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政策覆盖面域的不断扩张,有关我国既有样式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历经中央全面垄断控制、管理权限适当下放、承包制度系统化实施、自由化扩展经营等流程。此类演变方式夹杂着深刻的重心下移特性,同时彰显出我国对外贸易服务管理体制的自主化选择时代效应,可以说是我国从事对外贸易管理事务机构的适应性学习结果,涉及内部异质化经济机制,也在交叉演化中,为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空间内部,赢取无限的适应先机。因此,笔者的核心任务,便是针对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演化路径,加以客观校验与细致解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优势地位强效稳固,提供合理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演化路径;细致研究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38-01

一、前言

这里深入强调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主要限定在我国对外贸易组织形态、机构设置方式、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规则等方面内容,可以说是我国经济体制整体架构中的核心组成单元。截至至今,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时间已经达到三十余年,其间关于既有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也都朝向对外贸易自主化方式过渡演进,趋同于自主权重心下移现象。作为专业化对外贸易管理主体,有责任针对此类改革路径加以科学梳理和反复验证,使得我国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演化规则,得到更加系统化的论证和补充。

二、 以往我国高度垄断控制形式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特性的客观界定

主要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影响范畴之下,衍生出来的一类对外贸易服务管理体制,尤其是在私营工商业得到合理改造过后,涉及借助外贸统一领导管理、指令性计划覆盖落实、盈亏统负等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体制,得到全面化确立。

首先,透过外贸主体角度观察界定,我国对外贸易始终遗留政企不分弊端,内部财务管理方式也都是国家统负盈亏结果。

其次,借助外贸管理手段层面解析,外贸管理核心媒介长期限定在计划手段之上,包括产品回收改造、出口销售、进口调拨、外汇收支等工序,都已经顺利转接到指令性计划空间范围之中。

最后,在外贸价格方面审视,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市场价格割断方针覆盖落后过后,负责进行出口销售的商品,届时都会依照国内规范价格标准加以收购。毕竟涉猎对外贸易事务的企业,不同完全等同于生产机构,更加不可认定是进口商品的最终利用单位,基本上只能是商业中介体系中的一类单元。也就是说,如若产销滋生较大规模的脱节危机,一时间生产机构和国际竞争市场的过渡转接点,就会被快速切断。

归结来讲,在上述贸易体制运行状况影响下,有关我国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竞争优势被全面扼杀,往往缺乏精确化的自主经营机制作为指导,加上地方响应意识不够强烈,最终使得我国徒增过于繁重的财政负担。

三、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重心不断下移的演化路径透析

(一) 适当程度的放权。

为了顺利调动起地方从事对外贸易事务的主观能动性,我国政府便决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扩充广东、福建等区域的对外贸易经营权范畴,确保当地可以自由设立专业化贸易公司,自从处理内部诸多事务。随后该类政策迅速覆盖到其余省区、经济特区等,一些大型企业顺势吸纳最新技术设备并开放自身产品进出口业务。事实上,自从我国实施对外改革开放政策过后,涉及进出口企业利益格局明显衍生分裂迹象,此时便不得不进行汇率调整,一方面令企业外汇留成比例迅速上升,同时在专业化调剂中心指引下,外资企业终于获取到了重新介入外汇调剂市场的权力。

(二) 外部承包政策的落实。

透过以往实践经验整理论述,以往外贸权力下放和渠道拓展,尚未对资源配制模式产生根本性变化,所以关于出口亏损问题还是不能得到全面遏制,特别是在人民币高估背景范围之下,出口销售价格始终无法超越收购标准,所以说随着出口贸易数量的不断增长,国家整体上的财政负担便愈加沉重。也就是说,在改革初期阶段,国家统负盈亏政策内容长期贯彻,外贸企业长期承接国家进出口外贸调整职责,经营环境上无法彰显出其应有的自负盈亏实力,所以说我国一直以来对于外贸企业的补贴方式,还是借助既定方式掌控调试的。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执行外贸承包责任机制,使得从事外贸事务的企业整体经营成果,开始与职工最终经济利益深度关联,国家至此便不能毫无限制地承揽其间财政补贴的压力。于是,我国便决定在1994年,全面处理了有关进出口贸易财政补贴政策的取消事务。

(三) 放开经营态势的彰显。

1994年开始,我国便制定与实施对外贸易税制政革方案,同步确立起和国际惯例相互对接的现代化增值税体制,而财政机构也正式地将出口退税制度内容灌输到原有《出口贸易退免税管理办法》文件之中。可现实中,因为出口退税始终沿用税额退库的布置模式,有关骗税行为迹象广泛分布,个中压力全部交由中央财政机构承担,持续到1998年,为了系统化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出口萎缩问题自然百般丛生。随后,便改由中央、地方政府依照75%、25%的比例准则,进行退税额同步分担,出口产品的平均退税率也开始降低大约三个百分点。

归结来讲,如今我国对外贸易事务发展速率飞快,并且在国际市场竞争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加上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转变迹象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变路径自然不会一成不变。就是说,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产业制度、利用外资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环保制度等都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必然会与其他制度产生矛盾。与正式制度比较而言,我国外贸领域中的非正式制度处于严重供给不足的状态,此类非正式制度的建立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强制性推动作用。应该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或商会在自律经营和诚信经营方面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呈现重心不断下移现象,这和我国政府在不同阶段下的过滤性控制手段变化细节,有着直接性关联。任何改革项目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作为专业化规范管理主体,应该时刻关注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局势,适当地进行权力放宽,令企业自由经营管理;同时,积极吸纳最新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进行基层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强化,进一步为我国对外贸易事务可持续发展,奠定足够和谐的适应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升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特征及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01):88-94.

[2]敬丽.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一般趋势与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10,30(01):145-162.

[3]石雪晴.试析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J].河北企业,2014,28(12):145-163.

作者简介:吴新爱(1995.08-),女,江西鄱阳人,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江梦颖(1996.09-),女,江西鄱阳人,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苏金凤(1996.08-),女,河南开封人,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罗星(1995.10-),男,甘肃张掖人,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