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民族教育二十年发展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历史在这里翻开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走上了全面振兴民族教育的金光大道。抚今追昔,人们不会忘记,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尊师重教,造福万民的壮举;人们不会忘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贤达对土家民族教育的倾情帮扶、解囊相助:人们不会忘记,那些用粉笔传承文明,用心血浇灌花朵的教育工作者;还有在跨越世纪的历史巨变中,那场波澜壮阔的“普九”攻坚战……

不灭的烛光

1988年9月,五峰自治县成立之后的第四个初秋。

后河乡顶坪村居民周大会家的一个土家吊脚楼里,重新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传道授业的竟是一位15岁的小姑娘,她就是日后受到中共中央两任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宋芳蓉。那时她所生活和工作的吊脚楼却是四壁不全,屋顶透着天光,楼下是猪圈牛栏,冬天难抵寒气,夏季饱受蚊蝇叮咬。屋外,荒山野岭,人户稀少,在这海拔1800米的茫茫大山包围之中,形同隔世,满目凄凉,前几任教师都因条件艰苦先后离去。

顶坪村方圆几十里范围内,散住着13户人家,总共50口人,适龄少儿17个,除3人投亲靠友外出读书以外,全都失学在家。村长千般苦求,乡教育组做了大量工作,宋芳蓉才“走马上任”,月薪50元。宋芳蓉也生在贫困之家,生活练就她倔强的性格,清澈纯净的双眼,稚气中透出土家人的刚毅。她往返六七十里山路背回了课本,把17个学生按年龄编成三个年级,白天轮番上课,弄饭烧开水,晚上与三个寄读的女娃娃同睡一张铺。她既是教师,又是校长,既是炊事员,又是保育员,从早到晚与孩子们形影不离;教语文,教数学,教小学的所有课程,包括唱歌,做游戏;孩子的小手脏了,她给他们轻轻地揩洗;孩子晚上尿床了,她连夜起来烘干;孩子生病了,不管多远她都背着他们去求医……在孩子们的眼里,宋老师比妈妈还亲,在宋芳蓉的心中,17个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就是她全部的生活。她微薄的工资里必须为孩子们的衣食住用作出预算,因为顶坪村的农民当时一年的劳动收入不过200来元,不少家庭交不起杂费、书费……

这就是宋芳蓉十六年前初为人师时的一段真实的经历。也许有人会觉得离奇,但却是五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教育事业艰难发展以及当时整个农村教育的一个缩影。年轻的自治县政府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一方面领导全县人民向贫困宣战,一方面大力普及初等教育,终于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1985年,全縣共有小学354所,教师1145人,在校学生21033人,普及率99%。同期中等教育也迅速发展。以宋芳蓉为代表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在“顶坪吊脚楼”式的办学环境中含辛茹苦,忘我奉献,将教育的圣火高高举起。

沸腾的群山

1985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五峰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于是,街头村角,悬崖之上写出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标语,人们议论的,社会关注的都是“普九”。国家扶贫,八方抬教,捐资建校的热潮迭起;“义教工程”、“普九”、“希望工程”的缕缕春风吹遍了村村寨寨,群山沸腾了!

渔洋河畔,李家坪村集资办学动员会上,600多位村民踊跃捐款捐物,一派热气腾腾。他们少则三、五十元,多则数百元,个体业主林胜新一人捐出2000元。家庭困难的家庭有的出木料,有的出劳力,有的出手艺,远嫁他乡的邓祖芳刚好探亲回家,也捐了100元。最感人的是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志愿军战士黄元喜将卖小菜、卖鸡蛋攒下的40元钱也捐了出来,村干部不忍收下,黄老激动地说:“捐资办学古来有之,造福子孙是我们自己的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理所当然……”

在县水电局办公室里,坐着一位常客,他就是付家堰八坪村党支书肖前文,正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八坪村小师生缺水的困难。粗糙的双手比划着,布满皱纹的脸上仍然是一副诚恳而执拗的神态,他要为村小修一个蓄水池,为此他已专程跑了五趟县城。一个多月里,年近半百的老支书既要操心村小教学楼的修建和村级公路的建设项目,又放心不下师生的饮水工程,眼睛熬红了,人累瘦了,水电局的干部被这位“讨水”人深深感动了。

春节刚过,海拔1700米的锁金山小学那个惟一的校舍——不足20平米的吊脚楼,颤栗在冰封雪冻之中,屋顶上的“开天之眼”和墙上的“破壁之洞”,竞有30多处。开学的第二天放学后,不远的崎岖山路上一位单衣草履的清瘦汉子,用土家人常用的背架背着一袋水泥,正一步一哼地爬上学校的坎坡,脚下是云雾缭绕的悬崖。他已经习惯,全然不惧。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襟,他就是锁金山小学的校长贺德洲,也是一位身兼教员、炊事员、保育员,在吊脚楼里教书育人23个春秋的教师。岁月熬白了双鬓,家贫而从教之志弥坚,在他的手中已修建了四所村小,从不拿一分钱的补贴。现在,他又要拼全力,为锁金山小学修起一栋水泥钢筋教学楼。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山道上出现了村民义务背水泥的长蛇队。一年过去了,一个90平米的标准校舍硬是被贺德洲这个硬汉子和乡亲们背上了山。

这样的故事,在五峰两千多平方公里的红色土地上,到处都有;在五峰“普九”的岁月中,塑造了一种精神,那就是质朴勤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靠着这种精神,土家人把全县中小学90%干打垒的土木校舍换成了砖瓦预制结构的标准化校舍,计205358平方米,生均8.1平方米。并建起地面卫星接收站50个、校园闭路电视系统18个、计算机教室32个、计算机校园局域网10个,添置图书、教学仪器、办公设备价值达800多万元,在五峰教育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历史也将永远铭记:1988年以来,各级财政的教育投资数以千万计,国内外捐资助学的单位、企业、各界人士数以千万计,是他们的无私帮扶,雪中送炭,才使五峰人度过难关,策马征程。

历史的巨变

办学条件的巨大改善,加快了“普九”攻坚的进程,然而,要彻底根治历史留下的痼疾,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阻碍,还得付出不懈的努力。移山不止,方能感动上帝。

于是,县委、县政府领导走向“普九”一线联乡联镇,部门帮校到点,学校访村进户,教师包班到人。踏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帮扶贫困生、学困生入学,动员流失学生返校……

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97年6月6日,正值“普九”关键时刻,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从天而降。长乐坪镇大片农田被淹,公路塌方,房屋倒毁,通讯中断,18所学校面临洪水的严重威胁,7所校舍被冲毁。岩板井小学被吞没在滂沱大雨之中,90多名寄宿生呼喊着,危在千钧一发之际。该校8名教师一次次冲进危楼,救出哭叫着的学生,将他们转移到一里外的民户家中。为了学生,他们忘却了自身的安危和家中的妻儿父老。救出所有学生以后,他们看看浑身湿透,惊恐不安而又失去了栖身之所的学生,怎么办?经过简短商议,又义无返顾地冲进了漆黑的夜幕和暴雨之中,分头四处通知家长。清晨,雨仍在一阵又一阵地下着,暴虐的山洪恼羞成怒似的,狂叫着从山坡上扑下来,随着一声巨响,宿舍倒塌了,90多名学生都已安全转移。同一时间,抢险救灾在长乐坪其余六所学校里进行。一个小时后,长乐坪镇党委、政府和教育组下达了抗灾保“普九”的动员令。

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在五峰各地绝非仅有。“普九”攻坚的日日夜夜里,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拼搏,抒写的是一曲感天动地的乐章。来之不易啊!1994年,全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9年,顺利通过省政府的“普九”验收,小升初比例达到95%,中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2001年,顺利通过省政府“普九”复查验收,同时,成职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也逐步发展,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历史还将永远记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1996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中南海亲切接见宋芳蓉老师。200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接见宋芳蓉老师,并亲切地问起她的生活和工作……这殊荣属于宋芳蓉,也温暖了全县21万土汉儿女的心。

喜看今日五峰教育:一所所保育寄宿制小學旧貌变新颜,设施配套,管理规范,家长满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读完小学六年级,行程二万五千里”的无奈已成为历史。

五峰、渔关两镇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已经启动,一中、二中的标准化学生公寓,渔关镇中、五峰镇中的标准化教学楼、综合楼,一幢接一幢拔地而起;实验小学、渔关镇小跻身市级名校行列。教育的“十五”蓝图即将变成现实,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阔步前进。

感动之余,我们从相关文献中采撷出这些片段的故事,缀成花絮,谨以此献给自治县二十年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