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及对策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己经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为了深层剖析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摩擦之间的内在机制,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贸易摩擦现状,并从理论分析角度论述两者之间关系。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贸易摩擦 内在机制 措施

一、背景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从1978年约10%上升至2017年的33.6%。而另一方面中国所遭受的贸易摩擦的频率也不断上升,摩擦形式不断升级,由传统的反补贴、反倾销转向新型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以及知识产权壁垒。其中,知识产权壁垒的使用尤为突出。这也强迫中国建立起严格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立法、司法、执法、行政、专利保护等各个层面采取措施,不断改变我国在贸易纠纷中的被动地位。

二、中国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水平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处于一种比较封闭的状态,对知识产权缺乏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部门以及一些学者开始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开始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工作。1980年,我国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我国大陆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随即于1982年8月通过,并于1983年3月正式实施。

我国专门针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主要是由三个方面构成,主要是体现在三个不同层次,其中法律是最高层次,是从国家立法的高度来规范其发展。

(二)我国知识产权执法状况

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是指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的执行,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建立了专门针对知识产权的审判庭,在专利保护方面尤其严格,坚决打击查处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侵权行为,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三)我国专利保护水平

专利权是知识产权最主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占比例最大的保护客体(专利保护占知识产权保护的90%以上)。近年来,我国在商标注册、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年申请数量上多次位列世界首位,2012年,我国在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上首次超过美国,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特点和趋势:

(一)国际贸易摩擦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影响着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利益分配两极化等因素,造成了贸易摩擦,并使得其数量、范围不断扩大。

(二)国际贸易摩擦新特点和趋势

第一,国际贸易摩擦主体升级。经济全球化带动了诸多国家的对外贸易,由此也导致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全球化扩展,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均受到影响。

第二,国际贸易摩擦领域升级。对于贸易摩擦的领域方面,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由集中逐渐变成分散,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贸易产品,知识产权贸易摩擦与服务贸易摩擦不断增加。此外,随着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交往的深入,贸易摩擦从早期的个别产品贸易摩擦逐步转向多产业摩擦与结构性摩擦。

第三,国际贸易摩擦形式升级。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延伸,除了反倾销、反补贴、保护措施等的传统手段外,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地向更加隐蔽性和不易预测监控性等方向发展,因此贸易摩擦的方式逐渐深入到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国家安全标准和卫生检疫规定等领域。新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

四、贸易摩擦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发展

(一)对中国知识产权业的激励

第一,从长远的经济发展角度来说,这种知识产权摩擦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整个行业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加速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从根源上避免国家就知识产权贸易产生的冲突。

第二,推动中国知识产权申请、授权数量上升。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出来之后,及时地将科技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品牌产品在国内外进行专利注册申请,加大知识产权注册意识,以便得到有效保护。

(二)对中国知识产权体系的推动

第一,从20世纪开始的纠纷中,中国就开始不断地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如《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并参照TRJPs对本国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规则进行修改,为了更好地执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第二,针对PCT专利申请企业数量少这一现实情况,政府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企业PCT申请的宣传,增强企业对外专利申请意识,使其能够正确了解PCT申请的方式、程序和作用。

五、中国应对措施

(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

在立法方面,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形成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行政、民事和刑事等不同执法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升各相关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打破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腐败问题。

(二)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企业应结合我国国情及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应及时到国内外有关部门把自主研发的新发明、新成果、新技术等申请知识产权注册,充分利用专利文献、计算机网络、组织机构及时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防止侵犯他人专利。

(三)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以此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共同开发、共同投入、共同保护的模式,实现对知识产权的共享。

(作者单位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區>)

参考文献

[1] 瞿磊.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