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三思想政治复习有效性的策略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2年的高考日益临近,应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笔者拟以“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课的复习为例,谈谈提高思想政治复习有效性的几个要素。

一、 教学案例

以下是某位名师的一堂“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浙江省2011年高考说明考试条目“①按劳分配为主体②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④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矛盾突出,党和政府出台相应方针和措施的社会热点,确定本课具体复习目标如下:①能够结合具体事例,对各种分配方式作出准确的判断;②正确把握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能够结合有关现实材料,分析和提出实现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和措施;③能够结合国家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材料,分析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以漫画《分配》(如图1)为主线引导本课基础知识的复习,穿插高考经典试题的分析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重点知识,最后,通过让学生模仿出题的形式,达到总结梳理并进一步理解运用本课知识的目的。在时间的分配上,基础知识的复习占三分之一,理解巩固练习占三分之二。

【教学过程】

1. 介绍本课时复习目标

用多媒体展示复习目标。

2. 观察漫画《分配》,回答问题

运用多媒体打出漫画《分配》,并逐个展示问题。

(1) 漫画反映了哪两种具体分配形式?

(2) 因劳动而获得报酬有哪几种分配方式?怎么区分这几种形式?

(3) 资本回报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还有哪几种分配形式属于这一种分配方式?

(4) 对个人收入的分配(分什么、分多少、怎么分)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3. 讨论与练习

(1) 小范去年上半年自办豆腐坊,取得了较好效益;下半年又扩大投资,雇用工人成立豆制品厂,扩大了生产规模。他去年一年的收入包括 ( B )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④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2) (2010年安徽高考题)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D )

A. 44000元 26000元

B. 36000元 19000元

C. 49000元 21000元

D. 44000元 11000元

4. 继续分析漫画《分配》

(1) 有人认为漫画反映的这种分配结果在我国是合理的。请你运用有关“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辅助提问:你认为这种分配结果合理吗?为什么这种分配结果是不合理的?认为这种分配结果在我国合理的观点有没有合理的一面?对待高考中的评析类试题,我们一般应采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

(2) 从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哪些重要意义?(补充提问: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思考,收入差距过大会怎样影响消费水平?又会怎样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3) 对漫画所反映的这种分配不公现象,企业应该怎么办?国家和政府应该怎么办?

5. 巩固与练习

(1) 判断说明下列观点:①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②按劳分配体现公平,有利于缩小差距;③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不利于社会公平;④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要求学生分4组分头准备其中一道题目,然后每组抽一位学生回答。学生基本能用所复习知识来说明理由。如用对立和统一的哲理来分析“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的观点等。)

(2) (2010年四川高考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到2009年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试题。一是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引导学生在读懂图像信息的基础上,用文字把其中的内容描述出来——描述曲线的变化趋势(注意起止和关节点,特殊年份包含的经济意义)、比较不同曲线的异同点;至于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舍去那些繁杂的数据、具体的事物,归纳提炼出中心大意、经济变化的共同趋势和不同经济主体的异同点等。二是“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设问所蕴涵的四要素:知识指向——与收入分配公平有关的财政税收方面的知识(注意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材料指向——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行为主体——政府;试题类型——怎么做、措施是什么。

然后,引导学生组织回答“本题答案要抓住的关键是什么”,通过对应材料中出现的问题与政府采取财政税收措施,让学生试写答案要点。

6. 目标回顾

回顾教学目标。

7. 思考与命题

组织学生根据漫画《施舍》(如图3)内容,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进行自主试题设计。试题设计要求:(1) 题型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非选择题;(2) 内容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进行设计;(3) 要求每人设计2道试题,并附有答案。

二、 提高思想政治复习有效性的策略

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较为理想,从中笔者概括出如下几条提高政治思想复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 复习目标要准确、具体

众所周知,高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高效复习,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十分重要。本课例在确定复习目标时,就根据课程标准和浙江高考说明规定的考试条目、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的命题情况(是否为高频考点或基本不考的考点、主要考试题型等)、近一年来的社会生活热点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4个因素,明确了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深广度、能力要求、复习重点和复习难点等复习目标和具体要求,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有了复习目标,整堂复习课就有了强有力的向导,为最终向高效达成复习目标提供了必要基础。从本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确定“③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④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本节课的重点后,就奠定了这节课的必备基础,使知识回顾、基本训练、模拟命题等复习过程得以有效的进行。

(二) 节省课堂教学投入

一例到底,是节省教学投入的方法之一。本课例采用了漫画《分配》作为情景材料并贯穿始终,既一气呵成,又节省了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时间,还间接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推理、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要想用好一例到底的方法,首先,我们要精心挑选情景材料。所选材料要有利于多角度扩散,有利于分层次挖掘,有利于延伸、续加和发展。其次,要根据复习内容和目标要求,把复习教学问题设计成系列问题,或是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连环式,或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归纳式,或是围绕中心问题而向外辐射的发散式,或是包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全面式……当然,也可以是本课例根据复习内容采用的综合式。课例中的第一组问题就采用了总、分、挖、拓、结的综合式:(1)漫画反映了哪两种具体分配形式?(总体)(2)因劳动而获得报酬有哪几种分配方式?(分别)怎么区分这几种形式?(深挖)(3)资本回报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分别)还有哪几种分配形式属于这一种分配方式?(拓展)(4)对个人收入的分配(分什么、分多少、怎么分)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归结)

(三) 问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优秀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参与的完美统一。高考复习课不同于上新课,如果设计的问题过于直白、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在书本中找到答案,是无法激发学生思考的。但问题难度过大,无法使学生较快联想书本知识,则也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要激发学生认真重读、回忆、梳理已学知识,最佳的办法是通过简单应用型设问,用简洁明了的情景材料引出问题,以促使学生把材料与知识结合起来,思考后自己找到答案。

例如,课例中第二组设问之一“有人认为漫画反映的这种分配结果在我国是合理的。请你运用有关‘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就问得直截了当,效果明显。如果把这一问题设计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有什么重要意义?”就抽象空洞,远离了学生的兴趣,效果完全不同。

当然,直截了当并不等于“毫无遮盖”,仍需要我们通过知识重组、知识迁移、角色转换等方法加工处理,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如课例第二组设问中的“对漫画所反映的这种分配不公现象,企业应该怎么办?国家和政府应该怎么办”,就避开了类似“解决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制度保证和两大举措是什么”这样直问的弊端,增添了问题的思维深度。

(四) 有机插入相关知识

一些考点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联系,如果我们利用这种联系进行复习,通常既能省时又可高效巩固,使知识形成块,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课例抓住“收入差距”,切入“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抓住“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切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机插入其他相关知识的复习,关键在于有机链接而不是生硬强加,同时要考虑时间的许可、容量的适切,使复习围绕相关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有效展开。

(五) 解读高考经典试题

充分利用各地高考模拟题、高考经典试题进行训练,可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复习的积极性,从而巩固基本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提升复习的有效性。为此,要根据具体的复习内容精选试题,从中研究考点指向、命题思路和答案要点;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般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学会规范答题、组织答案。如课例在对2010年四川高考题的分析中,引导学生“分析设问,然后根据设问分析材料,分析试题所要求运用的课本知识”“分析设问所蕴涵的四要素:知识指向、材料指向、行为主体、试题类型”等,复习效果明显。

(六) 组织学生编写试题

在高考复习阶段组织学生编写试题,同桌交换解答试题或选出典型的试题(优秀或错误的)供全班学生探讨,既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提高主动参与复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通过相关情景材料、领悟试题构成要素,理解编写意图,规范答题要点,提高应试能力,不失为一种提高复习有效性的好方法。

课例采用漫画为命题的背景材料,学生通过模仿、借鉴,亲手设计试题,较快地完成了命题任务。对此,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应注意:一是所提供的材料(尤其是开始阶段)要简单明了、层次清晰、简短精要,避免内容复杂和文字过多;二是命题要求应明确具体,让学生的命题有可操作性,如规定试题形式的选择范围、规定设问的明确知识指向、提示试题的设问类型、规定写出试题的答案要点,等等;三是对学生的命题成果一定要给予分析评价,让学生在评析中感悟提高。

总之,复习课教学是否有效,牵涉到方方面面,我们要根据教学复习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灵活调整,从而真正实现提高思想政治复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