论课的实施和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43-45.

[2] 郑少燕,杨棉华,蔡琮.实施综合化课程改革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916-1917.

[3] 何萍,杨棉华,林晓珊,等.以系统整合为基础构建临床医学本科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5-7.

[4] 张大伟,高天旭,孟林,等.探索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预实习”[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4):336-337.

[5] 赵芳,熊世熙,周斌,等.对高等医学院校“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5):586-588.

[6] GraysonMS,KleinMP,Franke KB.Impact of a first-year primary care ex-perience on residency choice[J].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2001,16(12):860-863.

[7] 周翔宇,李涛.早期接触临床对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1):87-90.

[8] 杨晴,胡晓艳,张茂琳,等.关于临床医学生开展“早临床”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2):89-90.

(收稿日期:201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