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学教学模式下病理学教学的改革及探索

[摘要]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衔接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其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知识零散抽象,是医学教育的难点及重点。本教研室依据新医学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病理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病理学;新医学模式;病例分析;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2(a)-0167-03

Exploration and reformation of pathology teaching in new medical teaching mode

LI Jia PANG Yu-yan MO We-ijia FENG Zhen-bo

Department of Pathology,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 Pathology is a basic medical subject of studying the occurrence,development of disease and it is the bridge between clinical medicine and basic medicine,and is the difficulty and key point of medical education with more teaching content,wide range,scattered abstract knowledge.The department has taken some reforming in teaching target,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new medical teaching mode.The explorations get good effec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athology.

[Key words] Pathology;New medical teaching mode;Case analysis;Teaching quality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结合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高等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有牢固的医学基础,具有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1-2]。为适应新世纪高等医学医疗卫生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内各大医学院校逐渐开展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CBL(case-based learning)”等新的医学教学模式[3-5]。在这样的改革大潮下,病理学的理论和见习教学也随之作了比较大的改进,然而病理学概念抽象,内容繁多,诊断标准及诊断技术更新快,与临床知识连接紧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及掌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在病理教学期间,教授病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病理临床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病理教学的重点及难题[6]。

1 目前病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还是以“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即教师课堂教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该教学模式虽然具有准确、全面及连续的特点,但是还存在缺陷:①“灌输式”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课还是见习课均以课堂教授为中心,重视理论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助长了同学的依赖性。这是普遍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低年级的基础教育中尤为明显。②现有的医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医学课程安排基本还是采取2年基础课程、2年临床课程以及1年临床实习的分开教学模式,低年级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时无法理解临床知识,当临床学习时又已把基础知识遗忘殆尽,导致知识学习得不到相互贯穿、融会贯通。③教材单一,知识滞后:我国病理教材内容更新迟缓,与国外相应阶段医学教育相比,所讲授的知识普遍滞后5~10年,与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疾病相关内容脱节严重。④教学手段单一:学生仅能通过课堂教授及教材获取知识,缺乏多种教学方法及渠道学习相关知识。⑤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授课教师教学手段创新少,因此,针对以上病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教研室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现将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1.1 依据新医学教学模式确立教学目标

新医学教学模式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牢固的医学基础、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医学生作为改革的核心。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病理学作为一门形态学学科,不仅以解剖、组胚等形态学学科为基础,还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在临床中不仅为疾病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依据,还可指导临床治疗,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病理学教学应致力于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全方位贯通病理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促使学生学会利用基础医学知识分析临床问题的方法。全面提升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及培养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能力[7]。

1.2 增加课程内容,突出临床实践,加强病理临床联系

传统的病理学课程学习安排在大二基础医学知识学习阶段,教学模式包括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等两部分。病理学学习尤其是个论学习,病理临床联系为学习重点,传统课程体系割裂了病理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学习及理解相关知识,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教研室首先在课时安排上,与传统的教学体系相比,新的教学模式对课程学时数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尤其是削减理论课及实验课中基础知识教学的学时,增加临床病例讨论的时间,每学期实验课安排4次课(共12课时)进行综合病例分析[8]。其次,适当开展临床见习,包括实验课的临床病例见习及假期临床病理见习等。通过临床见习强化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临床诊断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并发挥学生团队合作精神[9],如在进行肝脏疾病的教学时,课堂上先讲授重点内容,待学生初步掌握后,可插入典型或疑难临床病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其进行思考分析;同时在相应内容进行实验课教学,积极与临床医师联系,适当选择典型病例并邀请临床医师共同带教,采用临床表现-病理临床联系讨论-诊断-治疗的模式介绍典型病例:临床医师带领学生进行临床资料收集,然后与病理教师参与学生的分组讨论分析,适时引导讨论方向,解释疑难[10]。

在理论课中学习临床知识,在临床病例讨论中理解基础理论。新的教学模式中,通过提出问题,将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并联系起来。同时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集理论学习、实验课的标本观察和解决临床问题为一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病理学对临床医学的重要性[11]。

1.3 建立病理亚专科教学团队,结合师资专长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本教研室在负责教学的同时也承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诊断工作,与临床科室联系紧密,协助临床诊断及治疗。随着临床各专科诊疗规范的出台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展开,临床对病理诊断要求更精确,因此病理亚专科的建立是当前病理诊断的趋势及要求[12]。本教研室亚专科建设已经启动,目前已建立女性生殖及乳腺系统、消化系统、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淋巴造血系统以及骨与软组织等病理亚专科,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也建立了一支临床病理知识扎实的亚专科教学团队。

在分配教学任务尤其是个论课程的安排上,根据授课内容安排相应的亚专科成员担当任课老师,尽量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及业务能力,体现教师的学科优势,教授该领域相关疾病的最新进展,补充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尽量缩小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的差距,为学生即将进入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4 多种教学手段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尤其是临床病例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利于新教学模式的开展,其将有关的病理基础知识、临床病理资料制成集图、文、声和动画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加深印象[13],尤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收集代表性病例,包括完整的临床资料(患者基本信息、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过程)以及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制作精美的临床病例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形象鲜明的“实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极大第提高课堂吸收率。

另外,近年来微课的出现打破了授课时间空间的限制,以知识点为中心展开“教”与“学”,采用动态病例和静态基础知识相结合,文字和语言相结合方法,增强了直观性,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及记忆特点。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使病理教学不再枯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知识要点,提高教学效果[14-15]。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多,涵盖面广,知识繁多且抽象,它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在临床工作中起着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个体化治疗的兴起,病理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因此,以高质量的完成病理学教学任务为目标,为今后的临床课程学习以及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教研室依据新医学教学模式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增加临床病例分析学习,结合临床实践,加强培养病理临床思维,并建立病理亚专科教学团队,结合教师业务专长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 吕自力,马韵,何如崑.浅谈新医学模式下的病理学教学改革[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S1):21-78.

[2] 王海平,林常清.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6,5(9):869-870.

[3] 史琳,张安文,罗晓庆,等.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进行临床病理讨论的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1020-1022.

[4] 孙凌瑜,谭琦.病例讨论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南方医学教育,2008,(2):37.

[5] 赵东海,钟秀宏,赵丽微,等.全科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14,12(9):101-102.

[6] 潘小群.以医学教育标准探索创新病理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9(36):467-468.

[7] 解文明,陶立华.新医学教学模式下“终身学习”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信息,2005,18(10):1282-1284.

[8] 陈其军,吕自力.病例讨论在病理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6):129-130.

[9] 姚军,李佳,冯振博.临床病例讨论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6):99-100.

[10] 陶立华,解文明.新医学教学模式下消化系统病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6):533-534.

[11] 闵静,陈军芳,李红芳.“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对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0):25-26.

[12] 付华,王国慧,谷永红,等.病理医师亚专科进修的经历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18):17.

[13] 丁敏.浅论多媒体在病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4,(35):172-173.

[14]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15] 蒲文静,蔺多鑫.高职高专口腔组织病理学微课教学应用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3):299-301.

(收稿日期:2014-12-30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