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新解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里师生之间的相处模式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本文以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为例,试探析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内涵本质,探索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相处路径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118-01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本质内涵

高校师生关系的基础是以“教”与“学”的需求为主体展开,以师生交往互动为条件,体现在大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之中,既是教育手段,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方面的体现。为师者是围绕传道、授业、解惑而形成的主体,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受众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而如今高校的主体正是青年一代,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学校甚至社会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高校師生关系的现状

辅导员这一群体与授课教师有所不同,授课教师在专业方面向学生授业解惑,而辅导员这一职业更多的是与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沟通与交流。包括对学生日常、思想等方面的了解。以往这个行业没有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辅导员的工作目的,是在学生思想层面引导其向上、向善,使其思想道德水平不断趋近或者高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1)师生关系淡漠、沟通不畅。“为师是从”师者为大在现今社会处于一个弱化的状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师生的良好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事实上,在联系方式、通讯手段不断飞速发展的境况下,师生在学业以及思想、情感方面的沟通却远远未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最终导致了教师不满意学生、学生抱怨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的局面。对于辅导员来说,一个人要面对几百名学生,这就使得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大学生自身也在师生交往实践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路上见了老师也不搭理,形同陌路,较难展开真正心与心的对话与沟通。这不仅仅归因于师生这个双主体,还要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师生互信、师生互助、师生互发展是一个新的愿景。

(2)双方信任度不高。师生信任度不高也可以说是双方主体沟通不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作为辅导员,对于学生宿舍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境况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工作的轮换需要、教师思想的陈旧单一、教师工作方式方法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其的满意度不高。此外,还存在个别高校教师利用职位之便谋取私利的现象,这也会降低学生对其的信任度。

三、高校师生关系的培养路径

(1)规范高校师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拒绝“利”字当头。大多数教师都本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全心负责的态度,全身心投入于学生培养工作上。教师传道解惑,学生亦稳步提升自己。但是当前,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校园也难免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导致校园也不能保持“净土”。例如在面对奖助学金发放、入党培养或者班干部选拔这些情况时,个别同学不免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而拉关系送礼、买人情等。这样做有悖高校师生关系的精神实质,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氛围,有违教育伦理。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而言,双方的利益观、价值观必须端正,时刻以积极健康的思想来引导其自身。

(2)创新交流沟通方式方法,克服死板教条。高等教育现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高校师生沟通的不畅。当前高校的教学任务模式中,除去教学这一重要任务,科研也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一大考核要点。高校教师的评职称、申请课题等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科研这个关键词,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交流之间形成短板。存在部分教师不愿和学生进行深度的沟通与交流,逐渐弱化了自身的职能,从而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渐行渐远”。教师弱化自身职能,自然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与学生的日常交往当中。对此,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例如微信、qq群组等手段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学生也应主动加强与老师的交流,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

四、结语

高校师生的相处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师生健康长远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必须牢牢抓住这根主线,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孙辉,史敏雪,马祯.浅析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个关键点[J].高等职业教育,2012(3).

[2]魏艳清.小议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J].价值工程,2011(20).

[3]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4]王天民,巩瑞贤.儒家孝德及时代价值略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