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途径与未来

摘 要: 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竞争力的需要。针对我国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从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构建新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探索了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与创新能力 现状 培养途径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贯彻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1]。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析、轻综合,重个体、轻协作,重传统、轻创新的问题,然而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对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如何尽快形成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新体制和新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

1.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与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方向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新时期,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只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首先要从教育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2],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对高等学校提出历史性要求。

(2)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知识经济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强的依赖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凸显。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競争。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创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创新的任务更艰巨、更迫切。我国基础教育的欠缺导致在校大学生知识学习能力较强,而实践与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加大力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以“挑战杯”、创业大赛等为标志的一系列科技创新竞赛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和各高校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3)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人才招聘已经成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虽然对文凭和学历有一定要求,但更为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特殊才能和实践创新能力,更加青睐科研成果和工作业绩突出,或者有过工作经历的应聘者。而我国高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拥有高文凭而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在人才市场上遭遇尴尬。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由2000年的107万剧增至2010年的630万人,而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仅达到70%。对大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工作能力。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显示,在校参加过“挑战杯”或创业大赛的大学生求职成功率和薪金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本科毕业生[3]。

2.我国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探索及实践现状

我国关于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集中于剖析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局限性,关注如何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等方面。同时,在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方面,还要关注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如何正确合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避免注入式的教学,等等。总的说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研究和实践相当重视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感知—理解—深化”的三阶段教学理念,并致力于实践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构建。如北京大学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制定“元培计划”,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方针,加强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上海同济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KAP模式,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武汉大学以“三创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为理念,以“充实内涵、重点突破、改革创新、超常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学科优化重组,实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多元化培养模式[4]。

从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来看,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分为四类:一是开设专门的创造类课程,从创造学、心理学等角度使学生了解创新,发掘学生的创造与创新意识,如部分院校开设了创造性思维、创造发明技法等课程;二是将学生创新品质培养渗透到常规教学过程中,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性教学、湖南大学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创新设计等;三是设立多种单科和跨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创业大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四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如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其形式和途径多样,但除学科竞赛有一定规模外,其它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实践活动大多是在个别高校甚至院系等小范围内进行,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并且,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具体的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于具体理论和技能的导入还较多地停留在注释、说明性阶段。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进程。

(1)以知识传播为目的的目标体系导致学生实践与创新意识淡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在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实行的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模式,以学科本位设计为主线进行刚性设置,以特定专业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对专业知识的纵向关系考虑较多,而对各类课程构成的横向关系考虑较少,这种“链式结构”模式学科之间缺乏适度的交叉及合理的整合,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条件的能力匮乏。另外,由于大部分学生忽视与同学的交流协作及与教师的沟通,缺乏创造性思维,即使有创新意识和灵感,也会转瞬即逝。硬性的课程设置和沟通的贫乏阻碍了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遏制其创新动机。

(2)以理论阐述和推导为主导的过程体系导致学生创新实践环节薄弱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活动主要采用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文化知识,因而知识传播效率较高。但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知识学习是注入式的,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往往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学生主动性弱化,只会求同思维,不善于独立思考,不敢怀疑,分析、判断能力差,缺乏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思维能力[5]。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硬件建设(如实验设备、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等)发展迅速,但实践性教学环节却呈弱化状态。第一,在教学中缺乏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创新实践环节,实践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第二,实践课时数偏少,并且教师在实验课上多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主,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被遏制;第三,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第四,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许多实践性环节收效甚微。

(3)以标准化、唯一性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创新期望淡化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是标准化的、唯一性的。严格的格式化考试制度是评定人才的标准,并且现行考试制度并不是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更多的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考试的目的仅仅在于“文凭”。以考试合格为评价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了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能力,但却明显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淡化了学生的创新期望。另外,不同类型的高校均用同一个指标进行评估(单项评估或专业评估都是围绕唯一指标来制定指标体系),指标的唯一性导致人才培养内容和过程的趋同,丧失了各学校各专业应有的个性和特色,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挥与持续发展。

3.现代教育理论演进的启示与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自1919年陶行知先生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把学的方法提到重要位置开始,一些先进国家把教学法研究不断推向现代化水平。如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三中心”论,比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就是典型,但其根本缺陷在于忽视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忽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理论设计了程序教学法,维果斯基研究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还有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以及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等,集中反映了现代发展教学观代替传统知识教学观的思想。总的来说,现代教育理论是由教学本体论、教学认知论和教学研究方法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基本导向是研究教与学的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認知主体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生产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强化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全面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势。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必须对培养现状有正确的认识,客观评价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针对现阶段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成功模式的经验,探索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新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在教育理念更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人际交往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问题意识,以及批判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勇于挑战旧的知识体系和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由两部分构成[6]:第一,在校期间依照学校规定完成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学业要求,进行综合实验和技能训练等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拓展认知领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能力等;第二,在校期间借助学校条件或自己与同学合作创造的条件,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拓展过程中所获得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诸如学生参与改造自然或变革社会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同社会主体(工人、农民、军人、教师、企业家、科学家,以及其他阶层群体)直面接触、通力合作完成某项任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人际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相互交流与作用而形成的彼此之间的直接心理联系。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产物,是大学生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个人与集体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的能力和对外界知识吸收和转化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是大学生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关键途径,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然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得以学习、锻炼和提高。

(4)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只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需要对社会需求的体察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与实践,更需要勇担重任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会使大学生更加自觉地寻找社会需求与自身所从事专业、事业的结合点,对社会的关注和观察更加敏锐,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4.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应转变思想,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体系。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高校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学生观,将学生作为具有丰富个性和创新潜能的主体,而不是消极的管理对象和知识灌输的“容器”。高校需改变以往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尤其是适合于自身的自学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侧重于促进大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2)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改革的目的正是强化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力度。

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扩充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增强专业适应性;压缩传统学科内容,开设新型的综合化课程和高新技术基础课程,重视通识教育,实行学科交叉,尤其是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7]。

其次要改革课程体系,实现“认同性”课程向“创造性”课程的转变,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的层次上升到想象、思维的高度。教师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另外,需要真正实现课程选修制,减少必修课数量,增加选修课数量,纠正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消除学生选课时“哪门课程容易拿到学分就选择哪门课”的现象。

最后要改进教学方法,变“输入式”为“启发式”,变“一言堂”为“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等多种形式,主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权威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思考和提问,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论能力等实践能力,使得大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此外,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能够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其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加强实践环节和实验教学

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科学知识型人才向科学知识使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应解放思想,与产业联合,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具备优良“软、硬件”的开放性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此外,在实验教学方面,要求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设计实验、专题实验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一部分实验改成自选的研究型、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定方案、独立完成[8],较为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以大学生主动、自愿进行尝试型实验为主,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质量和实验结果质量作出及时、客观和公正的考核评价。

(4)构建科学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机制必须以“实践与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评价指导思想、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都要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以调整和修正,变革以往仅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切实关注大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以大学生为评價主体,是学生认识自己和教育自己的一种途径,是高校教师改进教学、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有效反馈。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格特征,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评价目标和评价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高校应根据不同课程对实践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大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还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要求采取多种具体而有效的措施鼓励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激发创新欲望,挖掘创新潜能。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立足于实际,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创业大赛、设计大赛、撰写学术创新论文等创新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设立创新奖学金和创新学分,对有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作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优先考虑因素[9],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期望。

参考文献:

[1]黄志广,刘效敏.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12.

[2]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R],2006.6.

[3]王沛,季长虹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6).

[4]肖丽君,胡和平.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势[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64-66.

[5]朱斌,陈呈频,何兴.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6-18.

[6]于博瀛.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7,VOL27,(7).

[7]杨晓,陈朝晖.国内外高校管理类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若干启迪[J].文教资料,2009,9(中旬刊).

[8]邓志军,于睿.试论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69-272.

[9]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B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