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溶栓治疗疗效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 比较介入治疗( P C I ) 与药物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一2011年2月间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介入组与静脉溶栓组75例) 进行跟踪研究,分析2组患者3年内再次心脏事件发生率、生存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随访1 年时介入组和溶栓组心脏事件发生分别为11例和14例;随访3年时介入组和溶栓组再次心脏事件发生分别为15例和21例 ,介入组和静脉溶栓组生存率分别是9 3.3%和 8 6.7%;介入组心功能优于溶栓组( P < 0 .0 5 ) 。 结论 介入治疗较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能明显降低再次心脏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对比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0-0132-01

心肌梗死( AMI ) 为临床常见急性疾病,心肌再灌注是其必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再灌注方法主要有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 P C I )和药物静脉溶栓两种。本文通过对患者3年跟踪随访就再次心脏事件、心功能、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介入治疗与药物溶栓治疗的疗效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间首发心肌梗死患者,所有入选患者无既往心力衰竭病史,均排除肿瘤、 全身免疫性等疾病,按住院期间治疗方法分2组:介入治疗组7 5例 ,男32例,女43例,年龄33岁~81岁 ,前壁心肌梗死38例、下壁心肌梗死 3 7例,合并高血压 5 4例、高血脂57例;药物治疗组 7 5 例,男3 6例,女3 9例;年龄 3 5岁~7 9岁,前壁心肌梗死4 2例、下壁心肌梗死33例,合并高血压 5 8例、高血脂 6 1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 0 .0 5) 。

1.2 治疗方法

1.2.1 介入组 入院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 ,口服氯吡格雷300mg 。运用judkins穿刺法经过股动脉途径或者桡动脉途径实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依据血管狭窄程度,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梗死相关动脉( I R A) 病变显示清楚则直接置入支架,否则先使用球囊预扩张后再置入支架。依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判断成功与否。

1.2.2 溶栓组 入院检查无出凝血异常后,行溶栓治疗。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 g ,后普通肝素5000U静脉注射,再给予栓体舒( r t—P A) 8mg静脉推注,继而42mg于90min内滴注完毕, 总量50mg 。持续静脉滴注普通肝素800~1000U/h ,2d后改为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 4d ~ 7d。溶栓组再通依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判断成功与否。

1 . 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均在治疗后7d行超声心动图测定 ,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 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 。通过门诊随访、电话随访3年,随访内容 :再次心脏事件、心功能和生存率情况。

1 . 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观察数据录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缺血坏死导致心室负荷状态改变,心肌收缩舒张不协调使心室壁变薄,在梗死区域出现心室扩大,非梗死区反应性肥厚及纤维化,后期整个心室扩大,发生心室结构重塑,影响心功能目。所以及时开通患者梗死动脉血管,增加心肌梗死区域供血,减少心肌坏死,最大限度改善心功能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口。本文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及随访期,介入组在L V E F指标、L V E D D指标、心功能、生存率都明显优于药物溶栓组,说明介人治疗后血管重建,冠脉血流恢复,使心肌得到最大限度的再灌注,有效改善了心功能; 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数据和病死率均高于介入组,可能是药物治疗不能减轻梗死血管狭窄程度,心肌缺血没有明显改善,造成心肌坏死面积增大,心室重构未得到缓解,影响心功能。因此在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下,介入治疗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魏盟, 韩蓓蓓.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心肌保护[J].中国循环杂志,2009, 23(5) :394—396.

[2]唐良秋,徐新,马绍椿.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CI与静脉溶栓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 2004,10( 6 ):499—501.

[3] 韩清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对比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1(2) :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