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PMI商务报告


   2005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完成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PMI指数为51.7%,说明我国制造业经济仍处在增长的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自2005年3月起,PMI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由57.9%降至51.7%。可能预示着经济增长开始由上升状态转入高位稳定,并有小幅下降的可能。
  进一步观察,构成PMI的主要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新订单、生产、出口订单、库存、采购、购进价格、供应商配送时间等重要指标均处于今年的最低点。虽然目前PMI仍在50%以上,但已接近50%的临界点,可能预示了未来制造业增长的回落趋势。
  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评论说:“从PMI和其各项构成指标看,预示着在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大体平衡,价格涨幅开始走低的环境下,企业的生产投资预期开始发生转变。当然,由于未来投资、消费、出口仍然有较大增长潜力,因此企业预期的变化不意味经济将较快滑落,而是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或小幅波动,呈现出较高增长和较低物价的格局。企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但相互之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只有充分准备,才可能抓住持续扩大的市场机遇。”
   在20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PMI均低于50%。它们是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与仪器仪表制造业、烟草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企业PMI为47%,显示受影响较大,经济产生下滑的迹象。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PMI指数分别为51.6%、52.7%和52.9%,西部地区指数最高,说明国家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有所显现。而东部经济增长明显慢于中、西部,东部经济呈现回落的迹象值得特别关注。
  
  生产指数
  6月份生产指数为55.7%,显示生产仍然强劲增长。但该指数比上月下降了1.3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第二个低点。报告生产比上月增长的企业达到三分之一,但下降的企业比例也超过了20%。其中,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专用设备与仪器仪表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五个行业下降最大,生产指数均低于50%的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
   新订单指数自3月份达到最高点63.5%之后,近两个月呈现较大幅度下滑,从四月61.3%、5月55.6%再次滑落到53.4%,为今年最低点。6月份报告新订单减少的企业比例超过20%。部分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专用设备与仪器仪表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烟草制品行业新订单指数已降到50%以下。
  
  新出口订单指数
  自3月份以来,来自海外的出口订单增长均超过了国内订单的增长,显示了出口增长是经济扩张的主要驱动力。6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为56.1%,同样高于国内订单指数2.7个百分点,也是6月份各项指数中最高的一个。与其他指数类似,在3月份出口订单指数达到最高值63.9%之后呈现了连续下滑态势,降为今年最低点,显示未来趋势不容乐观。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医药行业该指数最低,已大大低于50%,显示国际市场需求趋缓,值得高度注意。
  
  积压订单指数
  6月份积压订单调整后的指数为48.4%,虽比上月略有上升,但仍低于50%的临界点。报告积压订单减少的企业比例达到20%,超过上升的企业3个百分点。积压订单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新订单的增长趋缓和部分产能的上升。
  
  产成品库存指数
   制造业产成品库存进一步下降,今年以来连续第6个月呈现下降趋势。但6月份的指数为48.1%,是今年以来的最高点。接近四分之一的企业报告产成品库存减少。减少的原因与产品价格下降有关,企业必须设法降低库存以保持较好的收益。
  
  采购量指数
  6月份采购量指数为53.2%,比上月减少0.9个百分点,达到今年以来最低点。采购活动增幅减小主要是反映了企业对原材料价格继续下降和夏季供电高峰将引起生产减少的预期。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专用设备与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采购活动下降较多,该指数均低于50%。
  
  进口指数
  6月份进口指数为49.8%,已经跌到50%的临界点下方,为今年第二个低点。进口上升的企业与进口下降的企业比例相同,均为19.2%。非金属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工、医药、纺织、烟草等12个行业的进口指数均滑落到50%以下。
  
  购进价格指数
   6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在50%的临界点下方,这是今年以来首次滑落到50%以下。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购进价格走势波动很大,前三个月持续大幅走高,四月份是一个转折点,价格开始大幅回落。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首当其冲,接近68%的企业反映价格下降,市场出现过度敏感和波动,用户观望待降气氛浓厚。一些相关行业如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与仪器仪表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价格也随之下降,导致整体价格下滑。
  
  原材料库存指数
  6月份原材料库存指数已连续5个月下滑,6月份指数为44.2%,成为今年以来的最低点。新订单和生产增幅的下降引起了原材料库存的减少,同时对原材料价格继续下降的预期导致采购活动和库存进一步减少。除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饮料制造业以外,其余行业原材料库存指数均在50%以下。
  
  从业人员指数
  今年以来从业人员指数总体变化不大,超过80%的厂商选择从业人数不变。 1-4月呈小幅上升走势,在3月和4月份达到最高值之后,5月和6月份有所回落。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由于考虑到社会责任和政治因素,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从业人数指标不是非常敏感,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已连续6个月在50%以下,显示配送延迟,运力紧张是导致该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企业反映运输是比较大的问题:铁路运力紧张、公路运价上升、海运不易控制,运输成本占采购总成本的比例正在提高。总体来看,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基本平稳,变化幅度最小,1-6月各月均有超过80%以上的企业反映持平或没有变化。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说明
  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合作编制。双方共同负责调查问卷的编制、调查方案和指标体系的制定、前期调研和试点工作的完成;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负责企业调查的具体实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负责数据分析、商务报告的撰写以及对外合作与发布等事宜。香港利丰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
   中国制造业PMI商务调查是在对700多个公司的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基础之上形成,每个月的调查通过对采购和供应问题的回答汇编而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数据来源不作解释,也不公布任何单个公司的数据。使用者在需要参考这些数据作出决策时,应基于个人或公司的需要,并应比较相关的其他数据来源。
   PMI调查是根据标准工业分类,将所有制造业合并为20个工业行业,按照每个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来确定调查的样本数。再根据地域的代表性选出被调查企业。目前,我们选定的企业共有727家。
  调查结果反映了当月相对于上月的变化。该报告度量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扩散指标(新订单、积压定单、新出口订单、采购量、进口、生产、供应商配送、存货、产成品库存、就业和价格)。报告显示出对每一个指标回答的百分数、正面的(增加、好)与负面的(低,坏)趋势之间的净差和各项扩散指数,其中,供应商配送扩散指数是逆指数。指数的计算是将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扩散指数具有先行指数的特性,可以很方便地显示变化的趋势及变化的范围。指数在50%以上,反映某一方面经济活动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其经济活动衰退。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而成。这5个指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而定,各指数的权重分别是:新订单30%,生产25%,就业20%,供应商配送15%,存货10%。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目前全球已有22个国家制定了采购经理指数,其体系与方法论是全球统一的,可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