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职数据库基础项目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摘 要】新疆中职数据库基础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初学者入门难、课程内容组织欠佳等问题。本文从课程设计与重、难点突破入手,开展了项目化课程的改革探索,提出了全程项目化、双项目并行;任务驱动、分层递进;分散难点、突破重点;改革考核评价等策略。并论述了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多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基础上,优化项目化课程教学能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关键词】课程设计;项目教学;优化探索;新疆;中职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分层递进案例设计的新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编号:JG2015YB03);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新疆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编号:XYZY2015KZD0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3-0042-03

数据库基础(Access2010)是新疆中等职业(下文简称“中职”)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传授数据库基础知识与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并重,主要为中小型企业以及中小型商务活动培养具有“数据库应用与维护”“数据库项目开发与管理”等职业技能的人才,并为学生学习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基础。国家倡导中职工科课程建设由传统“学问导向下的学科体系”向“实践导向下的工作体系”转变,提倡实践项目教学,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内容由若干实际工作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又有若干具体工作任务。教学过程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目前,新疆中职数据库基础课程的教学已全程项目化。但在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研究本地特色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新疆数据库基础项目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情况分析

(1)文化基础普遍薄弱。新疆中职招收的学生是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和内职班的学生,且只要报名就能免试入学。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文化基础普遍薄弱。由于班级授课制的人数问题,班级学生通常由多种少数民族(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塔吉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俄罗斯、回、满族等)和汉族学生构成,即民、汉合班。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初中毕业于“民族学校”或“双语学校”,汉语水平普遍较差,也没有学过英语。数据库基础项目化课程教学中抽象的中英文专业术语、概念及原理使他们感到不知所云和难以理解。汉语授课、中文教材、中文软件界面使他们听课、操作与复习都有一定的困难。

(2)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中职学生入学时就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在知识准备、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质等方面呈现差异。班级教学的划一性和学生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中职学生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兴趣不高,活泼好动,较喜欢操作性课程。个别学生性格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弱,纪律性差,或因为语言问题,听课有困难,有放弃学习的思想。个别学生对该课程尚未入门,重视程度不够,且由于缺课已没法跟上进度。一些学生缺乏计算思维的悟性,前学后忘,学习效率不高。而中职学生一旦注册了学籍,并不能再转专业。这最终导致了两极分化,一些学生学得越来越好,而另一些学生则不愿意回到课堂。

2. 教学现状分析

(1)初学者入门难。Access是具有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能力的、有多种后台程序设计语言(SQL、宏、VBA)支持的系统软件。学生通过亲自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熟悉其开发的基本技能和一般步骤,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步骤,实训过程可以分为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设计和系统集成调试四个阶段。课程全程项目化在学生对软件还很陌生的情况下,初始时会使学生遇到大量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新技能,即对于初学数据库的新疆中职学生而言,这样实施教学难度过大。

(2)课程内容组织欠佳。目前,这门课程有的全程围绕一个项目实施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很难实现对全部能力点的培养,满足不了教学要求,而且学生会感到乏味和缺少变化。有的课程的项目过于陈旧,与先进的企业软件技术脱节,导致学生去工作后碰到的均是闻所未闻的项目,陷入了学无所用的窘境。教学中由于实践比重提高,存在对于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要么略讲、要么不讲的现象。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什么知识才学习相应知识点的方式,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知识难以系统化,成了支离破碎的点和面,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3)师资队伍专业能力有限。项目课程是工作实境的一个映照,涉及工作过程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如果教师没有主持过或参与过企业软件开发的实际过程,则会缺乏经验来解决学生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中遇到的问题。由于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如企业对软件的需求分析、系统逻辑设计、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等,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项目课程的整体、单元与微观教学设计与实施、重难点的布局与突破,也对教师的教学法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4)考核与评价方式陈旧。项目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注重的不仅仅是最终的结果,而且还有完成项目的过程。另外,由于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对所有学生采用同一的评价标准。这就需要改革传统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二、数据库基础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教师要以人为本,坚持经常与学生交流对话,询问他们家庭情况,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与思想状态。对于学习较差、考勤不好的学生,要适当补课、复习,不做过高、一致要求;只要略有进步就及时表扬。要采用启发式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针对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问题,教师要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课程内容,多一点实践操作,少一点理论大道理。每出现新的专业术语、英语缩略写,教师应在黑板上对照书写并做出解释。要在讲解与演示操作的过程中注意停顿,让学生有一个反应和回味的机会。鼓励汉语水平较好的学生用少数民族语言解释给同伴听。注意培养团队精神,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特别是,建议学院在不占用正常课时计划的业余时间,适当为汉语水平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补习基础汉语,使他们尽快跟上班级学习的步伐。

2. 优化教学设计

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化课程的整体设计、单元设计与微观设计,并以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重组的标准。坚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精简、合并、重组与更新,减少抽象的、偏深偏难的、纯理论叙述性内容的比重。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使项目承载尽量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培养学生具有知识选择和获取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工作需要。

(1)整体设计:全程项目化、双项目并行。为培养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学会创建数据库的表、查询、窗体、报表、宏等的基本操作,初步具有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能力,建议选用优秀的中职教育项目化教材。课程内容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整合与优化。例如,以初学数据库的学生为教学对象,采用情境模式设计2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的学习情境:“驾校管理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每个情境都是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项目开发、管理、应用过程,将知识和技能融于情境之中。其中,前者用于讲解概念、演示操作,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学会技能,后者用于综合实训,搭建巩固提高、拓展创新的平台。两者数据特性要有一定的互补性,以便蕴含更多的知识点、实现更多不同类型的操作。每一个项目由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关联的6个单元(创建表、创建查询、创建窗体、创建报表、宏、VBA)构成,最终实现完整的系统集成。

(2)单元设计:任务驱动、分层递进。为有效解决中职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有必要重构内容,以实现教学过程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分层递进。例如,把“驾校管理系统”项目中的“创建窗体”单元教学内容由浅至深划分为三个层次模块:窗体设计基础、复杂窗体设计、高级窗体设计(含宏与VBA);由大小不等的14个任务来驱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如图1所示。

在课程单元设计中,对于每一个模块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都有详细的说明。其中,对知识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级别,对技能的要求分为会操作和熟练操作两个级别。对于上述实例的第三个层次模块中的“综合操作窗体设计”任务,其中窗体上的操作按钮(查询记录、清空记录、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关闭窗体)的VBA代码,仅要求学生会查看与使用,目的是欣赏程序和培养计算思维,不作编程要求。

(3)微观设计:6个环节、讲练结合。每个工作任务按认知规律分成6个环节,在讲练结合中进行。①任务描述:介绍工作情境,对工作任务的要求进行说明。②知识准备:根据工作任务对任务实施中涉及的知识进行铺垫。③任务实施:根据工作流程对任务的具体完成过程进行操作。④任务检测:对任务实施结果进行检查和测试。⑤任务拓展:对任务实施环节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补充、提升或总结。⑥巩固练习:通过独立思考与操作,能够对工作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强化与迁移。

3. 优化重、难点布局与突破

(1)降低要求,引领入门。针对初学者入门难问题,第一单元可以从简单的数据库操作开始,通过创建“驾校管理系统”数据库,创建学员、驾照类别、考试科目等数据表,使学生学习并掌握数据库的创建、数据表的创建,认识和学会使用Access软件,初步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而暂不涉及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内容。

(2)明确重点,分散难点。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从数据库的应用入手,使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技巧,掌握利用数据库进行数据输入、浏览、编辑、统计、分析和查询等信息管理的基本技能是课程的重点;创建各种复杂查询、设计多种用途的窗体和宏的使用是课程的难点。对于如何运用Access软件开发实际数据库应用系统做一般了解;对于系统集成中的操作和控制、报表的统计和分析、VBA编程的使用等不做过高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可把理论知识分解成两个部分:一是将基本理论知识穿插于不同阶段的相关内容中进行讲解,以利于分散难点,学以致用。二是将数据库设计内容与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从具体的业务分析到表的个数确定、表结构设计,到典型数据输入,再到数据处理的查询与更新等操作,作为整体进行介绍,通过分析实例数据库加深学生对原理和设计的理解。

(3)理实一体,精讲多练。应贯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到讲练结合、精讲多练。有些内容可以先进行知识准备再做具体的操作任务。而有些内容则可以先实际操作,建立感性认识,再介绍理论知识点。例如,在进行了“使用设计视图创建学员信息窗体”实训任务后,以其中的具体实例为基础,讲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对象和类的概念,以及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的概念时,学生感觉比较直观,没有那么抽象和难以理解了。

(4)全面布局,实现迁移。例如,双项目并行的课程整体设计,一个项目用于教师演示与学生模仿,另一个用于创新与提高。又如,“创建查询”单元,设计了17个由浅入深的查询任务,涵盖了4大类型的查询,且对于较难的操作查询并不对学员做统一的要求。再如,在“宏”单元的教学中,先进行了4个嵌入宏、2个独立宏、1个数据宏的设计与操作教学之后,再介绍宏的分类、宏的组成、宏的修改与运行,以便构建宏的系统化知识和掌握不同类型的宏的操作方法。

4. 改革考核评价

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学生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和上机实训任务。考核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具体可参考以下综合评价的课程总成绩设计:

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 实践成绩(20%)+中考成绩(10%)+期末成绩(60%)。其中各项如下:①平时成绩(100%)=出勤(20%)+表现(20%)+能力(60%)。②中考成绩(100%)为期中测验成绩。③实践成绩(100%)=15个单项电子版作品成绩(60%)+ 5个综合实训成绩(40%)。④期末成绩(100%)=理论题(30%)+上机操作题(70%)。

5.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师资队伍的稳定和高素质是完成数据库基础教学的必要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措施:①重视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要有计划有投入地将教师脱产送到相关企业行业工作与学习,并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考核工作与学习效果,与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相联系。②参加国培。教育部每年都有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学习班和“企业顶岗”国培项目,教师可以学习到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实用的专业新技术,从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双师型”教师比例。③鼓励自学。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任课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充电”,紧跟学科前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④积极进行经验交流。每学期都组织校内教学观摩,说课讲课经验交流;并参加疆内及全国的教育教学研讨会和职业技能大赛,及时掌握相关教育教学的发展动态。

三、结语

数据库基础项目化课程让项目贯穿学习始终,学生边学习边做项目。项目中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习一些相应的知识点,这样很快就能完成项目中的任务,且最终能够实现完整的实际项目开发。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效防止了学习长篇大论的理论而脱离实际应用的情形。不断探索优化课程教学的策略是项目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实践证明,如果这门课程设计涵盖两个(或以上)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多单元多任务的完整案例,全面布局、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理实结合,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实现了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学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多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基础上,改革项目化课程教学能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亚凤.高职数据库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8).

[2] 傅建钢.高职“模具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深化探索[J].职教通讯,2015,(33).

[3] 程丽丽.数据库实践课程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编辑:郝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