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投资金额将呈上升趋势

自2010年中国GDP规模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前30年的特征,增速逐渐放缓,中国经济也步入“新常态”。在这样的形势下,在华日企的经营状况如何?又将何去何从?

1月8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在北京召开“‘新常态’结构调整中日本企业的中国业务”说明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所长田端祥久进行了详细说明。

更加看重内需市场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近日开展了《2015年度亚洲、大洋洲日资企业活动实况调查》,对日本企业在华业务的经营情况、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回答“今后一到两年的业务发展方向”时,表示将会“扩大”业务的企业占38.1%,自1998年实施调查以来首次低于40%,比去年的46.5%下跌8.4个百分点;表示“维持现状”的企业最多,占53.1%;表示会“缩小投资”或“转移”、“撤退”的企业占10.5%,比上一年的7.5%增加了3个百分点。

对此,田端祥久解释说,并不是日企整体都降低了投资意愿,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差异很大。从“行业”看,非制造业“扩大”业务的比例高于制造业。他指出,随着中国加工出口優势的减弱,“看重中国国内市场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调查显示,在制造业中,日企在华出口型企业扩大业务规模的意愿较为薄弱,例如出口比例较大的纤维行业计划扩大在华业务的比重最低,为24.2%,57.6%的企业表示保持现状,18.2%计划收缩转移或撤退。另一方面,内销型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意愿则较为强烈。其中,食品行业有62.5%的企业表示计划扩大在华业务,35.4%表示维持现状;运输机械设备行业中,有56.5%表示将扩大业务,39.8%表示维持现状。非制造业中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内销比例越高,在华扩大业务规模的意愿越强烈。

而从行业类别看,食品业、运输机械、批发零售业等定位中国内需市场的企业“扩大”业务的比例较高;纤维等出口加工型企业的比例较低,跌破20%。从地区看,在湖北、北京、上海等内销比例高的地区发展的企业扩大业务规模的意愿相对较强;在山东、辽宁等出口比例较高的地区发展的企业扩大业务意愿较低。

成本上升收缩在华产能

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日企在中国进行生产的规模也出现收缩。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和上海,工人的平均工资已分别达到566美元(3600多元人民币)和474美元(约3000元人民币)。虽然大大低于日本的2000美元(约1.29万元人民币),但从单位劳动成本的角度考虑,已经出现了变化。

SMBC日兴证券的测算显示,1995年,以美元结算的单位劳动成本日本是中国的三倍以上。这一差距在之后逐步缩小,到2013年,中国已反超日本。到了2014年,中国更与日本拉开了距离。

此外,一些日本企业提出“中国+”的投资策略,即在不放弃中国市场的同时,选择东南亚等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作为备选投资对象,以规避经营风险。

日本对华投资金额在2013年第二季度达到峰值之后,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出现大幅下滑。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日企对华投资下降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外部因素,也有日本自身的因素,但日本企业仍非常重视在中国的投资。

田端祥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当时正处于中国经济最好的时期;二是,当时日元升值有利于日本对外投资。他表示:“此外,由于许多日本企业将投资行为提前到了2011年至2013年,此后两年企业更倾向于稳定投资,因此出现下降。随着2015年下半年新投资数目的增加,我认为日本对华投资金额也将出现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