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研究及其对我国院校研究的启示

摘要:二战以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受到社会质疑。为保障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质量,美国学者开展大量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的调查研究。综合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研究成果,可从就读经验调查理论研究、就读经验调查问卷及调查方法、学生科研与学习活动研究以及学生校园与社会活动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对比我国的院校研究,可从其理论构建、研究方法及调查数据运用方面得到较多启示。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就读经验; 质量保障; 院校研究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发展概况二战以来,美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本科生数量的激增导致了培养质量的下降,高等教育质量受到社会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大学开始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系统研发。在这些研发中把学生本身作为评价主体的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受到了很多大学管理层的认可。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有1979年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开展的本科生就读经历问卷调查(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CSEQ),2000年以来开始实施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以及专门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ERU)。

研究型大学是一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专门培养各个领域的领袖与精英。一个国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到国家的发展。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研究型大学群体的美国,需要一种专门评价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为提高研究型大学管理水平,保障与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受教育质量,SERU项目应运而生。1999年加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道格拉斯(John Aubrey Douglass)开始进行加州大学本科生学术活动与公民活动参与度调查。[1]这是一项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经验的调查。该调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生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把学生作为调查主体,以学生自身与大学环境中的人、事、物所发生的交互作用的认识和体验为调查内容,比较学生就读前与就读后在知识、人格上的认识、体验及建构,通过对学生在整个大学就读期间或某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分析,描述学生在学习上进步或发展的增量。[2]2002年春季的首次调查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进行,问卷收集与数据统计显示这是一次成功的调查。随后研究者们每两年在加州大学系统成员大学里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随着SERU调查的信度与效度得到肯定以及其调查数据对加州大学管理者帮助甚大,除加州大学系统的十所分校外,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俄勒冈大学、匹兹堡大学、罗格斯大学、南加州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普渡大学以及印第安纳大学等十余所美国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学校也加入到SERU项目中来。此外,近年来SERU也推动国际项目,包括中国、巴西、荷兰、英国、南非、俄罗斯六国的九所大学加入到SERU调查中来。[3]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研究

(一)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理论研究

就读经验调查是以学生为调查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其理论基础可追溯至20世纪初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论”,并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里提出了教学应以学生自我指导为主的教育思想。[4]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Rogers)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当事人为中心”的理念运用到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认为学习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个体潜能和人格充分发展的过程。[5]这一时间,一批建构主义教育学家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应该成为教育过程的中心。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通过与他人(老师、同学等)进行交互作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6]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大学教育质量下降。对大学生就读经验的调查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教育质量方式开始兴起,许多研究者投入到就读经验的理论研究中。1984年阿斯丁(Alexander W.Astin)基于对传统教育质量评价理论“内容理论”(subject- matter theory)、“资源理论”(resource theory)、“独立理论”(individualized theory)的批判提出了“学生卷入理论”(student involvement theory)。[7]1991年,阿斯丁提出“I-E-O”(Inputs-Enviroment-Outcomes)理論框架,论证了投入、环境、产出之间的关系。[8]佩斯(C.Robert Pace)于1978年编制了《大学学生就读经历问卷调查》(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CSEQ ),通过四年实证调查提出“努力质量”(effort quality)概念,认为对大学生学习成就影响最大的不是学生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学校的声誉与资源,而是学生的就读经验。这里的就读经验包括课程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社团活动等。学生投入到就读经验中的时间与精力越多,收获就越大。[9]

·比较教育·1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研究及其对我国院校研究的启示齐克林(Arthur W.Chickering)与甘姆森(Zelda F.Gamson)提出了“良好本科教育七原则”。这七条关于良好本科教育的原则是:(1)鼓励师生互动;(2)鼓励学生间合作学习;(3)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4)给予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5)充分、高效的学习;(6)学校与教师给予学生高期望与高标准;(7)尊重不同的学习方法与个体才能的差异性。齐克林与甘姆森基于七原则开放了大学生自我评估手册,完善并明确了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维度。[10]帕斯卡雷(Pascarella)认为大学生发展主要受到五个变量影响。这五个变量分别是大学组织特征、学生个人特征、大学环境、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学生努力质量。其中学生个人特征、学生与师生交往、学生努力质量对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大学组织特征与大学环境对学生成长产生间接影响。[11]丁托(V.Tinto)提出了社会和学术整合理论(Social and academic integration),认为整合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学生个体与教师或同伴群体之间相互作用,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活动共同分享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学生对学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满意程度或参与程度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术整合和社会整合程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