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CD62p)、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LDVT的32例患者为治疗组,选择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CD62p、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LDVT患者治疗前后两侧下肢周径差。 结果 治疗前LDVT组患者血清的CD62p[(25.80±4.26)%]、D二聚体[(2495±95)μg/L]和超敏C反应蛋白[(5.79±0.75)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3 d后,三者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其中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在治疗7 d后较治疗3 d后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两侧下肢周径差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减小。 结论 CD62p、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是在LDVT及降解过程的不同特异性指标,随着LDVT的发展而变化,可以作为LDVT的早期诊断依据。

[关键词] 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 R65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b)-0034-03

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8.7%[1],其临床预后不良,极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据报道,80%~90%PTE患者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急性肺血栓栓塞是人类死亡原因第3位[2],故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而临床对LDVT的治疗主要是抗凝、溶栓及去聚等药物,其临床效果多有限。因此,LDVT的早期诊断成为了治疗的关键。LDVT的传统研究已经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活化触发了血栓的形成[3],而D二聚体升高是血栓形成后继发纤溶的结果[4]。近来的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可促进LDVT的发生[5],本研究目的为探讨血小板活化、纤溶系统及炎性反应在LDVT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相互联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LDVT的32例患者为治疗组,所有患者均符合199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入院前未行抗凝治疗。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②近期3个月内有急性炎症性及出血、血栓疾病者;③LDVT发病时间>7 d;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其中中央型5例,周围型9例,混合型18例;左下肢17例,右下肢11例,双下肢4例。另选择同期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患肢高于心脏平面),下床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周围静脉滴入尿激酶,一般首次剂量50万U,后25万U/d,连用5~7 d,总量150~200 万U。低分子量肝素4000 U皮下注射q12h,应用3 d后同时口服华法林,待华法林起效后停用低分子量肝素。抗血小板凝聚药物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

1.3 标本采集及检测

32例LDVT患者在入院后,治疗3 d及7 d后进行空腹静脉采血3~5 mL,迅速离心取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使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使用Omlipo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盒由深圳国赛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CD62p)由FC500-MPL 型流式细胞仪(Beckman Coulter公司)进行检测,试剂为Monoclonal Antibody CD62p-FITC单克隆抗体及鼠抗人同型对照IgG1-FITC(Beckman Coulter公司)。D二聚体通过Sysmex CA 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采用比浊法检测。

1.4 下肢周径的测量

对LDVT患者,在进行标本采集的同时于膝上15 cm和膝下10 cm处进行周径测量,测量时保持软尺与下肢纵轴垂直,计算健侧及患侧周径差,正常值为<2 cm[6]。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情况

治疗前LDVT组患者血清的CD62p、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3 d后,三者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7 d后较治疗3 d后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LDVT组患者治疗前后两侧下肢周径差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3、7 d后患者两侧下肢周径差均小于治疗前,治疗7 d后患者两侧下肢周径差小于治疗3 d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两侧下肢周径差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减小。见表3。

3 讨论

LDVT如果不得到及时处理,可继发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出现长期慢性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更危险的是栓子脱落发生致命性肺栓塞,危及生命。约50%的LDVT是不出现临床症状的,难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诊断LDVT[7]。而下肢静脉造影为有创检查,且患者在搬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肺栓塞,难以作为LDVT的诊断首选。本研究追踪了血栓形成与降解过程中的不同因子指标,测定了治疗后不同时间点CD62p、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以提供一种血液学的综合方法来尽早诊断LDVT。

血小板通过血小板活化在LDVT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正常状态下,血小板及CD62p都处于静止状态,而当机体出现病理状态时,对其产生了刺激,血小板发生活化反应,血小板质膜CD62p分子增加[8]。血小板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为CD62p,故其是血小板活化反应的特征性标志物[9]。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健康人与LDVT患者的CD62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说明LDVT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反应。在治疗7 d后,CD62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随着治疗的进行,血小板活化状态已有了初步控制,但仍是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CD62p的变化趋势与LDVT组患者治疗前后两侧下肢周径差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了随着CD62p的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改善,两者之间可能相关。

D二聚体是血栓形成后继发纤溶的结果,反映的是血液高凝和纤溶亢进[10-11]。目前临床上已广泛的将D二聚体的监测作为排除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11-12],有学者报道,D二聚体对老年患者骨科大手术后的LDVT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13]。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健康人与LDVT患者的D二聚体具有显著差异,说明LDVT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治疗3 d,D二聚体明显升高,说明纤溶活性增加,逐步达到顶峰,而在治疗7 d后,又逐步回落至治疗前的水平,但仍与正常人具有显著差异,说明血液的高凝状态仍未消除,仍易形成血栓。

有学者报道,血液高凝状态与炎症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炎症可促进血液高凝,而血栓形成又可加重炎症[10]。C反应蛋白是一种细胞膜糖蛋白,是炎症刺激的急性反应产物。超敏C反应蛋白化学结构与C反应蛋白完全一致,但敏感度极高,可以及时反映机体的炎性反应[5,12]。研究证明超敏C反应蛋白上升得越高血管内壁损伤越严重,发生血栓可能性愈大,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预测血管内壁损伤程度的一个指标,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随着治疗的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到治疗7 d后已基本与正常人一致。这说明LDVT组患者治疗7 d后虽然CD62p和D二聚体均高于正常人,但血管内壁损伤已得到控制,这与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CD62p、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降解过程的不同特异性指标,随着LDVT的发展而变化,可以作为LDVT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监测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许敏.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中医正骨,2013,25(6):72-73.

[2] 吴华,龙峥嵘,彭咏麟,等.肺栓塞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51-152.

[3] 王叶武.CD62P在人血白细胞、血小板上调表达促进DVT形成的临床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2.

[4] 李伟,马朋朋.P-选择素和D-二聚体测定对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的意义[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3):112-116.

[5] 丘世飏,易斌,宰红艳,等.超敏CRP检测与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4):1234-1235.

[6] 余方友,刘斌.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J].安徽医药,2012,16(8):1124-1125.

[7] 何成.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升高在肺栓塞复发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2.

[8] 杨小军,王伏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CD62P、CD63与PAF的变化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2):247-248.

[9] 朱礼炜,李晓强,贾伟,等.兔后腔静脉血栓形成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变化[J].解剖与临床解剖与临床,2005,10(4):275-277.

[10] 高峥嵘.骨科创伤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4):35-37,47.

[11] 刘冰.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高D-二聚体患者应用抗凝剂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9-10.

[12] 欧永强.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对深静脉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290-2291.

[13] 刘安,陈廖斌,王欣,等.膝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2):145-149.

(收稿日期:2014-03-13 本文编辑:苏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