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的三大悬念

按照中信董事长王军对媒体的说法,中信对非金融资产"无法简单放弃"。因为虽然中信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90%以上,但从净资产分配看,非金融资产毕竟占了2/3之多,而且很多非金融资产在国内同行业中地位特殊,尤其是荣智健执掌的中信泰富更是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目前的事实是,中信泰富由于政策优势尽失,正陷入喜忧参半的窘境。究竟荣智健能否为中信泰富重新打造起核心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是来自分销业、电信业,还是一如既往的基建业?一切还没有答案。

基建折戟上海滩?

国务院办公厅的一纸文件让中信泰富遭遇了政策变化的“尴尬”。

中信泰富(0267·HK)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前不久向媒介表示,公司与上海市政府未能就上海六个路桥隧道项目取消固定回报保证一事达成协议,虽然上海当局不会以“撤”的方式处理相关问题,但他同时不得不透露,有关项目的未收回本金仍高达8亿美元。

1994年,中信泰富向中信香港购入上海延安东路隧道五成的权益,包括旧隧道和新建复线隧道,并取得30年(1994-2024)的专营权。同时,中信泰富在一合营企业中拥有45%的股权,并取得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和打浦路隧道的专营权。1996年,中信泰富在另一个也占45%股权的企业获得徐浦大桥20年的专营权。中信泰富从这些项目的过桥费、隧道通过费中每年获得的固定投资回报率为15%。

早在2000年,这些项目就有政策变动的迹象。

当时,招商局集团位于广西的桂柳公路由于中方合作伙伴未能履行承诺,没有收回1999年的回报保证;而恰逢上海市政府决定从2000年5月1日起停止三桥两隧的收费,导致资本市场也开始担心,中信泰富是否也会有类似招商局的“不幸命运”?

当时,荣智健自信地表示,政府会从其它桥梁项目的收入所得来继续支付给中信泰富每年一成五的固定回报担保。然而,时间仅隔一年后,资本市场的担心就成为了现实,而中信泰富的自信在某种意义上也转化为一种“焦虑”。

有分析人士表示,中信泰富已有出售这些项目的可能。而这一点也是有历史依据的。早在1996年,中信泰富曾收购南京8家自来水处理厂和无锡5家自来水处理厂各49%的权益,拥有20年的专营权,但由于这些项目未能达到15%的既定回报保证,同时政府又有计划收回愿望,于是1999年初,中信泰富出售了这些水厂,并套回大量资金。

眼下,遭遇政策“尴尬”的中信泰富是否也会如此行事?

国泰君安(香港)公司研究员忻怡在接受《今日东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信泰富出售上述路桥、隧道专营权的可能性比较小,毕竟这些基建项目还大有可为,但用另外资产来置换其权益的可能性则较大。至于此事对公司收益的影响还要看最后双方谈判的结果。

但是,香港的穆迪投资(AFX-ASIA)却已将中信泰富的Baa2评级置于降级检讨。他们的理由是,国务院宣布明年起撤销基建项目外资回报保证, 有可能对中信泰富未来的现金流造成影响, 而中信香港的股息回报亦会因此受到威胁。

同时,道琼斯的分析师也表示,中信泰富与政府的谈判可能不会使其收回全部8亿美元的未收回投资,即使中信泰富获得这些投资项目一定形式的利息支付,也肯定低于政府以前承诺的15%的保证回报率。

一位上海市官员在接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此事“正在处理之中,但肯定要按照国务院的最新文件精神处理”。

事实上,中信泰富不仅在上海的基础设施业务的现金回报出现了波动,而且在香港也出现了异常:西区海底隧道到今年6月底为止的交通流量平均为每日39486架次,远低于预期;而东区海底隧道的平均交通流量为每日73511架次,较去年同期也有下降。

忻怡表示,“这两条隧道的交通流量未见增长,是中信泰富当前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而中信泰富的2002年中报也显示,其基础设施利润贡献比去年同期下降7%。

曾经有“香港打工皇帝”称号的荣智健,在选择中信泰富业务发展方向时多次强调说,“基建是集团的发展中心”,而如今,公司在上海、香港两地的桥梁、隧道等项目同时出现问题,不能不说,对他和中信泰富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

电信业去留两彷徨?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公司之一,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在经历其23年发展历史上的最大一次重组。随着2002年12月5日中信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中信由综合性财团转为一个专业金融控股集团。

而在中信金融资产重组之后,中信泰富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位接近中信的人士私下里对本刊记者表示,中信的金融资产重组后,将进行非金融资产的重组,而重组的一个原则是按行业重组,因为王军不止一次地在企业内部这样讲,“必须按照行业进行重组”。

而在媒体采访时,王军也曾无意之间透露出一个秘密:中信有计划重组成立电信集团。如果如此不免让人猜疑:持有电信业务的中信泰富将有何举动?目前,中信在电信行业的投资有主干网、部分城域网、卫星、长城宽带等,而中信泰富由于政策限制已经把原有的3.2万公里的光纤网络出售给了中信,在中信并购东方通信卫星公司后,中信已经显示出与东方卫星合作,把手中的地面电信资源整合起来的信心。

现在的问题是——中信泰富的电信资产将何去何从。据中信泰富2001年年报显示,电信业务占其利润总额的9%,但到2002年中期,其利润已增长121%。自中信泰富2002年中收购中信电讯1616后,该公司已逐步确立了其在长途电话批发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到2002年6月为止其长途电话的月处理流量已接近2亿分钟,比上年同期增长141%。此外,中信国安和澳门电讯亦为公司的电信业务带来利润贡献。

然而,就在中信预言“电信业务迅猛发展,投资前景广阔,将对公司未来盈利作出较大贡献”时,“政策瓶颈”又一次显现踪影。

由于政府对外资进入电信行业有严格限制,使得中信泰富难以在这个行业有更大的投资发展,“奔腾一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但如果中信旗下有个电信集团则会顺理成章,而中信泰富只要有股份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还能有利于对公司的监管和专业化发展,从而使投资者更有信心。但这在目前还只是一种分析和猜测。毕竟,中信泰富不想轻易放弃,因为电信市场一旦放开,对它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利好。

“内地电讯市场的发展是没有‘休止符’的。”荣智健曾这样说,而他的言外之意也是中信泰富进军内地电信市场的耐心是没有限制的。

据说,中信集团在正式挂牌成立之前,就拿到了第七张电信牌照,显然,作为直属中央大企业工委的企业集团的中信集团在进入电信业这些敏感行业方面仍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这也正是目前中信泰富这些红筹们的“失落”所在。

无论如何,中信泰富是独立发展自己的电信业,还是选择依附中信集团?现在还是一个悬念。

中信物流助跑分销业?

就在荣智健为政策疏通而大伤脑筋的时候,中信物流已经对中信泰富分销业的发展起到了某种“暗合作用”。

2002年11月,记者从有关渠道获取了一份关于中信物流未来发展规划的方案。根据方案,中信汽车、中信国安、中信中原和许昌汽车销售公司及海南万泰德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中信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信集团所属三家公司以51%股份控股,而股份公司拟注册资本一亿元。而股份公司的核心盘子将是由中信汽车与许昌汽车销售公司合作成立的中信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成立后注销)。

这份方案中还表示,中信物流计划在2-3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领先物流供应商,而业务发展将以汽车行业为根基,逐步向家电行业、电子行业物流拓展,并希望于2005年海外上市。

按照既定计划,中信物流目前正在北京、广州、上海、武汉、沈阳、成都和西安等地实施仓储中心的建设计划,同时在北京,它们已率先开始商品车城市配送活动,并于去年年底将此活动扩展到了广州、上海等地,计划在2003年推向全国。

目前,中信物流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公共物流第一大的物流集团,旗下设有汽车销售公司、综合物流事业部、整车运输公司、仓储配送公司、重型机械化公司、物流科技等8家子公司,并正开发郑州日产、海南马自达、浙江吉利等物流项目。

有知情人透露说,中信物流将有利于中信泰富旗下的大昌行在内地的分销业务的开展。1992年,中信泰富将香港大昌行成功全资并购,并分拆上市。自此开始,大昌行就在内地投资,在上海及华东地区开拓汽车的贸易、销售、保养维修等业务,同时兴建多家汽车公司,为国内用户提供日本日产等车的售后服务。大昌行的业务无疑需要有实力的物流企业的支持,而中信物流将不可避免地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中信泰富在内地的分销贸易涉及食品、餐饮、化妆品等业务,这同样需要打造一个系统化的供应链。

但是,中信泰富的分销业前景并不明朗。根据中信泰富2001年年报显示,公司销售及分销业务溢利下降47%,而罪魁祸首就是汽车业盈利下降13%所致。同时,公司的国内食品业务固定资产也有7500万港元的减值。虽然,2002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及分销利润比去年同期有了9%的增长,但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清。

令业界人士质疑的还有一个问题:中信泰富的分销业务很杂,没有核心竞争力,而且这些业务背后缺少供应链的整合,导致相关行业之间不能产生协同效应。

目前筹划成立的中信物流能否担当起中信旗下众多物流资源的整合者角色,“还需要总部来说”,有知情者坦言。事实上,中信正在进行着贸易分销业务的重组,而按照中信行业重组的思路,作为有雄厚分销业务基础的中信泰富对此正有所偏重,因为有传言说,中信与沃尔玛去年10月9日在上海成立的合资公司实质上就是中信泰富在操作。

现在无庸讳言的一个事实是,中信泰富肯定会在中信非金融资产的重组中“挑大梁”, 所谓“失之桑榆,收之车隅”。或许将从敏感行业撤出并从政策保护丧失后的中信泰富,将利用非敏感的市场化业务——分销、零售来撬动其剩余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