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摘 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中医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焦点。通过对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和论述,同时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方法。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让古老的中华医学发扬光大,造福人类,这是当代中医药教学必须思考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教育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2197(2007)24-081-02

1 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曾经涌现出许多中医大家,如三国时期的华佗、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李时珍等。纵观传统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笔者认为大体上有五种培养模式,即:世家传承、师徒教育、学校教育、讲学论辩、自学成才。这些模式虽然形式各异,但是对于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学校教育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主要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的中医药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临床课-毕业实习三部曲的培养模式,培养各级中医药人才。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已成为中医药办学的普遍现象,而且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及教育质量好坏,对不同地区院校的生存、发展问题影响极小,导致校际间管理及教育效果等方面缺乏实质性交流,保守性强;同时,在招生和就业等方面也带有明显区域性。多数院校未设置对社会急需的学科。校际间缺乏竞争,安于现状,致使多数院校中医教育始终处于滞后的状态。从师资力量看,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应是知识经验的传授者和中医领域内的专家,而目前多数教师为本校毕业生,师资“近亲”繁殖,管理模式及授课方式千篇一律,创新少,出现了“家族化”趋向。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未形成人事管理一体化的院校合并,教师脱离临床,除老教授外,多数教师尤其是低资历教师缺少临床机会和临床经验,出现了医教分家的奇怪现象,致使多数教材编写不规范,课堂教学内容与病房实际操作吻合度差。与此同时,由于考试采用教考合一,师生间相互依赖性强,教师备课敷衍了事,甚至不备课,照本宣科者为数不少。另外,由于缺乏专门用于中医教师培训的《中医教育心理学》和《中医教育艺术学》等专著,教师授课艺术不容乐观。

此外,由于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重专业教材而忽视其它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内容的学习,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学术思维局限,毕业生除临床和科研动手能力不容乐观外,适应社会的其它能力也可想而知,从而形成了就业难,招生档次低,在校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等恶性循环。而目前中医院校学生以理科生为多,自小学至中学受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中分析还原思想影响甚大,大多数学生已形成了固定的还原式思维模式,对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接受起来非常困难。而中医药院校在基础课程安排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中医药学课程与《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西医药学课程同时开设,在中医药学基本思维方法尚未建立之际,开设以分析还原思维为主的众多的西医药课程,严重干扰了中医药学独特思维方法的培养与巩固。而在随后中医药临床课程的开设中,往往只一味注重临床知识与诊治技能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强化。

2 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对经典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源泉,是中医药学思维方法形成的理论依据,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然而,对中医药学经典课的重视程度,却在近年来出现了与中医药学发展的大趋势不相吻合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重视中医药学教育,在没有现成教材的情况下,重视中医药学经典的教学,中医药学经典课时大都在百余学时,《内经》学时超过二百学时;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方面自主权的加大,中医专业本科生的经典课课时被不同程度地压缩,《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经典著作课时由百余学时,压缩至几十个学时,有的专业被改为选修课,或被人为合并,甚至取消。有人甚至称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为“古味十足,距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几本书”,易在学生中培养“保守封闭、固步自封”的“不良思维方式”。目前,大多数中医院校将《内经》并入到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则合并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经典课程的独立性不复存在,中医药学经典课程的地位日趋下降。

2.2 对发展中医药认识有偏颇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西医药学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使医疗环境大为改善。为此不少人认为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及诊疗手段已远远落后,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医疗的发展,中医药学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必须与世界接轨,走中西医结合之路,走中医“现代化”和“科学化”之路;更有人认为中医药学经典已经过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不大,应弃之而不用,中医药学的理论要靠西医药学来阐发,中医药学的振兴要靠西医药学来扶持。中医药学界中也有些人一边对经典断章取义,大谈继承;一边用西医手段为中医寻证,割裂肢解中医药学。再如在国家及省部级课题招标与审报中都要求中医药学的研究课题,必须借助于现代仪器设备或现代指标,否则就无创新,无新意,以至许多中医药学的研究进入误区,不得不用西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医药学进行研究实证或分析研究。不仅使十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众多的研究成果也不能为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吸收和利用,更不能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3 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3.1 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规模效益

从高等中医教育发展趋势看,没有必要在不同地区进行大面积设置,而要借助高校改革的东风,应有重点、有目的地培养适应人们健康事业需要的高层次、高水平复合型的中医药人才。因此,很有必要削减学校数量,集中资金办好几所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国家级中医药大学。同时,可把有民族医药特色且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的中医药学院改建为既有中医特色又有各少数民族医药专业特色的中国民族医药大学。余下院校适当调整,或并入西医药院校,或改建成省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这类大学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实习医院。并着眼发展所需,重新调整专业设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现有师资及教学设备,减少师资员工的浪费,节省校园建设及购买教学设备重复的资金。同时可聚众名医名家于一校,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专家队伍。

3.2 走开放办学之路,加强校际间师资交流,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针对目前各院校师资干部“近亲”繁殖,出现家族化现象,应加强校际间的师资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取长补短,是促进中医药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学高为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应丰富教师的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其次,必须改变医教分离的格局,实现学校与附属医院人事管理一体化,教师即是医生,医生也是教师。第三,鼓励选派中青年教师和学科骨干,到高水平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第四,国家应组织中医药学专家编写适用于中医药学教师培训的、有中医特色的《中医药学教育心理学》和《中医药学教育艺术学》等专著,丰富教师教学艺术,使中医药学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实施教考分离,改善考试方法

针对目前考试存在的问题,要大胆进行考试改革,实行教考分离,即任课教师不参与考试命题,试题由学校题库中抽出,或院校间交换,或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避免教师不认真备课和上课,以及考前划重点等不利于高等中医教育发展的不良现象,同时有利于教师全面传授知识,减少师生间的相互依赖。在考试方面,各校应严格执行国家教委规定,明确责任,严格考风考纪,努力杜绝作弊行为的发生。切实保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

3.4 加强经典教学,强化中医药学思维方式

中医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体生命认识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理解中国文化系统思维的精髓,是领悟中医学理论精神实质的根本和必然途径。有人曾经对中医药学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中医药学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传统的文化与科学是其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医学为其本,临床医学为其主干,方药与疗效则是其花、叶与果实”。中医经典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前瞻性与不朽性,表现为它所提出和阐述的问题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所具有的普遍而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它所包涵的思维方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中医药院校应在中医药课程开设之前,适当开设相应的基础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艺术鉴赏》等;增加中医药学经典课课时及在中医药学基础教育中的比重,把经典课的学习作为深化中医基础理论、强化中医药学思维方式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中医药学经典的学习,使学生在古朴深奥的文字中了解经典的学术思想、理论渊源及其对临床和科研的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代医家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以培养学生类比思维、意象思维、整体思维等中医药学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和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经典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3.5 借鉴传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医药教学方法

传统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多数已经过时,但是有些方法对今天的中医人才培养仍有可借鉴之处。现行的中医教育应该吸收传统中医文化的精华,明确中医药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比如传统的师徒教育对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就很有指导意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如扁鹊师从长桑君,张仲景师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张元素,吴普、樊阿、李当之则是医学家华佗的弟子。这种师徒教育造就了历代名医,并代代相传,形成学派。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时也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医人才培养也要做到兼收并蓄,走好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