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输液药物过敏反应的急救及护理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输液药物过敏反应的急救及护理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治疗的输液药物过敏的儿童8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选择输液药物过敏的儿童没有及时急救和护理的,观察组选择对输液药物有过敏反应的儿童进行及时的急救和护理,1个月护理后对患者身体特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注射药物后反应及安全性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血压、心输出量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血压、心输出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时急救和护理后1个月口周发绀、呼吸困难、腹泻呕吐、全身痉挛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及时的急救及护理用于儿童输液过敏反应中,增加了过敏儿童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过敏反应;急救;儿童输液;护理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166-02

儿童输液过敏反应主要症状有发冷,呼吸困难,口周发绀继而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1~42oC。还可能会伴随着呕吐,头昏,烦躁不安,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1]。当输液儿童发生以上症状的时候反应轻的儿童可以降低输液速度,体温升高者可以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需按照要求服用抗过敏的药物或者进行激素治疗[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治疗的输液药物过敏的儿童8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3~12)岁,平均(7.48±2.72)岁;病程(1-3)年,平均(2.48±0.51)年。文化水平:小学34例,初中10例。观察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2-10)岁,平均(6.24±1.76)岁;病程(1-2)年,平均(1.51±0.53)年。文化水平:小学25例,初中1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输液药物过敏的儿童诊断标准;(2)均能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有关检查、治疗与护理[3]。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部位慢性疾病、恶性肿瘤或病历资料不全者;(2)近3个月使用其他方法治疗或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3)合并精神异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凝血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没有及时给予急救及护理,入院后加强对过敏儿童的护理,结合每一位儿童过敏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及时的急救和护理,立即停止正在注射的药物,立即通知医生对过敏儿童进行抢救,让病人自然两腿下垂减少心脉回流以减轻心脏负担[4]。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向患者家属讲明事情的原因及处理办法,鼓励患者放松心情,帮助患者消除不适感,护士必须多与其进行沟通,使急救效果更好。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注射药物后血压及心输出量的变化。

(2)观察两组口周发绀、呼吸困难、腹泻呕吐、全身痉挛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安全性。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注射药物后反应比较

护理前两组血压、心输出量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血压、心输出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及时急救和护理后1个月口周发绀、呼吸困难、腹泻呕吐、全身痉挛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儿童输液过敏一般两分钟左右出现症状,开始浑身或部分起红疹,腹泻呕吐,浑身抽搐。输液反应可能由于滴速过快从而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造成心脏负担过重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等[5]。当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等症状时,应通知医生及时进行急救,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为了预防儿童过敏反应的发生输液时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中草药易与其他药物发生反应所以使用中草药注射剂时应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执行步骤,仔细检查使用的药物及器具,要做到定时消毒保持干燥防止药物被污染。在进行输液前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或者家族是否有史过敏史,输液过程中要勤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等[6]。對已经进行过急救的儿童加强心理疏导降低他们对输液的恐惧感,鼓励儿童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不健全或免疫功能低下,对细菌等毒素敏感性增强,所以儿童过敏反应比利发生偏高,输液时应多注意儿童患者。

综上所述,将及时的急救及护理用于儿童输液过敏反应中,可以使儿童尽快脱离危原,及时的护理可以防止再次发生过敏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辉, 张敏, 赵列宾,等. 儿科门急诊输液流程再造的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17, 20(3):238-241.

[2] 王怡鑫, 蒋刚, 蔡红,等. 我院及成都地区血栓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 中成药, 2017, 39(3):660-664.

[3] 毛惠娜, 王海燕, 刘敏,等. 基于患者导向服务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输液护理服务模型构建[J]. 广东医学, 2017(14):2255-2259.

[4] 乙苏北, 常程, 林林,等. 乳腺癌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局部排异反应的原因分析[J]. 军事医学, 2016, 40(10):823-823.

[5] 杨阳, 王洁, 丁红梓,等. 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成品输液临床退回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 中国药房, 2017, 28(34):4894-4896.

[6] 陈梦, 李伟, 王雪,等. 药物类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及临床前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7(1):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