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新课堂教师的角色转换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为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尽展个性能力的舞台,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以新课程新课标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课堂,让孩子在愉悦、积极参与的氛围中高效掌握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一直是我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而要进行一节高效课堂,老师只是把自己定位在教师一个角色上,课堂就会很没活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对课堂的厌倦情绪。怎么能够让孩子喜欢音乐课堂,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投入音乐课堂,笔者认为,教师要把自己从教师单一的角色中拉出来进行不同的角色转换,给学生和自己都留有适当的空间距离,以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一、策划者

带着教材进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现在新课堂则要求带着思维进课堂能与学生并肩作战。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人,教师对一堂课的策划很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设计。在这里,我把教师定位为课堂的策划者——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水平,策划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教学重点、难点等。教师对一堂课的策划设计思维能力直接影响本节课的效果,这一环节很重要,要引起我们教师的足够重视。比如,一堂节奏课的教学:单单地进行节奏学习、练习,课堂就很枯燥,而加入简单踢踏舞的学习和利用不同节奏念同一首儿歌的创作练习,课堂顿时就变得活泼生动起来,这就是教师作为一堂课的策划设计者的魅力所在,教师要用心做好一堂课的策划者,这是课堂成功的一个关键。

二、主持人

叶圣陶曾说:“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也说过:“教师在教学中永远是主导者,任何先进的教辅手段都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应起的作用。”在这里,我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主持人。因为我觉得课堂老师的“导”和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导”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尤其现在实施新课程注重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导”和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在某些方面更为相像。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学习,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与实践的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音乐,创编和表现音乐,而且通过合作形成小组间相互竞争的格局,(像电视节目中的蓝队、红队等),增强了学生的“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的兴趣。教师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像主持人一样给每个小组或方队以明确的合作任务,引导共同交流,组织讨论,共同展示,并能够及时调控和给予指导,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音乐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三、演员

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跟老师们指出:“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在这里,我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演员。在音乐的某一领域,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歌唱教学,教师给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示范,教师俨然要把自己定位为歌唱演员以更好地给学生做一榜样;舞蹈教学,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俨然要把自己定位为舞蹈演员以更好地给孩子做好示范……,只有老师投入热情、激情,以演员的姿态给孩子以示范,就能够很好地给孩子以启迪、学习。

四、嘉宾

《義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和肯定性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让我联想到了“星光大道”文艺之类节目的点评嘉宾,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的某一环节里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嘉宾,给予孩子点评。教师要像嘉宾一样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要用真诚的语言对孩子进行充分的肯定,但同时在赏识中不排斥批评。赏识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翼,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进行批评是必要的。要让孩子感到老师的点评,是对他有更高的希望,从而激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培养孩子勇于负责的品质。

总之,实施新课程的音乐课堂必须要是真实而有理性的,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面对当今诸多的挑战,我们要借助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在追求新形势、新风格的课改主流外,还要注重音乐课的性质及课标精神的落实。让我们一起乘着“课改”的翅膀,向着更高、更新、更美的方向飞翔,为新课程的改革增添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