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题”面临的“新挑战”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面临着建设环境、内容、途径等方面的挑战。环境挑战主要表现为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开始减弱,青年教师形成思想共识的难度加大,教师职业道德的律令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脆弱;内容挑战表现为教师职业的神圣感贬值、自豪感淡化,与学生心灵沟通的难度加大,网络容易成为青年教师追逐功利的放大镜;建设途径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的关注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态的渠道、师德建设方法等方面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高校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挑战

师德建设,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师德建设不仅涉及到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教育的未来。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设定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还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师德”的要求首当其冲。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基本稳定在80%左右,已然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作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关乎高校发展的未来与希望。但如今,我们处在一个新媒体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也就意味着超过40%的国人都已经和互联网有过亲密接触。这一现象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环境以及它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尚。无处不在的媒体传播着无所不包的内容,很多人每天过着时刻在线的互联生活;人际交往打破了传统人际传播中的时空限制,立体化、部落化、碎片化越来越凸显;网络交流的自由性和平等性使网上各种思潮泛滥,思想文化环境呈现多元的态势等。这些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虽然青年教师的心智、判断力等各方面已趋于成熟,但由于他们是新媒体的热衷使用者和强烈拥趸者,因此,面对新媒体环境,面对青年教师这个群体时,师德建设这个“老话题”面临的“新挑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师德建设文化环境面临的挑战

笔者认为,高校师德建设的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两个主要的方面。制度环境看得见、摸得着,在师德建设中起着约束和提醒的作用。而思想文化环境看似无形,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师德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师德建设的思想文化环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如今,“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网络新闻、评论跟帖、论坛、博客、邮件、微博、QQ、微信……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舆论信息随时随地互动传播。[1]这种充分自由和开放的社会生存形态,能够促使广大青年教师进一步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增加与人沟通的灵活性,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种信息,接受多元思想文化的熏陶。

但同时,因为信息的把关变弱,信息的传播没有了屏障,信息变得膨胀和泛滥。所有人都能发声,都有渠道发声。逗哏的与捧哏的、高亢的与低沉的、独立的与附庸的、力挺的与倒戈的、虚浮缥缈与切中时弊的、人云亦云与醍醐灌顶的……高雅和低俗信息共存,有益与有害信息同在,真、假信息及亦真亦假等信息混杂,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无从选择。每一个人都有了表达的权利,与此同时,每一个人每天又面临着迷宫式纠结的选择。[2]这时候,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不再是“一枝独秀”,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开始减弱[3],青年教师形成思想共识的难度不断加大。

此外,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先进的、主流的、有价值的信息飞了出来,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违背社会公德的各类信息也飞了出来,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也飞了出来,多元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客观上造成了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使教师职业道德的律令在多元化社会中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脆弱,教师敬业乐教、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受到冲击……这些无疑对重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环境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师德建设内容面临的挑战

明确师德建设内容是做好师德建设工作的基础。但高校师德建设必然包含有社会向度的要求。师德是一个历史性、发展性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也处于嬗变之中。[4]关于师德建设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乐教、爱生、正己。忠诚于教育事业,对教师工作的敬业乐教是教师的道德基础;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是教师的道德职责;为人师表,正人先正己是教师的道德特征。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的乐教、爱生和正己又有哪些要面对的问题呢?

首先,新媒体的便捷性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便利,压缩了过程,但这种拿来即用的便利性也容易导致即用即抛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职业的神圣感贬值、自豪感淡化,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敬业程度削弱。教师可以从网上找教案、网上找观点、网上找案例,甚至从网上复制ppt,不需要再熬夜手写教案,不需要再通过大量阅读,引经据典,只要手指一动,需要的大量信息信手拈来。那种对教育事业负责、对教学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的责任感在剪切、复制、粘贴中淡漠了;那种精心准备、一心等待课堂检验的成就感在面对谁都可能从网上下载的现实中消失了;那种站在讲台上,胸有成竹、所讲知识已经内化于心的自豪感没有了。有人说,大学像坛酒,老师就是“酿酒师”。作为年轻的“酿酒师”,青年教师如果只像上述这样酿酒,能酿出高质量的酒吗?因此,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对教师敬业乐教的教育无疑要把教师的责任感,教师对职业的敬畏感、神圣感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交往模式的改变让青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更加多样但心灵相通难度加大。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缝隙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够跨越空间的限制。同时,这又是一个网络“圈子”的时代,豆瓣网的“小组”、百度网的“贴吧”、QQ、微信的“群组”……各种“圈子”风行于网络世界。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组成“圈子”,共同的政治态度、利益态度也可以组成“圈子”,“随意三两人,可以不认识,但是一个群”。而作为手机和网络游戏陪伴长大的一代人,青年大学生大多处于这样那样的“圈子”。一方面,他们可能更愿意跟自己“圈子”里的人交流,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对学校、对老师、对父母的情感与评价更愿意与“圈子”中的人分享,但另一方面,这种空间上的接近并不意味着心灵上的真正触碰。这样一种缺乏亲身与人接触、与自然接触的交流,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人的孤独感。“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人们能够独坐一室“联络全世界”, 却与身边人的生活疏离淡漠。

如此种种,面对这些“微信、短信发不停,面对面聊天用手机”的大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的关注与关心虽然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教师可以进入学生的那个“圈子”或者与学生组成共同的“圈子”,成为学生信赖的圈中人,并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方式与他们交流、沟通,但更要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真正了解、关心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再次,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但也容易成为追逐功利的放大镜。高校教师中的网络红人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既有被学生广泛欣赏和推崇的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麻辣女教师”陈果、南京医科大学讲述性教育课的被人称为“韩大炮”的韩群颖、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根叔”等,但也有在微博中写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的教师和开着50多万元的宝马上课、有七八个手机号码、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却在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上,“善意地提醒”大家:“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一种照亮别人的自我毁灭”的教师。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师表”的好教师?教师用雷人的语言和行为在网络上热炒自己,给学生树立了什么样的榜样?学生可能会忘了知识,但不会忘记教师教的方法,不会忘记教师的言传身教。新媒体是好东西,善用新媒体是每一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师都必须具有的素质,但作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为人师表不仅要做在课堂上,还要做在课堂外的所谓虚拟空间中。如果坐不住冷板凳,耐不住寂寞,把新媒体作为自己博取“名师”地位的平台,对自己的网络言行不负责任,恐怕自己就离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相去甚远了。

师德建设途径面临的挑战

师德建设既然是老话题,就不乏途径、方法、措施等的探讨和实践。传统意义上,各高校开展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式不外乎辅导报告、典型宣传、榜样引导、座谈会、征文活动、论坛等形式。这些方式方法为各高校的师德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当我们面临的对象改变了的时候,当我们面临的时代改变了的时候,师德建设途径也要相应地改变。

首先,青年教师在网上的人际圈,日志、“说说”“签名”等各种表达及动态,对传统的关注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态的渠道带来了挑战。如前所述,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只要有一致的意愿和兴趣,就可以组成一个交流圈。 一个青年教师的微博就可能反映了他的信息、他的情感、他的关系、他的关注点、他的朋友、他的好恶等。每个人的微博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关注别人,他一定会关注那些与他心灵最近的人,与他情感或者现实生活中关系最近的人。因此,只要对青年教师的微博、QQ签名、QQ空间等信息进行分析,就可能了解他的思想动态、情绪状态等,还可能了解他的圈子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的合作关系等。从这些关系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其次,青年教师在网上沟通的开放性、个性化对现有师德建设的集体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挑战。从本质来看,新媒体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品质,不像传统媒体是提供一种广而告之的服务。 “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都可获得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也都可以传播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信息。我传播、我接收、我感觉。而且,网上各类非正式组织及其活动呈现多元、开放、自由等特点,如果现实中的传统组织活动再相对单一、封闭、被动,那人们势必就会舍弃现实中传统组织所开展的活动,转而选择网上更加灵活、个性化的组织并沉浸其中。因此,面对人们这种个性化、便携化的需求,师德建设的组织者就要考虑网上网下相结合、集体大规模与个性化相结合、单向传播与双向互动相结合的方式了。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尝试开设一些名师博客、师德微课堂等作为应对挑战的方式。

再次,青年教师在网上的活跃程度及其关注与表达的内容对其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带来挑战。教师在关注学生,学生也在“观察”教师。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对教师的“观察”不仅在课堂上,教师在虚拟世界的言行也成为学生了解教师的重要渠道。在网络上,青年教师表达什么,选择什么,选择与谁交往,只要他“发声”,一切就都不再是秘密,就会在他认识的、不认识的学生和教师中有了一个这样或那样的印象,就会成为学生对其评价的依据。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无可避免地受到空气一般无所不在的新媒体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这种侵染为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只有正视挑战,快速应对,才可能把这种挑战转化成更大的机遇。

本文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人民网.2011年07月20日.

[2]姚治兰.主流媒体的好声音[J].青年记者,2013,(4).

[3]朱玉尊.创新宣传工作手段,推进高校中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广州网.

[4]李敏.新论师德发展的时代环境[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吴国民系该院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