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渐下的医学教育发展

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及其教育方式在清末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即西医学的传入。鸦片战争之前,教会在我国的医疗事业规模有限,多为诊疗所。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及学校开始在我国盛行。

一、近代教会医院和学校的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香港,并开放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在其他接踵而来的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西方传教士大规模的进入我国传教、开办医院及学校。

1.教会医学院的形成和发展

教会医院的根本宗旨是传教和辅助侵略,但也将一种新的医疗机构和方式传入我国,即“医院”。近代我国教会医院的起源是1835年伯驾于广州创办的眼科医局。1876年新教在华所办教会医院有16所、诊所24所,1905年分别为166所和241所[1]429。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教会医院带领西医技术在我国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从沿海逐渐深入内地。

1860年之后,40年间由教会创办或与教会有关的医院共有约100所,20世纪后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不少数量,在台湾、香港也建立了教会医院,与19世纪相比不但在医院设备上较从前完善,数目更是增加了4倍多。

早期由于教会医院的目的是宣传宗教,扩大教会的影响力,取得我国民众的信任,因而一般是不收费的。但20世纪后的教会医院收费日益昂贵,普通市民无力治病,医院只接受少数具有研究价值的贫穷患者,充当其医疗技术及药物的试验品。

2.教会医学校的形成和发展

由于大量教会医院的创办,医生的需求量大增,传教士为了医疗需要在医院或诊所招收学徒,让他们做护理工作或传教士。但以这种不正规的学徒方式和浅近的医学知识培养出来的人无法达到当时的医疗要求及政治要求。

据1897年尼尔调查,当时的教会医院培养的生徒数量极少,在60所教会医院中,有39所兼收徒生,其中5所招生人数超过10人,其余为2~6人,平均每所4人,当时认为已毕业的约300名,肄业生250~300名。1836年,“马礼逊教育会”成立了,1839年招收了第一批学生。教会医学校逐渐运行并进入正轨。20世纪之后,驻扎在我国的各大主要教会大学设立的医学系院,并在教会医院的基础上开办医学院和护士学校。据统计,1900-1915年在我国先后建立了323所教会医学院校[2]。教会医院通过医学校的模式将西医文化一步步植入我国。

3.近代教会医学校对我国中医学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我国西医教育的发展始于教会医学校,它将西医带入我国,并广泛深入的传播,相继培养了一批批中国的西医师。

西医教育弥补了我国传统中医教学的不足,在传播西医学知识方面发挥了较好地作用。教会医学校使先进的医学理论及医疗技术引入我国,对传统的医学教育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在打破了闭关锁国的状态之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医学的发展。然而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具,教会医学校将宗教灌输和宗教活动放在首要,企图铲除我国学生的爱国思想与排外观念。

二、西医教育和诊疗模式对近代医学事业的影响

随着教会医院和学校的兴起,西医迅速传入我国,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模式也同时影响了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教育思想,对我国的传统医学形成巨大的冲击。

1.西医学校迅速兴起

仿照教会医学校的模式,1865年我国在北京同文馆设立了科学系,其中有医学科学的研究,这是学习西医的开端。

1898年,我国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专门设立了卫生学;1913年在大学院设立医学实业馆,其中在医术的大科下分了医学和药学两目,后来大学分为本科及预科,医本科修3至4年,医预科3年;1905年医学实业馆改名京师专门医学堂。

在这之前,我国的传统医疗机构均为中医私人医馆,而对于中医学技能的传授方式分为官办性质和地方性质,地方上多为师承方式,官办院校也建立在科举制度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考核及任用。学习西医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八股制度,同时汲取教学制度的某些优势,扩大了正规医学教育的领域,使我国的医学教育踏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2.女性医护人员增多

我国的第一所教会西医学校——南华医校1879年首次招收3名女生,但仍是男女分班教学,入学时规定学制为3年[3]。由于我国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也使得男医生为女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便,从而造成病情的延误,女医的产生便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即,护士和助产的培养也发展起来。通过西方教会医院中从事护理工作的妇女树立了榜样,改变了我国的观念。1891年广东创办女子学校,是我国女子医学校的开始[4]5。女医人才的增多,不但为我国医学事业开了一扇门,同时扭转了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冲破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3.西医人才的初步积累

19世纪末,黄宽成为我国留学到欧洲学习医学的第一人。开启了中西医交流的新时代。不久清政府也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医学。1872年清政府开始向美国派遣留学生,1896年向日本派出第一批留学生,此后中国留学生赴日学习者逐年增加。

医学留学生的增加不但加强了我国与其他各国的医学知识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医学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他们归国后在各医疗卫生机构担任着重要职务,为我国当时的医疗卫生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三、西医教育和诊疗模式对近代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1.传统中医学地位削弱

自鸦片战争之后,西洋医学传入我国以来,我国的传统医学就随着外国人开办学校、医院以及大量的留学运动而日渐衰落。后来洋务运动兴起所创办的医学堂,大多也是仿照西方和日本并聘用外国医生做老师。

随着教会医学院校兴起,留学学医风潮的盛行,西医对中医的削弱并非单纯的技术层面,更多是国人思想被左右的一种表现。由于受到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尚,我国开始有一部分人拒绝中医诊治,对中医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2.中医学校的广泛建立

光绪年间,在洋务派兴办医学堂的影响下,名医陈虬(字志三,号蛰庐)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浙江省瑞安县创办“利济医学堂”。据《利济学堂报》记载,学制五年,学习“医籍之外,兼课以古今中、西一切学术”,它是我国近代早期较有影响的中医学校[1]435。废除八股后,各地相继出现了医学学校。如重庆的“巴县医学堂”,广东的“广州医学求益社”、“江西中医学堂”等。然而尽管国人自己努力建设中医院校,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将国医发展壮大,但其力量的局限性依然无法减缓西医对传统医学的冲击。

四、对我国传统医学教育的思考

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我国传统医学教育在清朝末期被严重限制,在此笔者并非要片面地得出谁好谁坏的观点,而是希望我国的中医教育和发展应当借此来重新思考和定位。

1.改变观念,解放思想

西医传入帮助我国传统文化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如果借机发展中医药事业,使中医教育摆脱封建教育模式,走上多元化道路,那么中医会以此为跳板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只是在被西潮冲击的时候,我们一味将目光集中在西医的身上,偶有一些发展国医的想法也被这股大浪潮所淹没。所以尽管摆脱了封建思想,我们却没有摆脱掉自己的局限性和目光的狭隘性,导致延误了国医的发展。

2.确立以中医为主导的医学教育

对于我国来说,真正的主导医学应该是中医,医学教育的主流也应该是中医教育。尽管鸦片战争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对主流医学观念的淡化才是最可怕的。

几千年后的今天,此观念依然挥之不去。无论医院还是教学,西医永远在唱主调。尤其是教育方面,中医院校的数量和教学质量远远落后于西医院校,而中医院校中也必然设置西医专业且使用西医的教学方式。

分清主次并非摒弃西医,只是应该明白,中医不是西医的辅助,而是我们独有的医学。我们要在透彻掌握中医学习和技术的前提下汲取其他医学的精华,使中医更加壮大。在医学教育方面也应考虑到中西医二者的不同特点,使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平衡教学机制,使中医的传承更加纯粹和专精。

3.中医学教育模式的适当转变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医学教育,大至分为官办学校、地方学校和传统的师承模式。尽管我国古代的医学教育被严重的封建思想和后来的八股所禁锢,但我国的医学界依然人才辈出。现代教学模式虽然有其优势,但我们应认识到中医的特殊方面并寻求最适合的教学模式。

中医药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应尽量摆脱西医的影子,对于基础教育尽量保持纯粹性,中医就是中医,西医就是西医,所谓中西医结合可以考虑在高级人才进修时进一步学习。

另外,考虑到医学学科的复杂性,笔者认为独立型的中医院校更利于医学生的学习。适当延长实习阶段,让医学生在纯中医的环境下体会中医的学术精华和治疗精要,以便更有效地掌握中医诊治之要。

当然,这些模式的转变都需要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只有在教育方向发展顺利,才有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整体提升。最终,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中医真正发挥它的特色和效用。

总体来说,教会医学的发展为我国近代医学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利弊的分析还当客观对待。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依然是中医发展的重中之重,打好这道基础我们才能更有力地推动中医的发展。合理运用西医技术,适当转变中医教育模式,结合二者的特点进行医学创新,使中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振国.中国古代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6:429.

[2]李传斌.晚清中国人西医观的演变[N].光明日报,2005-03-01(D1).

[3]卢平.西医东渐后我国近代的女子医学教育[J].中华医史杂志,1999,(1).

[4][清]冯克诚.鸦片战争后期教会和留学教育思想与文论选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