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管理探讨

摘 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科知识的集散地,将现有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并进一步转变为学科知识服务,最终为高校建设“双一流”提供學科服务支撑。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针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从学科知识管理、学科知识服务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摸索适用于“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建设;学科服务;世界一流

1 政策研究

1.1 总体方案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相关内容,指出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出现的普遍问题,并明确了我国未来在高等教育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要求全国在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优秀政治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拥护“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时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发展之根本,以此支撑我国的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在建设“双一流”时必须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建立一批有真正影响力的“双一流”高校和前沿学科[1]。

1.2 实施办法

2017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了全国各级教育科研部门及相关单位在落实国家总体战略规划的具体方向。文件指出,卓越的科研创新能力、丰硕的产学研合作成果、良好的文化氛围,优秀的师资队伍,开放的国际交流合作这几个方面是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均衡且出色地发挥出各个方面的实力,才有可能建设成真正的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同时,与之前的“985”“211”有明显区别的是,“双一流”名单将是动态调整的、不断竞争的且数量有限的,这对于促进全国教育及科研领域将产生良性的竞争[2]。

1.3 建设名单

2017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该文件指出,国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42所,其中A类36所,而B类有6所,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95所(注:现已增至98所)[3]。

2 “双一流”建设历程

“双一流”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是百年树人、千年大计的国家大事,需要对此高瞻远瞩,进行长远谋略。“双一流”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次重要里程碑式的改革创新。在此之前,中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上也经历过不少重要时刻。

回顾改革开放之后的1985年,建立教师节的相关议案获得通过,正式确定了每年的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以此表达对教育行业的重视以及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也正因如此,1985年的9月10日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教师节。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995年,国家提出建设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的构想,并于1995年11月,由国家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这就是我们熟知的“211工程”的来历,也因此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就是我们熟知的“985工程”。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4]。从确立第一个教师节开始,尊师重教、尊重人才成了我国的社会风尚,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到启动“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这一系列计划经过了30多年的历程。

2.1 “211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211工程”是我国面向21世纪,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重点建设数量大约在100所的有影响力的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学校的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包括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以及工程监理制的方式,以此规范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廉洁性和经济性;涉及“211工程”的学校需要成立项目法人组织以及落实项目的法人代表,有关省(区)主管部门成立“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中央、省(区)和学校的三级管理体制。2016年6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语委共同印发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文件,并宣布了《“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5]。

2.2 “985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985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北大建校百周年之时代表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进行的宣告,接着在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985工程”建设的号角正式吹响。

2004年,根据《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相关部门针对“985工程”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旨在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高水平高校及学科快速发展。

2010年,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规划,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了“985工程”的建设。

2011年12月30日,袁贵仁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二十四次会议期间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目前的规模已经趋于稳定,不宜新增更多的高校。同时,由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名单入选之后没有有效的竞争机制,导致高校及相关学科的发展难以进一步迈向新的高度。

2016年6月,《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在教育部官网公示,宣布《“985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正式失效[5]。

2.3 “双一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一概念的简称,是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重要发展战略。首批“双一流”的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有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有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3]。“双一流”是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的重要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以及“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了“双一流”。

3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管理探讨

我国在确立“教师节”、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一大批重点高校和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计划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当然,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后期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发展瓶颈,例如缺乏竞争机制、身份固化、资源分配不平等状况[1]。

3.1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

一直以来,读者用户对仅仅将图书馆认为只是一个不断聚集和分类存储包括纸本和数字化的信息资源的机器,并没有充分了解到图书馆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巨大潜力。在各行各业在进行数字化改造,并引入最新的信息技术作为突破业务发展瓶颈的手段之时,图书馆所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如果无法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那极有可能遭受巨大打击。当前,读者用户早已摆脱了从传统资源上获取信息的局限,更为广泛而富有吸引力的网络媒介成为他们越来越不可或缺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的信息获取方式不断削弱传统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地位[7]。习惯于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已经熟知各种搜索引擎和学术资源平台的信息检索技术,自助式使用已成为读者用户主流的信息获取方式,極大地降低了现场指导用户操作的人员存在的必要性[8]。图书馆与馆员存在的必要性由此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由于经济的衰退以及汇率的波动,英国有很多高校图书馆采取了降低员工开支的无奈手段[9]。在威尔士班戈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尽管为教学、科研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但也难逃部分岗位遭到质疑并取消的情况。在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眼里,学科馆员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其存在的价值难以评估,且所有能够用网络技术代替的岗位,其存在的意义并不大[10]。

3.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管理路径与方法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指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也解决了怎么选拔和支持的问题;《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回答了哪些是“双一流”高校和哪些是“双一流”学科这个基本问题。“双一流”建设要加强总体规划,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要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支撑地方或国家长远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下面我们从一核、两翼、三板块、八大管理支撑,探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路径与方法。

3.2.1 一核

一核,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内核。在中西方文化大冲撞与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这颗中国心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2.2 两翼

两翼,指以“学科知识管理与学科知识服务”为双翼。打造《学科知识管理平台》和《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一翼服务于高校图书馆(根据本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实施学科知识管理体系的创新),一翼服务于高校(根据自身“双一流”定位实施学科知识服务价值的传承),助力高校成为某一学科或者某些学科领域引领当地、全国乃至全球学科的旗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3.2.3 三板块

三板块,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决策参考”三大板块。“双一流”学科建设不仅需要加强总体规划,更需要“双一流”学科服务。不深入进行“双一流”学科服务的实践,只能当“双一流”建设的观众。“双一流”学科服务,要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深入国家级重大攻关课题的服务领域;要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定位,构建合理组织架构,提供特色的个性化学科服务;要努力形成支撑地方或国家长远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本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落到实际,就是要整合本校已有的学科知识资源,按照本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管理好学科知识,开展好学科服务,支撑好本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决策参考”。

(1)教育教学。加强高校校史建设,打造高校“双一流”校史文化传承库,注重高校的历史人文沉淀;以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双一流”精品课程学习库,优化高校课程建设;加强高校测评题库的建设,打造“双一流”学科题库测试库,坚持积极推进学科体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的知识服务,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产出丰硕成果;加强高校成人、成才建设,打造《“双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库》,以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只有将“双一流”的建设与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活动深度融合,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个性化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才能将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政策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