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师生比例6.1%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排名垫底等

数 字

法国师生比例6.1%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排名垫底

根据法国政府的战略分析中心公布的一份报告,法国在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34个成员国中师生比例最低。

在法国,平均100个学生6.1个老师,远远落后于瑞典,同样也落后于希腊和葡萄牙(两国的师生比例都升至每100个学生9个老师),排名最末。更准确地说,法国的初中和高中的师生比例(100名学生7.1名老师)排名尚属中游,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师生比则只有5%。

这份报告还提到,2003至2008年间,法国教育和研究领域公务员在民政部门所有公务员中占有2/3的比例。

2007至2010年间,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领域有50 000个教师职位被削减。直至2013年,编制人数还会继续减少。报告还指出,法国教师的收入与国际水平相比较低。

1月19日,法国总统萨科奇在提到削减教师职位时解释,“在法国社会,我们既要考虑数量也要反思数量。”他说,与1990年相比,法国减少了60万儿童,增加了4.5万教师。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仅在于教师编制数量,而在于教育的质量和教师的工资。

(张力玮编译自法国《世界报》,2011年2月14日)

波兰大学生人数连年递减

预计10年后将剩120万人

波兰出现了学生人数递减现象,预计到2020年,波兰大学生人数将剩下120万人,这个数字和目前在校人数差不多,归根结底是全国生育率逐年下降的原因。

据估计,波兰人口中年龄层在19到24岁的人数将逐年递减。2010年,这一群体尚有337万人,但预计10年以后将剩下232万人,这对波兰高教育系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上述情形对位于大城市,像是华沙、克拉科夫、弗罗茨瓦夫或是卡托维兹等地的公立学府而言,影响尚有限;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城市工作学习,地处偏远的私立大学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西滨海省、卢布斯卡省以及奥波莱省正面临着学生人数减少的威胁。

为应对学生人数递减而带来的危机,这些地区的大学校长已经开始做准备工作。有些私立学校试图推出受欢迎的专业;公立学校也在争取更充裕的科学研究补助经费,以期吸引学生前往就读。

(本刊摘编自《波兰共和报》,2011年2月21日)

中东科研产出占世界科研总产出比例提高2%

根据一项已经公布的研究报告,在过去的十几年,阿拉伯国家如伊拉克、土耳其在世界科学领域的产出已经显示出略微的提高。

根据来自汤姆森路透公司的报告《探索变动中的阿拉伯、波斯和土耳其科学研究》,中东地区在世界科学产出中占很小的一部分,虽然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很丰富的资源。这些国家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也门、卡塔尔等。

过去10年中,该地区的科研产出占世界总产出比例从2%提高到4%。美国在世界科学研究产出中的份额在近十年来已经从40%下降到29%,亚洲和中东的比例都有上升。

报告显示,科研成果产出高的国家是那些有着悠久科研传统的国家。在接受调查的中东国家中,土耳其的科研文章约占一半,其中医学研究是土耳其最强的学科。在这14个国家中,伊朗的产出约占25%。在阿拉伯世界,只有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占有重要的科研产出地位。伊拉克、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和约旦的科研成果出版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国家中超过90%。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泽韦尔先生全力促进科技大学在埃及的设立,他认为,每个穆斯林国家都有优秀的科研中心,穆斯林国家可以在今天的全球化经济中参与竞争,并逐渐在年轻人中培养对学习的渴望。

(张力玮编译自英国世界大学新闻网,2011年3月6日)

美国伊利诺州特殊教育预算紧缩

美国伊利诺州可能面临将近1百亿美元的债务,其中包括尚未付给该州公立学校的12亿费用,全州各学区都在裁减教师和行政人员。以伊利诺州204学区和65学区为例,为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他们已经不再增加行政人员及秘书的职位。

202学区还在等待1 490万美元的州政府补助款,其中500万指定为特殊教育经费;过去两年来,该学区已删减9.5个全职特教秘书职位、11.5个全职特教行政职位和13个全职诊断医生职位。该学区助理学区长莎伦·格罗内迈尔表示,学区特殊教育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但她提出警告,“如果经费或课程方面不做改变,最终会影响到特殊教育质量。”

202学区特殊需求家长会前会长、也是患有轻微自闭症六岁的儿子的母亲让娜·里德指出,家长现在正处于与特殊教育部人员联系都有困难的状况。里德说,“现在已经没有可以固定联络的人了。”她也担心,缺乏经费可能导致特殊教育主管人员让孩子提早结束特教课程。

204学区还在等待870万美元的州政府补助款,其中600万为特殊教育专款。去年,该学区裁减了145名员工,其中10%为特殊教育部门。65学区在等待370万美元的州政府补助款,其中270万为特殊教育预算。

(本刊摘编自美国《芝加哥论坛报》,2011年3月9日)

全球200所大学最新声誉排名公布

清华、北大跻身50强

近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公布了2011年全球200所大学声誉排名,这一排名依据的不是各个大学在科研领域的实际表现,而是国际学术界13 000 名学者对各高校的观点。

根据排名,美国大学仍占据着统治地位。前10名中有7所是美国大学,并有45所美国大学进入百强,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高居榜首。剑桥大学排名第3,是英国大学中排名最高的,牛津大学以第6位进入前10名。

中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跻身百强,分列第35位和第43位。日本有5所大学跻身百强,其中东京大学名列第8,居亚洲大学之首。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主编菲尔·巴蒂说,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是在对大学学术表现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全球性调查之后排定的。他指出,在国际人才市场对学生、学者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争夺更为激烈的今天,大学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至关重要。

澳大利亞墨尔本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西蒙·马金森认为,“‘声誉’作为一个主观的、口头上的一种特征对于大学来说有真正的经济价值”,他还说,声誉不是一种假象,虽然它可能比依据客观指标得出的结论更脆弱。

(张力玮编译自英国BBC,2011年3月10日)

比利时日均发生约16起校园暴力事件

据统计,比利时校园内平均每天约有16起暴力事件发生,其中14起属于预谋性伤害,1起涉及性侵犯。近年来,比利时校园暴力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2008年共有2 916起暴力案件,2009年增加到2 994起。2008年至2010年,比利时校园内已发生8起谋杀或预谋杀人案件。

此项调查是应国会议员德巴特要求而开展的。根据这份调查,校园暴力事件中41%发生于荷语区,46%在法语区,13%在布鲁塞尔市区。实际发生的案件可能更多,因为学校和警察部门有不同的报案系统。

德巴特对此表示,政府当务之急是要更深入地调查及掌握精确数字。

他还强调,学校方面应该要明确告知学生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者将受到什么处置;要多关注家庭背景复杂的学生,向他们提供密集的辅导;完善防制冲突、调解冲突的相关措施;对校园暴力要采取“零容忍”态度,积极防制校园暴力的发生,特别是要预防实施暴力犯行者成为下一个受害人的可能性,阻止“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本刊摘编自《比利时标准报》,2011年3月13日)

编辑:张力玮,覃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