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德育有效性途径的分析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活跃,成才愿望强烈,但受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道德价值观出现困惑,道德行为选择错误,使高校德育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失效”现象。文章通过对高校德育工作途径的分析,探索增强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措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高校 德育 有效性

[作者简介]马军红(1973- ),女,河北清河人,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邢台 21301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44-02

一、问题的提出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我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德在青年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在公民道德教育中肩负着更加艰巨的历史重任。高校德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整体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落实德育在全民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各高校都大力开展各项德育教育工作,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随着国内外对人才培养质量、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外来文化的渗入与碰撞,我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追求发生动摇,道德价值观念出现困惑和焦虑,道德行为选择错误,使高校德育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失效”现象。高校现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德育目标的理想化、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德育方法的机械灌输、德育评价体系的滞后性、德育工作人才的缺乏等。因此,要高度重视各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消解作用,积极探索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措施,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增强高校德育有效性的途径和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这进一步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高校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针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探索研究创新符合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高校德育工作途径和措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注重德育过程的优化。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德育过程的优化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体系等方面科学合理建构。要做到德育目标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发展性;德育内容的客观性和可接受性;德育方法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确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道德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因此,高校德育目标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基本的道德品质开展教育,从基本的道德行为和基本文明做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竞争与开拓创新精神。科学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经济伦理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一些大学生感兴趣且具有时代气息的知识都应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德育手段和方法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出发,合理选用现代技术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实现德育手段、方法的彻底转变,增强德育的信服力和说服力。从课堂内的知识教育到课堂外丰富多彩的活动,从提高思想教育到以制度建设加强约束等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多管齐下,把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从虚到实,从抽象到具体,达到优化德育过程、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的目的。

2.加强德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人。德育工作能否取得好成效,关键也在于人,在于德育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在于德育工作者创新实践工作的能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德育队伍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加强德育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首先优化选人机制,把素质高且有培养潜力、道德品质好、乐于奉献、热爱德育工作的人选拔到德育队伍中来;其次制订培养方案,强化竞争意识,通过各种有效的培训,使德育工作者掌握基本的岗位技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同时还要将不能胜任者从队伍中分离出去,保证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努力改善德育队伍的地位,使其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享有同等权利,吸引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从事高校德育工作,培养专业的德育队伍,开展专业的德育工作。

3.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作用,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要实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方位教学,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客观思考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认识水平,达到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良好效果。如依托校园网、广播、橱窗和板报等宣传手段,为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利用征文、演讲、文艺晚会、辩论赛等形式,给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高校各种社团的作用,给大学生提供德育实践的舞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大学生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将道德原则内化为道德信念,体会道德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高道德品质,加强践行道德的自觉性,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4.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趋势。大学生没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是很难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的。屡屡出现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足以证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注意面对全体学生,积极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普及宣传和教育,形成课内与课外、咨询与自助等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角度地正面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加强心理适应能力的训练,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处理好适应社会、成长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思想道德评价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仅能使大学生对德育目标与任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清晰明辨是非的标准,而且对大学生有巨大的督促和激励作用。学校在教学管理中要注意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避免评价体系形同虚设。这样,教育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准确地制定相应对策,完善教学管理工作;被教育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纠正自己的言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从而使道德评价体系起到应有的道德督促作用。科学的评价制度,必须通过改进学生的评优评奖体制,改变不合理的评审办法,实行学生申报制,并辅之以公正的奖惩制度来建立。高校德育工作中,要以硬性科学评价制度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道德自觉、自律、自省,珍惜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总之,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任务。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把德育工作融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但是,道德教育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要求个人提高内在修养,又需要具有强有力的外在约束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工作纳入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网络,进行立体化教育,取得综合教育效应,增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达到教育目的,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刘瑞复,李毅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胡锦涛.进一步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4]胡炳俊.高校德育课期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N].大河报,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