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川:四十入伍只为提高中国军人体能

“体能连着战斗力,是确保‘打得赢’的基础工程……”原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引进孙学川教授时的一席话,竟魂牵梦绕似的伴随孙教授度过了7年的军旅生涯。

7年间,孙学川与他的科研团队一道,以军事体能学科专业优势推动部队战斗力水平提高,先后创建了“现代军事体能理论与内容体系”,创立了《军事体能学》等分支学科,研制出《体能训练与考核纲目》和《军人体能标准》,并从科技层面攻克了海上作战体能准备预适应训练理论与实践难题,研制了19种体能训练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用器材和训练场地。他先后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优秀教员育才金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为推动军事体能训练改革,他担当起“体系创新”的重任

1996年,孙学川38岁,是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正教授,头上还带着国家体委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光环。陆续有四个单位以各种优厚条件来吸引他这个人才。当时的广州军事体育学院并没有太多的承诺,也没有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是说为提高部队战斗力需要他这方面的人才,引进他的目的是为了组建全军的“军事体能训练研究中心”。

孙学川选择了部队。后因地方选调关系一时难以理顺,他只好先到部队“打工”,而且一千就是两年。

直到1998年,已经40岁的他终于被批准入伍。也就是在这一年,总部擂响了新一轮军事训练改革的战鼓,孙教授很想让他牵头预研了两年的“现代军事体能训练体系”能够搭上这趟训练改革的快车。

理论滞后是影响和制约部队军事体能训练的“瓶颈”。孙教授设想,通过理论创新,使“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和法规体系”有效链接,“基础体能、专业体能和综合体能”有机融合,旨在通过这一根本性改革,使我军军事体能多年来形成的思想观念、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标准和法规制度建设实现全方位的变革。

有人提醒他说,信息化战争对体能需求减少了。也有人直言不讳,认为我军已有的《军人体育锻炼标准》人人会练,搞体能训练改革没有多大意义,不但会弱化部队高新装备训练,而且是拿士兵健康开玩笑。

但孙教授十分坚信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体能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现在士兵本身基础体能素质较弱,服役期短,而现代战争节奏的加快,对战斗官兵体力、脑力、心理能力训练和需求较高。中国军人要保证“打赢”,必须同时拥有强健的体能。

1999年,总部将构建“现代军事体能训练体系”列入全军军事内容体系改革的跨世纪工程,并指定由他牵头负责。

2001年6月,为了完成《渡海抗眩晕理论与对策》研究报告,他泡在实验室半个月没回家,饿了泡碗方便面,困了就在行军床上迷糊一会儿。当报告完后,他一头倒在实验室的行军床上昏睡了两天一夜。醒来后才想起,自己已有两个星期没回家了。回到家,爱人整整两天没理他,孩子对他说:“老爸,你还要不要我和妈妈了。”后来他才知道,就在他进驻实验室的第五天,岳母因为老家有事回去了,剩下爱人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累倒了。他常说,自己欠妻子和儿子的太多,对家里他心里是有愧的。他每天都早出晚归,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交流。那时,他爱人刚到一所学校任职,工作环境不熟悉,思想压力特别大,渴望和他交流。可他每次回家,常常是进了家倒在沙发上就睡着了。有时候,爱人真想和他吵一架,可连吵架的机会都难找到。

值得欣慰的是,在他和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现代军事体能训练体系”构建从理论上完成了军事体能的“顶层设计”,实现了军事体能建设史上的一次跨越。

为探索我军特殊作战体能适应问题,他把大海“搬进”实验室

有一件事,一直让孙教授刻骨铭心:一次他作为专家技术评估团成员参加一个较大规模海上演习,课目还没有过半,突然遇到大风浪,上岸后不少官兵出现晕船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严重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被写入“非战斗减员”的名册。

为解决这一问题,孙学川查阅了大量外军资料,走访了国内航海医学专家,结论是除了使用药物,没有别的招数,而且效果短暂、副作用大。他又先后46次下海岛,上舰艇,跑了60余个单位,仅写的调研论证报告摞起来少说也有一人多高。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碰撞,孙学川本着“海上问题,陆上解决”的思路,提出了一套陆上预适应训练理论与方法,把大海搬进实验室,创建“抗眩晕试验室”,研制我国第一台“电动抗眩晕试验平台”。要迈开攻关的第一步,首先要搞透相关的十几个学科知识,花费大量时间去体验。孙教授为之79次马不停蹄地穿越在航海、航天部队和地方海事部门,从不放过任何一次请教专家和上船体验的机会。

海上体验是异常艰苦,但获取的资料又是十分珍贵的。为解决部队训练难题,孙教授从来不为困难和身体不支所屈服。在一次海上测试中,出海前他患了重感冒,高烧不退,身体特别虚弱,加上海面风大浪急,上船不几天,他的病情就加重了。领导和同事们劝他休息,他想,每一次试验机会都很宝贵,作为课题负责人,他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就这样,他仍坚持每天上甲板,有几次都险些晕倒。无奈之下,他只好让战士把他系在甲板的桅杆上,半跪在地上进行测试,硬是在海上坚持了半个多月。

为了研究专业体能中穿越泥潭地的一组数据,他冒着冬天的寒冷,带着试验组跨越两个省,在泥水中反复体验了60次,腿上留下了120多处被蚂蟥叮咬的伤疤。经常有人问他,你干吗这样玩命?他说:“就是想把自己那点钢用在科研的刀刃上,要不,我 40岁还参军干嘛!”

正是靠着这股子玩命的劲头,他终于啃下了“电动抗眩晕试验平台”研制这块硬骨头,把“海上难题陆上准备”的构想变为现实。2002年10月29日,这项研究成果进入海上实训检验。2003年10月,在某大型实兵演习中,孙教授带着110名经过强化训练了20天的学员,接受抗眩晕操表演及海上检验,再次受到总部的肯定。之后,根据“电动抗眩晕试验平台”的设计原理,由总部牵头开发的抗眩晕训练教材和多媒体,也相继与部队官兵见面。

为奠定军事体能科学化训练人才基础,他潜心打造过硬团队

基地军事体能训练中心是科研的舞台,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孙教授立足岗位,广开渠道,全方位培养人才,潜心打造素质过硬的人才团队。与他共事的大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孙教授是这个团队的领导,用他的话说,把这个团队建设好了,不仅能出科研成果,而且还可以培养一大批教学和科研人才。因此,孙教授对这个科研团队的建设标准很高。他虽然是博士生导师,但在教学和工作中,他始终保持严谨的科研态度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处处为人师表。记得在“体能训练计算机实时调控系统”的攻坚阶段,一个年轻教员因粗心导致一组数据不够翔实,孙教授发现后,他专门在体能训练研究中心集中搞了一次整顿。7年间,他先后和31名同志一起共过事,每个人的智慧和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执教7年,他带出的5名博士、12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全都成了体能教学、科研和组训骨干,有7人跨人了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军优秀教师和基地优秀科学工作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