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民族地区特点创新公安群众工作

[摘 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安群众工作,事关党在少数民族地区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事关国家安全和少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事关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加强公安群众工作,要求公安机关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灵活应用公安群众工作的方法开展民族地区新形势下的公安群众工作。要真诚爱民、真情为民、真心助民,切实做好民族地区公安工作,把关爱民生的工作做到每个角落。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安群众工作;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5-0098-0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安群众工作,事关党在少数民族地区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事关国家安全和少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事关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

1 民族地区公安群众工作的特点

1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总面积645%,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9%,人口密度为111人/平方千米,呈现出地广人稀的特点;比如青海是由藏、回、土、撒拉、蒙古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和其他48个民族成分组成的多民族省份。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为26432万人,占4698%。其中:藏族13750万人,占2444%[ZW(]西海都市报,2011-05-06。[ZW)],青海藏区是除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集聚区,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有6个在青海,占省总面积的98%以上。青海藏族地区人居环境较为分散。地域辽阔。

(2)青海藏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以农放牧业为主,产业结构较单一,目前教育、文化、医疗等发展水平还较低,交通、信息较闭塞。

(3)农牧区社会组织较简单。宗族、宗教等习俗组织较多,而法定组织较少。藏民族传统文化积淀较深。藏传佛教的影响深远。

(4)藏区居民的血缘地缘关系较密切。人际关系受狭小地域的限制,尚未摆脱血缘、地缘关系的束缚,地域观念、乡土观念较强。

(5)生活方式比较单调,传统色彩较浓厚,生活节奏较慢。在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闲暇生活比较多且单调。

12 民族地区公安群众工作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我国绝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位于边境线上。青海藏区虽然地处内陆,但由于其地域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往往成为少数国外敌对势力和境内敌对分子插手破坏的重点。境内外“三股势力”、“藏独”分子、“法轮功”分子等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不断加强对我藏区的渗透和破坏活动;民族分裂、非法宗教、贩枪、贩毒活动等屡禁不止。民族地区形势不容乐观。

(2)突出的政策性。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传统和文化积淀。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否则,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语都可能伤害少数民族的感情,造成工作中的被动。

(3)工作的艰苦性。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地域辽阔,藏区海拔较高,交通通信不便,经济文化欠发达。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客观上加重了民族地区公安机关开展群众工作的难度。

(4)交流的障碍性。由于受地域等条件限制,各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机会较少,青海藏区的大部分群众只会讲母语,听不懂汉语。目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数量较少,汉族民警仍占绝大多数。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在开展群众工作中势必会造成沟通交流上的不便。

(5)工作方式的多样性。民族地区特殊的工作环境,使公安机关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做少数民族群众工作的方法。如上门接触式;下帐走访式;开会座谈式;间接接触式;帮助解困式;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民间纠纷,也有通过民族政策或利用宗教手段做群众工作。近年来,随着通信手段的变化,基层民警除了上述的传统群众工作方式外,又出现了通过电话、手机短信提醒问候等多种形式,基层民警群众工作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6)工作时间的随机性。民族地区基层公安机关做群众工作的时间既有固定性,但更大程度上还是随机性占主导地位。由于青海藏区的藏族聚集区较为分散等特殊的地域特点,尤其是游牧区,需要基层民警主动深入到群众中,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其中要在途中消耗少则几个小时多则一两天的时间。如果民警按照正常上班下班工作制度,就无法开展民族地区群众工作,我们可以这样说,民族地区基层民警群众工作无时不在。

2 民族地区公安群众工作的要求

21 扎实抓好民族团结教育抓好民族团结教育,打牢民警民族团结思想根基,是做好少数民族群众工作的前提。要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日常公安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规划之中,以“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互相离不开)、“三个互相”(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扎实搞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使民警切实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把民族团结渗透到日常公安业务工作中。同时,要结合日常公安业务工作,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教育少数民族群众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营造各民族共同发展、相互团结、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真正在多民族集聚地区形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工作打牢群众基础。

22 全面掌握了解民族风俗习惯、特点,尊重少数民族生活礼仪、禁忌习俗

民族地区公安机关处在反分防渗的第一线,基层民警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如对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生活礼仪、禁忌习俗不了解,不但难以走近少数民族群众,还会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反感,甚至与少数民族群众产生矛盾,做少数民族群众工作更是无从谈起。基层民警要在熟悉掌握党的民族政策基础上,全面了解掌握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特点,并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礼仪、禁忌习俗,自觉维护少数民族群众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会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认同和欢迎,才能走进少数民族群众中开展工作。

23 积极学习民族语言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交流的纽带。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只会母语,听不懂汉语。不懂、不会少数民族语言,难以与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做少数民族群众工作可想而知。因此,要把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作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民警积极学习少数民族群众语言,尤其要加强汉族民警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使汉族民警能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基本交流,提高民警独立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工作提供保证。

24 继承和发扬维护民族团结优良传统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民警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一如继往地站在反对民族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坚决同危害国家安全,影响民族团结的民族分裂分子做斗争,又要以对各族人民群众无比的忠诚和热情,真心实意地为辖区各族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走民族团结与公安工作同步发展的新路。

3 民族地区公安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

31 民族地区公安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

(1)宣传群众。民族地区公安民警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主要是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自觉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秩序,主动协助公安机关积极同危害民族利益和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主要内容包括:①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方针;②宣传法律法规和有关民族政策规定;③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

(2)组织群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人员居住分散、通信不畅,一般的治安管理措施很难发挥有效作用,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发挥其维护治安的积极性,是少数民族地区治安管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民族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可靠保证。这在少数民族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3)服务群众。关心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公安民警的本分,也是取得群众支持的前提条件。民族地区的公安民警要经常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真心实意地关心群众的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受理报警求助;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运用团结、教育、疏导的方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为群众所喜爱,受到群众的拥护。这是民族地区群众工作不可忽视的方面。

(4)依靠群众。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中,大量的公安业务工作需要群众的协助和支持,没有群众直接有效的帮助和参与,很多工作是无法完成的。

32 群众工作的方法

公安派出所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宣传、教育、组织、发动、依靠和服务群众是完成公安派出所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途径和基础。少数民族地区要有效地开展群众工作,更应夯实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集思广益,多渠道、多形式,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和手段,做好群众工作。做公安群众工作,关键在于要做有心人。只有具备做好群众工作之心,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就能得到不断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点子就能在深入群众中获得,从而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

(1)勤下基层,融入群众。做群众工作,就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让群众接纳,公安干警只有勤下基层,深入实际,与群众交朋友,听得懂群众说的话,学会说群众听得懂的话,才能开展有效的工作。无论是调查研究、走访,还是宣讲政策、部署工作,都应当多说贴近群众感情的话,多讲群众能够接受的道理,这样,与群众的心就能贴得更近,同群众的关系就能更加融洽。

(2)加强常用法律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民警的执法工作。一是应选一些常用的法律图书资料送到群众手中,图书资料在内容上应注重实用、通俗易懂,在形式上要图文并茂,事例要生动、典型、形象。二是责任区民警要定期到辖区给群众讲解法律的精神内涵,让群众自己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合法权益,处理邻里纠纷。

(3)感情储备为先。文明相融从了解和尊重开始,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用真心实意办实事,群众才会领情,才会赢得群众信任支持。一位在藏区工作了20余年的基层干警讲:“在藏区,你闻不惯酥油味、喝不来青稞酒,你就做不好群众工作”。学习民族历史、宗教政策、民族风俗、民族语言,以及尊重民族群众、尊重风俗习惯、尊重民族文化的活动。日积月累的教育引导,官兵对藏族文化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2006年8月,某武警部队奉上级命令赴海拔4000余米的某地域机动演练,到达某地时发现,场地堆满了玛尼堆,通道山口挂满了经幡。怎么办?这都是藏族群众祈祷幸福的吉祥物,按上级要求通过势必受到损坏。有人向负责人建议,先让部队通过,如果损坏赔点钱就是了。“这不是钱的问题!”负责人当即跳下车,防止挂倒破坏玛尼堆和经幡,命令车队减速慢行。此情此景,感动了围观的当地群众,主动为官兵当向导。

33 实施基层警务勤务机制改革

(1)继续推进和完善警务公开工作。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是畅通民意渠道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基层公安机关制作了警务公开栏、警务公开手册、便民卡等,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好的做法要长期坚持下去。

(2)要完善联系群众工作机制。要通过建立双语警民联系卡、双语警示牌、定期座谈会、所长接待日、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拓展同少数群众联系的渠道,实现与群众多渠道、多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增进感情,取得理解和支持。

(3)要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民意调查。重点围绕群众满意率、信任率、见警率以及安全感等问题,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4)组织安全防范:充分依靠基层组织。一是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二是指导治保会、牧委会、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三是广泛利用辖区资源,动员群众使用技防、物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水平。针对西北游牧区地广人稀、邻里守望难度较大的问题,依然提倡犬防,加强防范能力。

(5)建立健全和完善农牧区治保会组织工作机制,创建治保中心户长[ZW(]赵云创设治保中心户长是新农村建设中治安防范工作的重要举措[J].攀登,2007(8).[ZW)]。治保会(牧委会),全称为治安保卫委员会,是我国《宪法》确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党和政府动员、组织群众维护治安秩序的桥梁和纽带,是公安机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途径。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农村治安群防群治实践的生动创造和重要举措。

(6)注意研究和把握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的艺术性。一是坚持以诚取信。做到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二是坚持以情感人。要真诚实意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礼仪,要理解人、关心人。提倡换位思考,多想想百姓的难处。处理问题注意把握分寸,理顺群众情绪。三是坚持依法办事。公正为上,无欲则刚。

(7)诚实守信为本。做好农牧区基层群众工作,说话办事一定要讲信用,做得到的就讲、就承诺,做不到的绝不能欺骗群众,求得一时的满足。群众最讲实际。党的组织和干部只要失信群众一次,党群干群关系就会疏远一次。失去群众的信任,我们的任何工作将一事无成。

(8)拓展群众工作的渠道,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通过民族宗教界爱国人士开展群众工作。少数民族中宗教界的上层人士在广大群众中有深厚的影响,具有极强的感召力,这种工作方式有利于进行群众工作,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梁代生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

[2]张希贤群众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3]马继军民族法学基础理论[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

[4]郭寿祖民族理论政策基础[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5]何贵初公安群众工作基本功[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6]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治安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7]李姝英略论新社区警务战略[J].公安教育,2006(12).

[8]张思荣新时期公安边防群众工作方法初探[N].人民公安报,2006-09-06.

[作者简介]孙宝华(1963—),女,青海西宁人,大学本科,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公安系教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