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建设日照先进钢铁基地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日照先进钢铁基地建设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龙头冶炼企业优质产能发挥不足,精深加工产业规模不够,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需要高标准规划,培育全国一流大型钢铁企业,壮大钢铁产业集群等。

关键词:先进钢铁;基地;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9)24-0125-02

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统筹推进钢铁产能优化升级和集中布局,高标准建设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高标准建设日照先进钢铁基地,即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的重大安排,又是充分发挥日照市沿海靠港优势的战略选择,是当前必须要做好的重大课题。

一、日照先进钢铁基地建设中存在问题

1.龙头冶炼企业优质产能发挥不足,高端钢铁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不大

日照钢铁从德国马克引进X-H型钢生产线,是目前国内H型钢生产线中轧制规格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作业产能最大的产线;ESP生产线和西门子奥钢联先进设备也是世界顶级冶金公司技术装备,企业整体装备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企业装备驾驭能力不足,企业精细化管理和生产水平不高,总体落后于装备水平,缺少与先进装备相适应的优质产能。日钢ESP产线的产品主要以电气柜、桥架、焊管等产品为主,距离阿威迪ESP产线的产品结构还有一定距离。当前,在先进产线的基础上,提升汽车结构件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优质产品比率,还存在巨大的挖掘潜力,也是企业重要阶段性目标任务。高端钢铁产品有待加快研发。高端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低,需要快速追赶。

2.钢材精深加工产业规模不够,市内协调耦合发展能力不足

随着山钢集团日照精品钢铁基地投产,将形成钢铁综合产能2250万吨,产能规模在国内地市中仅次于唐山、邯郸和苏州,居第四位。日照钢材产品主要以热轧板带、H型钢、中厚板、冷轧板带、棒线材等产品为主,尤其是热轧板带和H型钢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以精深加工和大型装备制造为主导的钢铁产业链条尚未形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率仍然较低。在建拟建的“吃钢嚼铁”项目较少、投资规模普遍不大,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滞后,装备制造项目尚没有破题。企业服务化意识不强,与下游用钢行业协调不够,市内耦合协调发展能力不足。

3.周边地区重复建设、各自为战,缺乏协调机制

钢铁配套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含冶炼),配套园区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涉及日照市东港和岚山两个区,目前在工作推进中存在重复建设、同质竞争、各自为战的情况,导致协调困难,条块分割,给行业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分工协作关系带来行政壁垒,影响运行效率,提高运行成本。

4.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当前,日照经济以传统产业为主,尚未形成高技术人才的聚集,钢铁产业缺乏专业技术和人才的支撑。现代临海钢铁工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对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较高,我市工业发展的科技研发和产业教育支撑条件还远未完善。与钢铁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机构严重缺乏,相关人才引进机制也不够完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的严重缺乏,人才难引难留,是高标准建设日照先进钢铁基地的首要问题。

5.约束性指标制约明显

产能、环保、节能、水资源等约束性指标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制约明显,多项经济发展容量指标遭遇“瓶颈”。日照落户两大钢铁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独有。近几年,受国家最严的环保政策、土地政策影响,项目建设在环境容量和建设用地指标方面受限明显,制约项目推进的速度和效益。虽然区、市国土、环保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但部分审批权限在省,甚至国家层面,争取的空间有限。当前,钢铁配套园区部分在建项目手续办理影响建设投产,导致拟建项目加快建设的积极性降低,也将影响其他投资者信心。

二、高标准建设日照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1.集思汇智,高标准规划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

聘请行业内知名机构、专家,统筹全市资源、产业优势,对先进钢铁制造基地进行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强化规划引导。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如:世界级先进钢铁基地——宝钢二次创业的主战场湛江先进钢铁基地是由中冶赛迪集团打造完成高端咨询和总体设计方案,规划成熟可靠、先进高效,体现出经济咨询与技术咨询相结合的国际一流水平,为湛江先进钢铁基地的后期建设打牢了坚实基础。树立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和标准化的理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材精品基地。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坚持融合发展,加强钢铁产業和配套产业的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贯彻落实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发展,坚持产业“优进优出”和“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提高日照市钢铁及配套产业对外开放水平;坚持质量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

2.聚力推动,培育全国一流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以韩国浦项、美国纽柯等世界顶级钢铁企业为标杆,推动钢铁企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节能环保标准,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一是推动装备和工艺技术创新升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是决定钢铁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日钢集团依托现有ESP生产线,配套建设酸洗镀锌生产线,与ESP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全球特色板材制造中心;在现有大H型钢、小H型钢生产线的基础上,建设一条中H型钢生产线,打造全系列精品绿色H型钢铁基地。以产能置换为契机实现冶炼装备升级,实现冶炼装备大型化,建设300万吨球团生产线。二是推动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加快钢铁产品结构深度调整,突出高质量、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以高铁、核电、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关键基础零部件、航空航天、农机装备、大型机械等重点应用领域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积极推进建设钢铁产业研究院、碳素结构钢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三是推动智能绿色服务型制造。推进钢铁产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开展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等新模式试点示范。提升“互联网+智能制造”模式,优化台湾中钢管理模式,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订单为主轴”的产销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钢铁企业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进一步加强“产销协同、质量保证、成本控制、绿色制造、物流管控”为重点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全国首个钢铁行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加快钢铁产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对除尘灰、钢渣、高炉渣、粉煤灰、废油脂等实施再资源化利用,对煤气、余热、余能等实施提质高效利用,创建全国钢铁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四是推动管理创新和人才战略。以“精益运营”为目标,实施“国有体制民营机制”,构建具有山钢日照公司特色的一体化精益运营体系,搭建科学、规范、高校的管理平台。持续导入标杆管理、精益管理、6西格马等相关先进管理方法。完善全面薪酬激励体系;建成企业训练大学,打造学习型企业;培育具有国际视野高级管理人才、技术研发型人才、技能工匠性人才;推动非核心岗位协力化转变。

3.延伸产业链条,壮大钢铁产业集群

一方面,要立足于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特别是要从产品走出去向产业和资本走出去转变。利用全球采购的机遇,把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流通渠道三者整合起来,形成钢铁产业的供应链体系。重点围绕铁矿石资源、钢铁物流资源,加快构建产业供应链平台。在流通领域把商流、物流整合起来,在生产领域把生产、流通整合起来,同时整合采购、原材料资源的控制。同时,加快构建企业供应链平台,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围绕“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头号工程,加快招引“吃钢嚼铁”项目。以全面提高钢铁产品延伸产业综合竞争力为主线,围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轻工家电、先进机械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装配式钢结构、有色产品深加工、高端装备配套等产业,加大招引力度,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加强技术创新,实施绿色发展。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制造、焊接机器人、水下机器人、高性能医疗器械、轨道交通装备等。

4.完善平台载体,加快钢铁配套产业园规划建设

围绕钢材精深加工产业、钢铁配套服务业、钢铁下游延伸产业、新材料产业、循环经济和物流产业、商务配套服务业6大板块和钢材精深加工产业、绿色再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轻工家电产业、装配式钢结构产业等14类细分产业,引导有共同指向的产业向园区集聚,重点规划建设10个加工区、2个物流区、2个商务区,配套实施60个重点项目,形成按产业链纵向分工、相关产业横向聚集格局和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建设成为国家级钢铁、建筑、机械、汽车等产业耦合发展示范园区和全国第一个钢铁行业标准化示范产业园。

5.创新机制,推进全市资源统筹安排

建立高效精简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建设的推进和决策工作,统筹全市资源和产业优势,改变周边地区重复建设、同质竞争、各自为战的局面。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充分将全市各部门的力量调动起来,全力服务先进钢铁基地建设各项工作。在利益共享方面,创新建立“区域股份合作机制”模式,合理形成区域利益分配机制。

6.拓展发展空间,加大对钢铁产业发展生产要素的支持力度

环保方面,建议省委统筹考虑全省钢铁产业向沿海转移的战略布局,在调整“十三五”环境容量总量控制计划、煤炭消费指标等问题上给予日照市政策倾斜,以满足重大项目建设和配套产业建设需求。土地方面,建议加大对先进钢铁基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倾斜力度,科学调剂增加建设用地规划规模,并在建设用地指标上予以倾斜支持。

参考文献:

[1]韩珍堂.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J]中国冶金,2016,(2).

[2]李新创.智能制造助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J]中国冶金,2017,(2).

作者簡介:

孙明燕,中共日照市委党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