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挑战的印度农村基础教育

前不久,印度一个民间组织普拉塔姆基金会发布了一份2007年度印度教育调查报告,揭示了印度农村基础教育令人担忧的一面。报告称尽管目前入学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教育质量却成问题,很多学生说自己虽然天天上学但什么也学不到。教学条件过于简陋也是当前印度农村学校面临的一大困难,这与印度倾力打造高等教育形成巨大反差。

一、印度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尽管印度一直大力推动由政府资助的高质量的大学教育,但长期以来它并不重视中小学教育。在过去,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穷国或许可以容忍存在数以百万计的文盲,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如今,不但印度蓬勃发展的经济面临着技术工人短缺的窘境,而且这个国家许多新修的公路以及电话和电视等新事物也激起了普通民众对提高经济水平的雄心——并燃起了对学校教育帮助他们实现雄心的新希望。

但是,印度普拉塔姆基金会的一项年度调查清楚表明,仍有很多印度人还不具备实现以上目标的素质。这份最近公布的最新报告在2007年调查了1.6万个印度村庄。该调查报告认为,尽管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入了课堂,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能读写,就连基本的算数都不会。在五年级的孩子中,每10个人中就有4个不能阅读小学二年级水平的课文,每10个人中就有7个不会做减法。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与2006年相比几乎没有提高,而算术能力却小幅下滑。

《纽约时报》曾经报道了一个印度农村小学的案例:清晨,在印度一个贫穷的小村庄,许多孩子夹着用来充当临时座椅的破旧米袋,涌入仅有两间教室的学校。由于涌入教室的孩子太多,新上任的教师长拉希德·哈桑连连抱怨,光给学生点名就花了两个小时,同时,因为他不知道孩子都属于哪个年级,所以他没办法开始上课。另外一个教师90分钟后才到校。第三位教师根本就没有露面,这个学校资格最老、唯一拥有教师文凭的高级教师一直被政府抽调去编写选民登记卡,所以,几乎没有人记起他最后一次上课是什么时间。帮助政府改善学校的社会工作者26岁的阿纳波一边注视坐在教室外草地上的孩子,一边说:“当这些孩子长大时,他们会责怪我们老师的,他们会说我们每天来上学,却什么也没学到。”

在印度独立60年后,印度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其总人口的40%,但是现在印度却面临着国民教育失败的危险,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对穷人教育的失败。如今,更多的孩子进入了学校,但是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学校一样,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降到了最低水平,而公立学校却成了来自印度社会底层孩子的集合地。

二、印度农村基础教育面临挑战的原因

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失败,印度教育界人士展开了争论。一部分教育专家认为由于孩子的父母是文盲,使得孩子在家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这是印度农村教育失败的原因。同时,普拉塔姆基金会的调查表明识字妇女的孩子在学校表现较好。另一些教育专家将教育失败归咎于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长期忽视、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以及一些教师对来自低种姓贫苦孩子的歧视。印度规划委员会和政府最高政策决策处的主席则认为教育是个长期的投资,很长时间以来,印度都忽视了对教育的投资。

具体来讲,印度农村基础教育面临挑战的原因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历史因素

印度在独立之初就制定了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因为印度领导人认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初等教育被忽视了近30年,直到1986年政策制定者们才意识到他们对基础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国家落后的原因。为了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印度中央政府才开始一方面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实施对农村教育的补偿政策。

此外,农村的生活方式阻碍了现代教育在农村的传播。这是因为在农村,如果儿子想继承父亲的农场,他必须在十几岁时就在农场上为父亲帮忙;而女孩在五六岁时就会跟着母亲学做手工艺品。这种持续的生活方式严重阻碍现代教育在农村的发展。尤其是在郊区,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农民和工人通常会把六岁以上的孩子送去做工。虽然有些家长会把孩子送进学校,但是到孩子14岁时同样会被送去做工。

(二)文化因素

由文化决定的关于教育价值的态度影响家长对待子女的行为,同时也影响家长对孩子学校教育的支持。在印度,城市中产阶级家长和农村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态度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对印度北部四个邦1221个家庭所进行的调查表明:87%的男孩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因为这会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改善收入,而持此想法的女童家长只有40%。只有当教育和职业密切相关时,家长才会考虑让孩子接受教育。否则,因为高额的教育开支,家长不愿意送孩子上学。而女孩常被留在家里照看年幼的弟妹,或做家务,从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在印度,尽管法律规定要促进社会平等和机会平等,但是社会不平等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在印度,人们有非常普遍的种姓意识。虽然政府在落后和偏远的地区实施了一些教育补偿计划,但是人们依然存在这样的偏见,那就是出身较低的社会阶层是不用受教育的,教育对他们而言是不重要的,这一观念反过来会降低社会阶层儿童的学业抱负,影响了家长和社会对儿童追求抱负的支持,也影响了公众为促进这些弱势群体获得教育而作出努力。

三、印度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新举措

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失败,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一)寻找基础教育的问题

研究表明今天的印度正在进行复兴学校的试验,但是却遇到了许多障碍。教学辅助人员抱怨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收到购买教学器材的经费。学校停止提供午餐,父母不久就把孩子送去工作。更糟糕的是,瘦弱而渴求知识的孩子每天都积极上学却学不到什么东西,他们来上学是希望从中得到些东西,但是学校与教师却未能满足他们的愿望。

近年来,成千上万的未受过教育的男男女女离开贫困的地方到城里找工作,由于经历和阅历不同,这样便使人们对教育的兴趣日渐增长。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仅可能找到好工作,而且很少受到欺骗。这些人就想让孩子自我提高,认为他们必须学习。

新印度的教育成为不平等的关键标志。根据政府提供的数据:在印度20%最贫穷的人中,有一半是文盲,仅有2%的人高中毕业;相比而言,在印度最富有的20%人中,几乎一半高中毕业,仅有2%是文盲。

重要的是,当只有1/10的适龄青年可以进入大学时,高等教育成为改变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有效途径。最近两位经济学家通过对德里的研究发现,在1993年~1994年和2004年~2005年之间,大学毕业生每年的工资增长率为11%,而文盲的工资增长率仅为8.5%;在印度北部的比哈尔邦,一个做零工的工人的日工资仅仅超过1美元。

普拉塔姆基金会的研究主任儒科米尼说:“让孩子为未来做好准备和成为不断变化的印度中的一部分,两者之间联系十分清楚。问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达到目的,还有多少需要努力。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应该试着把这方面的事情弄清楚。”她接着说,“如果我们再等5年或10年,那么我们将会失去数百万个孩子。”

(二)增加教育投资

最近,印度增加了对教育的投资。在过去的几年里,印度对学校的公共支出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现在,政府提议在今后5年使财政承诺的款项增至三倍。目前,印度教育经费的支出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每个超过1000人的居住区都设立一所小学,每天午餐免费。

即使像比哈尔邦,2001年大约有人口8300万人,而那儿的学校却处于混乱状态,努力的情形还在摇摆。在过去的一两年,政府雇用了10万名新教师;让失业的村民有偿招生从未上过学的孩子。同时成立了乡村教育委员会,在理论上保证学校和校长对委员会负责。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上,用来购买秋千、长凳和粉刷教室,甚至为防止孩子逃跑而在校园周围围上篱笆。

此时,上文所提到的村庄并不缺少办学经费。政府为建设新学校下拨了15万卢比,为每个新学校下拨了400卢比买凳子,为修建新厨房下拨900卢比的经费。但是仅有部分资金到位,所以实际上没有建新学校。学校委员会主席说他不确定当地官员受贿多少,主席的一位来自邻村的朋友说,他们村委员会是要交750卢比才能获得学校建设许可证的。

(三)创设“移动学校”

为了让生活在贫民区的不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孩子更多地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印度政府创办了“移动学校”。“移动学校”是由那些黄色公共汽车组成的, 黄色公共汽车有教室的基础设施装备,内有最新的教学和学习援助资料(如VCD或学习资料),其目的是让那些生活在贫民区的孩子可以在家门口接受教育。

“移动学校”的目标群包括离家出走的孩子、童工、流浪儿童、拾荒者以及那些在茶摊工作的孩子等等。“移动学校”作为印度政府旗舰计划-SSA计划的一部分,是为了普及小学教育。上不起学的学生很渴望学习知识,但是他们缺少资源。他们生活在困难的环境中或是流浪儿,现在可以通过政府提供的移动学校进行学习或操作电脑、玩游戏。移动学校的首创者拉莎卡瑞说,移动学校的理念最早是1998年在印度的Mumbai 被引进,如今移动学校遍布全国。她说移动学校引进视屏装备是为了增加对孩子的吸引力;同时,资源包括基础科学实验和难题。除了提供书本和教学设备以外,这些“移动学校”还为孩子们提供营养、卫生、医疗和娱乐休闲方面的服务。他们会为孩子提供玩具,基本的卫生健康设施(如牙刷、抗菌霜等)。通常救护车和护士会跟着“移动学校”分发药品。另外,在努力提高贫民区孩子的生活水平的同时,鼓励这些孩子回到正规的学校去。◆(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