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背小学到寄宿制学校的跨越发展

当你来到新疆,就会耳闻目睹牧区教育的巨大变化:在广袤的草原、幽静的山区,都可以看到一所所牧区寄宿制学校。红砖砌的围墙、挺拔的白杨树环抱着宽阔的操场;明亮的窗户,整齐的桌椅,装点着崭新的校舍,成为牧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往日骑马读书、露天上课的牧区吩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和维吾尔族等民族的少年儿童们,如今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吸吮着知识的乳汁,健康茁壮地成长……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地总面积57万平方公里,占农林牧用地总面積的87%。

牧区聚居着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牧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牧业县绝大部分地处边境,牧区边境线长度约5000公里,占全区边境线总长度90%以上;牧区地处偏远,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线,信息闭塞,各方面都较封闭。许多地方无路通车,只能靠马驮、牛驮、人挑等传统的运输方式。每年常常因暴风、大雪道路阻塞,造成物资和报刊信息中断;大部分牧区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冬季寒冷而漫长,一般为110-170天;牧业生产常年流动,牧民沿袭着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生产方式,随着季节牧业点的变更而举家迁移;牧区自然条件复杂,各类灾害频繁。由于上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在牧区兴办教育困难较多,牧区教育成为我区教育工作的难点。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整个牧区教育极其落后,有的村落能够读信写信的人很难找到。牧区学校寥寥无几。广大农牧民及其子女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学龄儿童人学率只有19.8%。平均每万人中只有小学生457人。教育经费极端匮乏,学校设备简陋不堪。全疆文盲率在80%以上。

回顾60年来我区牧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前(1949-1965年)是新疆牧区教育的起步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牧区教育开始起步发展。上世纪50年代,牧区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在牧区的各牧场或县镇设立定点学校,供附近一二十里之内的牧民子女前来就读。因路途较远,学生大都骑牛骑马上学或寄宿读书。由于生源不足,均采用多级复式教学。为保证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学生晚来早归,每天上课4小时,加上牲畜转场、风雪天造成的停课,每年实际上课最多4个月。二是政府在一些牧区举办了帐篷学校和流动学校,吸收部分牧民子女人学。这一时期政府和教育部门为学校配备毡房和帐篷,为巡回教师配备乘马鞍具、雨衣等。为帮助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发展教育,自治区政府还在塔什库尔干、乌恰等县牧区创办了全部由国家供给食宿的小学。

1958年牧区公社化以后,为延长牧区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由牧区教育工作者和牧民自发地办起了一些寄宿制学校。靠近县和公社的中学也招收了牧区的寄宿生。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的粮油按定量由牧业大队直接拨给学校;肉食由大队调拨牧畜给学校自养、自繁、自用来解决;奶酪由大队调拨奶牛自养自供;蔬菜由学校开荒自种,大队抽调年老体弱的社员到学校担负学生食堂的炊事工作和学生的保育工作,由大队给记工分。1958年以后,农牧区中小学都开展了勤工俭学,牧区学校也组织学生挖药材、拾鹿角、种植油料蔬菜、饲养牛羊等,用劳动收人购买生活所需用品,解决寄宿生生活需要,公社和大队也抽出一定资金来解决学生生活方面的问题。此类寄宿制学校,在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期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牧区都曾举办过,数量不多。但由于对牧区教育规律缺乏科学的总结,认识不深,对这种办学形式未加提倡和推广,也没有把它发展完善,以致自生自灭,在“文革”前已基本消失了。

二、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牧区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停滞不前。

十年“文革”期间,由于受“左”的错误路线的影响,在牧区片面宣传和推行“马背小学”、“流动学校”、“帐篷学校”,单纯搞流动形式。原有的固定学校和教学点多被撤销,房舍被拆毁,甚至停课闹革命。当时牧区办学形式主要有走读学校(大多设在冬牧场)、帐篷学校(大多在牧民比较集中的夏季高山牧场)、流动帐篷学校(多在春秋牧场,随牧民迁移)巡回学校(教师骑马巡回教学、登门授课)等几种。

牧区教师长年骑着马,背上教材教具,在千里牧场上随牧民流动教学,每到一处,就召集牧民子女上课。草地、崖壁、树丛、毡房就是“教室",就是“学校”。牧区孩子骑马读书,露天上课,条件十分艰苦。流动学校全年上课最多也只有4个月,巡回教学的,一年内一个学生授课只有60课时左右,教学时间没有保证,再加_匕缺乏教材等,教学质量很低,学龄儿童人学率、巩固率、毕业率都极低:据调查,当时牧区教育搞得好的地方,人学率平均为60%。吉木萨尔、新源等13个县1974年人学的学生,到1979年小学毕业时,一般只剩下30%至50%。儿童8岁人学,学到16、17岁,还达不到小学毕业的程度,毕业生的合格率一般仅有20%,低的只有4.6%。一些牧民不无埋怨地说:“上了8年学,连小学都毕不了业!"无论牧区社会变迁的需求,还是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都迫使牧区教育寻找新的出路。

三、1977年至1999年,牧区寄宿制学校正式建立,牧区教育得到恢复发展。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迎来了牧区教育的春天。各地在初步总结牧区教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停止了片面强调办“马背小学”、流动巡回教学的做法。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新疆将牧区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路转移到办牧区寄宿制学校上。1977年,自治区教育厅选择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为试点,创办了该地区第一所牧区寄宿制学校——沙尔梁牧区寄宿制学校。该县以沙尔梁牧区寄宿制学校为样板,改革牧区教育,很快在全县各乡普遍建立牧区寄宿制学校。通过几年奋斗,吉木乃县成为全疆牧区第一个完成普及初等教育和扫除文盲任务的“两教”合格县,并成为全国基础教育100个先进县之一。

自治区总结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吉木乃县的经验,研究了全疆牧区教育发展态势,1978年正式下文决定在牧区发展寄宿制学校。1980年9月15日至22日,自.治区在新源县召开了全疆牧区教育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并推广了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经验。这次会议之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81年8月2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了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强牧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成为指导全疆牧区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意见》对办好牧区寄宿制学校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牧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狠抓小学教育的普及,办好寄宿制学校;今后牧区办学形式要以寄宿制学校和全日制固定学校为主,以流动学校为辅,以实现普及牧区小学教育的任务。至此,新疆牧区教育找到了适合自己特点的改革发展路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自治区《关于加强牧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发布实施之后,自治区教育厅又陆续对发展牧区寄宿制学校的有关问题作出安排,如牧区儿童入学年龄放宽到8岁;对牧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确定人学率90%、巩固率95%、合格率75%,较县镇和农村放低了要求。对牧区教师,提出牧区教师地方化的要求,即今后师范院校招生,要采取从牧区定向招生,降低分数线录取,毕业后回牧区学校任教。1977年以后,将一批牧区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学问题,除学校设立助学金外,牧区学校免收学杂费,边境地区和人均收入在百元以下的地区实行课本免费供应。为鼓励学生学习,还设立专项经费奖励优秀生。国家还给一部分寄宿制学校配备了汽车,供学校拉运煤炭、面粉、肉、油等师生生活必需品和寒暑假接送学生。

我区的牧区寄宿制学校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吉木乃县的星星之火,到全疆牧区星罗棋布,发展十分迅速。自治区和各地认真贯彻全国牧区、山区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经验交流会精神和自治区《关于加强牧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意见》,集中财力办起了一批寄宿制学校。据1982年9月11日《新疆日报》报道:3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3400多万元,用于新建和扩建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牧区的民族中小学和牧区寄宿制学校。一些地区的党委领导亲自抓这项工作,如阿勒泰地委副书记哈德斯(哈萨克族)亲自深人牧区勘察,为学校选点,在他的领导带动下,阿勒泰地区短期内就建起了一批寄宿制学校。到1990年,新疆已办起牧区寄宿制学校487所,其中小学340所、中学147所,在校中小学生达13万人,牧区80%以上乡、镇、场都建立了寄宿制学校,学生寄宿率已达到65%以上,牧区初等教育的人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为有效加强对牧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1991年6月8日至11日,自治区教委在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召开自治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来自全疆各地州教育部门的领导、部分县(市)主管教育的党政领导、教育局长、寄宿制学校校长、自治区人大、政府、自治区计委、民委、粮食厅、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社等单位的1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伊犁州、阿勒泰地区等16个单位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办好牧区寄宿制学校的经验。与会代表对自治区教委提出的我区第一部牧区教育的行政法规性文件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寄宿制学校管理条例(讨论稿)》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牧区寄宿制学校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会议再次明确了以学生寄宿上学为主的全日制学校是牧区基础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

哈巴河县牧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以后,各级党委、政府对牧区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广泛调动牧民群众参与办学的热情,进一步加大对牧区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力度,广泛开展了勤工俭学,增强了学校自我发展能力,使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牧区寄宿制学校在办学規模、效益、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基本保证了牧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也为我区2000年在占全区人口70%的地区实现“两基”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5年1月2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其中第26条规定:“增加对牧区教育的投人,继续办好牧区寄宿制学校,保证牧区义务教育的实施。从1995年起,牧区寄宿制学校助学金标准由每月14元提高到25元。乡镇政府和农牧场要为牧区寄宿制学校划拨一定数量的牲畜和草场,提高学校自身发展能力。”这些规定的颁布实施,促进了全区牧区教育持续、稳步发展。到1998年,全区有牧区寄宿制学校418所,其中小学298所、中学120所;在校生123074人,其中小学89966人、中学33108人。

1998年10月17日至19日,自治区教委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召开了“自治区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代表们就如何进一步搞好牧区教育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对提交大会讨论的《自治区牧区寄宿制学校暂行管理办法(讨论稿)》提出了修改意见。这次会议推广了富蕴县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做法。富蕴县在发展牧区寄宿制学校过程中,领导重视,在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自1986年以来想方设法筹集资金1239万元用于寄宿制学校建设。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该县从1983年至1989年,牧区寄宿制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寄宿制学校由原来的6所发展到8所,其中3所还增设了初中班。校舍由原来的不到6000平方米增加到10443平方米,教职员工由原来的180多人增加到361人,教学班由原来的76个增加到148个。在校学生已增至4336人。小学普及初等教育的“四率"分别达到:人学率98.8%、毕业率99.6%、巩固率98.9%、普及率99.1%。

自治区把牧区教育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199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颁布并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寄宿制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区第一部牧区教育的行政法规性文件。《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对加强牧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牧区寄宿制学校不断巩固、提高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2000年到2009年,牧区寄宿制学校在实践中巩固并得到不断完善,牧区教育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进入21世纪,新疆牧区教育驶人加快建设、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我区实施“两基"攻坚计划,国家教育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批复我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资金70703.8万元,其中中央专款6.8亿元,地方配套资金2703.8万元。新建一批以农牧区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学校项目共计390所,规划建设面积82.5万平方米。这成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为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5年9月12日至1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伊犁州尼勒克县召开“两基"攻坚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现场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努尔·白克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工程项目资金的管理,对工程的招投标、建设、验收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及教育厅、发改委、建设厅、扶贫办的有关领导和各工程项目地区及所辖各工程项目县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尼勒克、洛浦、阿勒泰、新和等县市的代表在会上交流了经验。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尼勒克县科蒙乡中学、喀拉托别乡中心学校等9所中小学的工程实施情况。

这次现场会结束后不久,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5年9月26日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对改善我区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作了安排部署。

到2007年,我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先后竣工,交付使用,大大改善了农牧区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快了牧区教育的发展。现在牧区最好的建筑物就是校舍。灯草沟是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的一个普通山村,上百户哈萨克族牧民家庭散居在这里。走进该村的金新希望学校,映人眼帘的是一幢三层教学楼,两翼分布着设施齐备的宿舍楼和宽敞整洁的食堂。学校还有功能齐全的运动场。灯草沟村学校发生的变化,是近年来新疆牧区教育变化的一个缩影。

经过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族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新疆牧区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截至2008年年底,全区已有农牧区寄宿制小学448所、在校学生346549人;寄宿制初中598所,在校学生495759人;寄宿制高中276所,在校学生261589人。随着牧民定居率不断提高,有些乡、场正在兴办牧民子女固定式走读学校,牧区教育的办学形式已形成多样化的局面,基本上满足了广大牧民子女上学的需求。

實践证明,举办牧区寄宿制学校,是发展民族教育的一种好的办学形式,已写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它与其他传统的办学形式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第一,适应牧区生产特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第二,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力量改善牧区办学条件。第三,有利于提高牧区学龄儿童人学率和巩固率,促进牧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第四,有利于牧区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一定数量的合格的毕业生:第五,有利于集中师资加强教学,有利于教师的进修提高。第六,有利于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举办牧区寄宿制学校,对普遍提高牧区、山区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各级各类少数民族人才,对于繁荣和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小康社会,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60年来,我区各地在牧区办学实践中也形成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一是各级领导重视是搞好牧区教育和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关键。二是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是牧区教育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要保证。三是加强管理是发展牧区教育和搞好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基础。四是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发展牧区教育,抓好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条件。五是制定规划、依法治教、加强督导,是搞好牧区教育和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前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我区的牧区教育工作者正满怀信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寄宿制学校办学的综合效益,促进牧区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愿牧区寄宿制学校这朵开放在少数民族教育园地中的鲜花,迎着改革的春风更加鲜艳夺目、芳香四溢!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民研所所长)

(责任编辑李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