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

摘要:2011年11月24日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积极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立法。本文就将从介绍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入手,分析我国目前人事管理制度的问题,进而介绍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事管理制度 管理活动

2011年11月24日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积极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立法。而且有消息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有望近期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制定被看成“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包括机构编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财政政策等5个方面,但凡改革,人事乃核心,亦是此次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那么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都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说《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条例》的出台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呢?

1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概述

1.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形成及含义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成为有一定独立性的人事制度体系的时间并不长,它是在1993年国家决定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之后才逐步开始自成体系。在新中国成立至1993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并不存在独立专业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及其相关制度。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与国家机关人事管理制度同属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1993年,国家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中剥离出国家公务员制度,并将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党群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制度管理之中。这之后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才开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是指事业单位的人事主管部门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规划和设置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谋求人、组织与事的协调运行,为提高运转效率,推动事业单位发展而制定的各项法规、措施和规章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聘用、岗位设置、考核、奖惩、培训、工资福利等各项管理规定。

1.2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在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2.1 人事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它是事业单位各项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和关键。事业单位的一切管理活动,包括决策、执行、沟通、协调、监督等工作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因此,要想成功的管理好事业单位,能否科学地选人、用人则成为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事业单位要具备活力和生机,建立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必须围绕“因事择人、因人任用、事得其人、人尽其才”这一中心开展。这样不仅可以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得到最佳组合和充分利用,而且还能通过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活动,提高管理的效率。

1.2.2 人事管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人事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任何一种社会生产活动,如果不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把人们组织起来,就不可能采取共同行动,也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历史实践已证明,科学的、合理的人事管理能够有效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其次,人事管理是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人事管理通过对人员的录用、考核、任用等制度的具体实施,可以确保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进入事业单位,优化事业单位的队伍结构,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人事管理通过对人员的升降、任免以及交流制度的实施,不断地调整着事业单位中人与事的结合关系,尽可能地使大多数人与他们所做的事、所在岗位处于最适应的状态;人事管理通过对人员的培训制度的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和补充,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科技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人事管理还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以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再次,人事管理是推动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经济市场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求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人事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可以确保经济市场化目标的早日实现。同时人事管理的科学化与法制化为政治民主化的实现开辟了有效的途径。

2 我国目前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权责不明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单位与事业单位本身对于自身的权责关系都不是很分明,上下级各单位之间责任不明,使得我国事业单位在管理运行机制上明显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要求。权责不明导致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包括决策领导机制、人事组织机制等)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效率低下问题。从人事制度方面来看,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动缺乏灵活性、福利分配不平等等都跟这一问题有关。由于人才流动不灵活致使机构人员浮肿,办事效率低下,单位效益差,整个事业单位的运行缺乏活力。

2.2 缺乏科学的分类

“大一统”的人事制度下,既体现不出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区别,也无法反映不同事业单位之间及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技术、工勤等岗位人员性质的不同与特点,也无法针对上述不同建立与各单位自身相适应的管理与激励模式,从而无法对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实行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而粗线条式的管理模式则不利于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积极性。所以说分类是管理的前提,没有科学的的分类,势必阻碍在事业单位的发展。

2.3 缺少用人自主权

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用人权统得过死、管得过严,事业单位缺乏自主性。事业单位作为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事无巨细均由政府部门来统一管理,尤其是人事权,更是被政府部门当做是管理事业单位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没有自主的用人权直接导致以下两个问题的产生:第一,政府部门掌握人事安排权,政府部门未能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安排人员而是通过行政手段,往往导致过度的人员安置,从而使得事业单位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第二,从事业单位自身来看,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引进适当的人才,即便是看得上的人才也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这样加大了事业单位人事流动的难度。事业单位的发展人是首要的。没有自主用人权,也就意味着事业单位没有最起码的事业发展自主权。政府部门通过行政计划与行政命令配置人才资源,既导致用人与做事的脱钩,也不利于优化配置人才资源;于此同时,事业单位因为没有必要的用人自主权,一切只能按照行政计划与行政命令做事,这样事业单位没有权力、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针对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并实施。因此在事业单位内部就会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吃大锅饭思想,工作人员没有积极性,没有进取的动力,以及“能进不能出”、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等种种弊端。

3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及管理体制。赋予事业单位更多的人事管理权与收入分配自主权。在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通过公开招聘,从事业单位外部引进人才,提高新进人员素质;通过竞聘上岗,从事业单位内部选拔人才,实现人员能上能下。实行聘用合同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体现了事业单位与机关、企业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差异。为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并对聘用合同的订立、解除和终止等环节,以及考核制度、奖惩和工资福利制度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改革的热点、难点,为国人所关注,本文的研究表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为细致的进行改善。《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条例》的出台无疑是人事制度改革重要部分。条例的出台将对以上人事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因此说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刘松.浅谈国有企业中人事管理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1(34).

[2]尤妤冠.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7).

[3]王晓龙.关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