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语境下青少年武术运动的发展综述

1 问题的提出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江泽民同志也曾明确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武术是我们的先民在千百年的生存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代表,被人们称誉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不难发现,外来的运动项目,诸如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这些都是作为各国弘扬其民族精神的载体。在我国就有许多学校把这些项目设为与其他体育平行并列的单设课程。这些举措对本土体育——武术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在借鉴他国运动项目推广模式的基础上,如何使武术作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在青少年中大力推广并发展,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再者,青少年武术教育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的健康,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概念界定

2.1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对于什么是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中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

在纵观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张岱年关于民族精神的阐述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度。他认为,指导我们民族延续发展的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于《周易》中的两个命题上,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强有力,君子就应当效法天,努力不懈,力求进步;大地有稳定的形势,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负载(对待)万物。应当说,用《周易》中的两句话来概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可以的。

2.2 青少年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 。

2.3 武术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颜延年的《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一首》:“偃闭武术,阐扬文令”,被收录在箫统《文选》中。广义上说,武术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以技击技术为核心的并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身护体、制人取胜、修心养性、悟道怡情等多种社会功能的个体应对环境之综合实用技术;狭义上说,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并突出内外兼修、用智使巧的个人防身护体的传统技击术。

3 武术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契合

3.1 武术精神的体现

中华武术作为一种运动形式、一种体现中华文明的身体文化,即中华武术可以让习武者从运动中体悟、感受中国文化的进取精神、宽容品格和灵便智慧。

武术原本是搏杀技术,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到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了成熟的文化载体,“刚健有为”,重“道”、重“德”、重“教化”、重“和谐”、重防卫、重整体思维、重辩证思维、重巧、重意境等文化特色一一凸现出来,特别是在武术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武术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武术文化中强调的尊师、守信、勇敢、仗义,“仁、义、礼、信、勇”是武术文化的本质内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学习武术对于青少年传承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

3.2 民族精神的体现

关于民族精神问题的探讨,一直是传统文化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上世纪前辈学者梁漱溟、台湾学者柏杨、哲学家张岱年等人都有过专门论述。近年来,东西方很多国家都在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例如日本人宣扬大和民族精神,法国人宣扬法兰西精神,德国人宣扬日耳曼精神。这说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但是什么是民族精神,学者们众说纷纭。

事实上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奉献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品格,自强不息、变革图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兼善天下的胸襟态度、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操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等等 。

3.3 武术与民族精神的契合点

武术在中国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武术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的主要体现在忠诚爱国、诚信守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弘扬武术所倡导的民族精神,能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习武者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

实际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正是武术精神的内核。长期以来,武术价值功能的主体命脉是提高技击能力。为提高技击能力,需要不断地对抗、打拼,这样一种运动技术无疑可以磨练人的意志、鼓舞人的斗志。习武之人基本都具有一种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的“自强”精神,正是很好的例证。武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延续着“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与此同时,武术在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精神沁润下,也具有了重“德”的趋向。也就是说,经过了历代的演进,以及无数习武者长期“内外兼修”的锤炼,武德已经升华为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并内化于习武者深层意识之中 。习武中的意志品质主要有习武者心不旁骛的专心、刻苦磨砺的苦心和以生死相许的恒心三方面内容组成。此三心互为作用,也是对每一位希冀在武功上登堂入室者的要求与考验,其中透射出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不断进取精神。总之,武术文化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4 青少年武术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物欲的刺激和享乐,在注重时尚、娱乐和休闲的过程中,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选择也越来越趋向于那些轻松,时髦,有趣的项目。可以看到外来的运动项目,如“跆拳道”、“空手道”、“瑜伽术”、“踢踏舞”、“健美操”等受到了广泛的喜爱与追捧。相比之下,我们的国粹,武术项目却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因为武术需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铁杵磨成针”的坚强毅力,它更需要克服枯燥、甘心吃苦的耐心。再加上该项目动作复杂难学,其本质特点在目前的武术习练过程中也被逐渐淡化,因此,难以吸引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关注与参与。

我国教育部在1956 年就将武术作为体育课内容列入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然而,由于教育体制、文化传播等方面因素,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并不如当初设计的那么理想,以至于武术课在很多中小学“名存实亡” 。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让中华民族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就要让中华民族精神凝聚更多的年轻人。伟大的民族精神如果不能被年轻一代所接受、所继承,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

5 结论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武术注重传统美德,注重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1世纪青少年武术的发展应在弘扬民族精神语境下,将武术真正打造成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载体;弘扬民族精神,让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思想道德面貌焕然一新,是我们现今的任务和义务。

参考文献

[1]郭守靖.文化学视野下孔子的武术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

[2]康戈武.从全球化视角探讨武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

[3]张卫兵.论武术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