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对女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分散内观认知疗法(Discontiguous Naikan Cognitive Therapy,DNCT)合并药物治疗对女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方法 研究对象为70例住院的女性偏执型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结果 研究组完成32例,对照组完成34例,研究组治疗后BPRS量表总分、思维障碍、迟滞、焦虑抑郁、敌意猜测等因子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的迟滞因子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BPRS量表总分、活动过多、敌意猜测、焦虑抑郁等因子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散内观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偏执型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分散内观认知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康复期

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是整合来自东方的日本内观疗法[1]和来自西方的贝克认知疗法[2]。认知心理治疗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损害以及社会功能,已得到多项研究的证实[3]。2009年曹桐等应用内观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稳定期的患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4]。2011年高艳杰等应用分散内观认知疗法治疗男性偏执型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效果明显[5]。目前还未查阅到将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应用于女性偏执型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因此,本文将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应用于女性偏执型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2月,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偏执型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纳入标准:①以CCMD-3对偏执型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为依据;②经急性期治疗后,以PANSS评分≤60为临床有效标准;③16~40岁的女性患者;④入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患者在最近1个月不需调整应用的药物。排除标准:①伴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发育迟滞者;②冲动兴奋不合作者;③伴严重的焦虑、抑郁或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者;④严重药物副作用者。由具有主治及以上资质的医师对疾病做出诊断,并由另1名副主任及以上资质的医师进行复核,评定结果一致。

共70例患者入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分散内观认知治疗+原来药物)共入组35例,因中途退出脱落3例;对照组(原来药物)共入组35例,因出院脱落1例。在年龄、学历、家族史、用药类型等方面,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采用内观认知疗法指导手册,记录治疗的整个过程,开始是进行心理测试,评估其精神症状,在环境统一的情况下,每天认真回忆与指导者协商确定的对象、主题和内容。包括:每次回忆区间为每3~5年;内观对象从最亲近的人、次亲近的人、第三亲近的人到次讨厌的人、最讨厌的人。内观3个主题为"对方为我做了什么,我为对方做了什么,我给对方添了什么麻烦"。按照上述区间、对象以及主题回忆发生过的具体事件,进行分散内观认知治疗,疗程为28 d,3 h/d,共计84 h,面接1次/d,约15~20 min,受试者向治疗师汇报回忆的具体事件和遇到的问题,治疗师先了解接受治疗者回忆和思考的内容,然后对患者给予指导,最后对他们进行贝克认知心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BPRS的评定,评估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1.2.2量表评定 由精神科医师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

2结果

2.1对两组BPRS各因子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BPRS量表总分、思维障碍、迟滞、焦虑抑郁、敌意猜测等因子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迟滞因子分较治疗前降低,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BPRS量表评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BPRS量表的敌意猜测、焦虑抑郁、活动过多这三项因子的评分及总分均比对照组降低,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曹桐、高艳杰、曲鸿儒等的研究证实了内观认知疗法不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4-6]。曹桐等的研究采用的是集中内观认知疗法,对治疗的时间及场所的要求严格,①会使医生治疗的负担增加,②患者会感到厌倦和疲劳,会影响其工作和生活,并且无法保证时间,因此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下降。本研究采用分散内观认知疗法,特点是时间不连续、地点不集中,在实施的过程中治疗师可以根据病房以及医师的条件相对灵活的设置治疗模式,因此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高艳杰的研究对象为男性偏执型分裂症患者,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女性偏执型分裂症者。

本研究显示:分散内观认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在治疗后,其BPRS量表总分、焦虑抑郁、活动过多、敌意猜测方面改善明显,这与高艳杰的研究结果在敌意猜测方面不太一致。考虑内观认知疗法可能对女分裂症患者更有效。原因可能为:①女性的心理治疗依从性较好;②他们的情感体验较丰富,更容易在内观中启动情感。

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分析和批判能力,纠正错误认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最终能够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毛富强,李振涛.内观疗法在中国的研究进展和方向[J].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4,5:123-125.

[2]Beck AT.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M].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76:235-241.

[3]Christine Barrowclouch,Gillian Haddock,Fiona Lobban,et al.Group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6,189:527-532.

[4]曹桐,毛富强,等.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6):442-444.

[5]高艳杰,毛富强,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

[6]曲鸿儒,毛富强,等.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

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