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堆谐”文化探秘


打开文本图片集

我国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白娱性很强的圆圈舞“果谐”“果卓”“谐”“卓”等,都是藏族中十分普及和深受喜爱的舞蹈。与之相类的还有一种“堆谐”更有意思,它因源于后藏民间,变于拉萨,进而流行于藏区各地,成为我国藏区独树一帜的舞蹈艺术及文化。

传统的“堆谐”文化

“堆谐”中的“堆”是“上”或“高地”之意;“谐”,就是歌舞。藏族人民把西藏的最高处,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萨迦以及阿里一带,统称为“堆”,流行在这里已一千多年的农区白娱性圆圈舞,也就是一种民间踢踏歌舞,被人们称作“堆谐”。

民间传统“堆谐”的最大特色,是以歌伴舞,舞者边舞边歌。后来“堆区”出现了一种叫“扎年”的六弦琴,它作为伴奏乐器加入了“堆谐”舞的表演,担当起舞蹈歌曲前奏、问奏和尾声的演奏,使原来比较单纯的歌舞“堆谐”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更为音乐化的元素,而成为能随不同节奏的乐曲进行多种舞步变化的舞蹈。过去,民间跳“堆谐”时还会在脚下放一块木板,舞者多着硬底鞋或马靴踏板发声,以突出踢踏节奏的音响效果。民间艺人为上层权贵表演时,还把“头顶碗水不溢”这样的高技艺加进去。

藏民族是个喜好歌舞的民族,民间“堆谐”传统中主要是人们在劳作之余借以白娱白乐、放松身心,再就是在节日和喜庆的日子里表演,以增加欢庆的气氛。阿里地区拉孜县是民间“堆谐”最为流行的地方。据调查,现拉孜县40%以上的家庭有六弦琴,70%以上的农牧民会跳“堆谐”,这里的孩子们从小就对这种舞蹈和六弦琴无师自通。

拉孜民间艺术团的演员们说,家乡晚上天黑下来的时候,大家唯一想做的事就是聚在一起跳舞、唱歌、弹琴,为娱乐身心,锻炼身体。他们说,西藏“堆区”晚上天气特别冷,跳舞可以暖身子。逢年过节在家聚会时,拉孜藏族人也喜欢一边喝酒,一边跳“堆谐”。

日喀则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间舞蹈以热烈欢快的“谐”最为常见。“谐”是一种节奏明快的集体踢踏舞,包括“堆谐”“洛谐”“果谐”“甲谐”等,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日喀则人热情奔放、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其中,以拉孜县的“堆谐”《飞弦踏春》最为有名。

“堆谐”舞的历史演变

“堆谐”的历史十分久远,建于10世纪的西藏阿里古格王朝宫堡集会议事大厅的壁画中,就有身着长裙、体前交叉连手、右脚在前左脚略后,面向左转的10名少女的“堆谐”舞姿画面。其情状与当今仍盛行于当地被称为“旋”的“堆谐”舞蹈姿势极为相似。可见这种舞蹈在当地藏族人中至少已存在了千年。

13世纪中叶,萨迦王朝兴起时,“堆谐”只是由歌曲伴舞,舞者边歌边舞,后来“堆区”出现了一种叫“扎年”的六弦琴,它作为伴奏乐器加入“堆谐”舞表演,为“堆谐”增加了更为音乐化的元素,使其渐渐摆脱了原有受唱词句、段作舞的限制,而成为能随不同节奏的乐曲进行多种舞步变化的舞蹈。最初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农村圈舞渐始演变,尤其出现前奏、间奏和尾声三个纯音乐小段落后,原先歌伴舞的形式摆脱了单纯歌词段、句的限制,在纯音乐中更多了变化的节奏和丰富性。

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加强“政教合一”的统治,规定每年六月至七月初在拉萨举行一年一度的“雪顿节”(酸奶宴节之意,后来发展成“藏戏节”),让各地藏剧团云集拉萨献演。在第一届“雪顿节”上,后藏“堆区”穷巴藏戏团的演出剧目中,穿插表演了由六弦琴作伴奏的活泼热情的“堆谐”男子舞,其欢快、热烈和丰富多变的舞蹈形式,立即引起人们的好奇和称赞。于是,这种原先只在“堆区”流行的舞蹈也随之在拉萨地区流行传播开来,并在舞蹈步伐和音乐上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发展。在原有的基本舞步上,强调了后半拍起步,三步一变成基本步伐,并创造了用脚踏出节奏响声的新步法,对舞蹈结构和套路进行了重新的规范,把“堆谐”舞曲规范成了由“降谐”(慢歌)、“谐个”(歌头)、“觉谐”(快板歌舞)、“谐休”(尾声)组成的较完整的结构形式,再配上扬琴、笛子、六弦琴和胡琴等乐器组成的乐队伴奏,白此原来传统的“堆谐”逐步从白娱性过渡到有更强的表演性。具有代表性的藏族男子“踢踏舞”就来自“堆谐”。“堆谐”传入拉萨后,因为最早流行于拉萨街头、旷地和“林卡”(园林)里,所以有人又把它叫作“拉萨踢踏舞”。

后来,为了丰富“踢踏舞”的音响和技巧性,表演者的脚腕或小腿上又缀上了串铃,使响铃和踏脚声同起同落,能否掌握铃声在踏脚过程中起、落的高难技巧,也成为衡量“踢踏舞”水平的一项标准。

独特的拉萨“踢踏舞”

起源于“堆谐”的拉萨“踢踏舞”,以更为规范、丰富、热烈和艺术化的风格,成为千百年来每年藏历七月初在拉萨举行的一年一度“雪顿节”活动中的重头戏,它的欢快节奏、踏步风格和音响变化深受拉萨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和推崇。

从艺术特点上来讲,拉萨“踢踏舞”比之“堆谐”舞,更趋向表演性和艺术性。

在音乐上,除了传统“堆谐”伴奏乐器六弦琴之外,配上了笛子、扬琴、二胡、串铃等乐器进行伴奏,显得更加艺术化和悦耳动听。在旋律上也有较大变动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在原民间舞的“谐个”部分前面增添了“降谐”唱段。“降谐”的前部分又增添了伴奏引子。

“降谐”的歌曲部分,以唱为主,可伴舞步,也可不跳。如果要跳,上身自然甩手,脚下只作“二拍三踏步”原地走动的姿态动作。在原民间舞的“觉谐”前面也规范发展了一段伴奏引子,舞蹈上叫它“谐个”。“谐个”伴奏音乐程式后,任何一曲“堆谐”的歌头步都通用。在原民间舞“觉谐”后面,也加了一段伴奏音乐,舞蹈上叫它“谐休”。另外,在“觉谐”歌舞部分进行过程中还出现了过门音调,这些纯音乐伴奏为发挥“堆谐”自身的舞蹈性和动作性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天地,使得“堆谐”既有舒展的唱段,又载歌载舞,还有发挥纯舞蹈动作表演的段落。把当代“堆谐”从白娱性推向了较强的表演性。

由于城市“堆谐”的音乐比农村“堆谐”的音乐曲调丰富、表现力强,因而在舞蹈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工和变化。这种加工主要是强调和突出了原民间舞2/4节奏的后半拍起步,以“三步一空”为基步,适应音乐情绪,增添和规范了多种踏点节奏。“堆谐”将有关步法交叉组合,跳踏转跃,脚下发出交织音响,以抒发热情欢快的生活情趣,它因此成为藏族舞蹈中最典型的“舞靴”舞。由于以“舞靴”见长,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抒发情绪,因而上身姿态变化不多。常见的手部动作大体有:射箭式,主要在男性舞蹈时用;十字手,用于女性舞蹈;前后甩,多见于“两拍三步点”的跳法中。

“拉孜堆谐”跳出了藏区

“堆谐”从自娱性的民间圈舞“果谐”演变过来,曲调优美,旋律悠扬。西藏日喀则、拉孜、萨迦、定日和昂仁等地的“堆谐”风格和韵味比较接近,在拉孜县尤为流行,因此这一地区的“堆谐”被称为“拉孜堆谐”。“拉孜堆谐”在当地流传广泛,群众基础深厚,拉孜县也因此享有“堆谐”故乡的美誉。

2005年11月,拉孜县成立了“堆谐”农民艺术团,招收“堆谐”农民演员31名,由“拉孜堆谐”传承人皮吉拉巴创编了一个叫《飞旋踏春》的“堆谐”舞节目,在“2006年西藏自治区春节、藏历年晚会”上闪亮献演,一举走红。之后,这些土生土长的拉孜农民又把“堆谐”歌舞跳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6年,拉孜县农民艺术团演员由最初的31人扩增至90人,并代表自治区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堆谐”艺术在北京大受好评。之后,拉孜县的“堆谐”艺术《飞旋踏春》,又在中央电视台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献演,引起轰动,并获得舞蹈类节目二等奖。同年9月,节目参加了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演出,也大受欢迎。

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从2006年起就采取措施开始重点保护“拉孜堆谐”,2008年“拉孜堆谐”与藏族民间舞蹈“锅庄”一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