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全面提升我国居民心血管病防治水平

金秋十月,伴随着共和国七十周年华诞,10月11日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简称“长城会”)、亚太心脏大会2019(APHC)、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会议2019(ICCPR)、第十三届五洲心血管病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全面回顾了长城会30年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心血管病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了我国居民心血管病防治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健康福祉。

心血管病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

陈义汉院士首先介绍说,1990年我国居民前三位的主要死因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疾病和卒中,缺血性心脏病位列死因第七位。到2017年,我国居民前三位的主要死因是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我国每年约有3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居民死因的第一“杀手”。《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2.9亿人,其中高血压2.6亿人,脑卒中1300万人,冠心病1100万人,心肌梗死250万人,心力衰竭450万人,肺心病500万人,风心病250万人,先心病200万人,心房颤动1000万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陈义汉院士说,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主要健康指标包括,居民预期寿命增加3岁,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水平,重大慢病下降30%,婴儿死亡率降至0.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2/10万以下,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降至25%,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至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增至5.3亿人。2019年7月18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启动,“健康中国行动”的两大核心是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突出了一个转变,即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在“健康中国行动”规划的15个重大专项中明确提出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要求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至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

陈义汉院士说,过去的70年心脏病学领域创立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危险因素概念,β受体阻滞剂,CABG、他汀、PCI、ICD等,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能力和水平。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推進医学科技进步,加强慢病防控、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

陈义汉院士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通过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基础研究水平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包括心血管病研究在内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发出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基础研究是带有源头性质、奠基性、根本性、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核心性或关键性研究,不但蕴含在基础医学领域,也存在于临床医学领域和转化医学领域。但目前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基础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关口严重后移,应把我国疾病防治研究的重点放在上游位置;二是一些研究偏离重大科学问题,缺乏对心血管疾病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认知和鉴别;三是基础与临床部分脱节,许多研究没有价值导向,看不到未来应用前景;四是很少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与高地,缺乏影响世界的科学研究计划。

陈义汉院士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创新文化建设,基础研究是永恒的“源头活水”,医学科技工作者要踏踏实实地做基础研究,为转化提供积累。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和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始终如一地瞄准颠覆性的理念突破和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要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权威。转化医学高瞻远瞩,是伟大的理念和卓越的战略,现在已经到了转化医学的时代,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转化医学,各种各样的转化医学论坛和期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转化医学前景广阔。随着转化机制的突破和转化藩篱的去除,转化医学一定会取得更长足的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医学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和实现临床转化的源泉,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不断突破思维禁锢,拓宽思路、深耕细作、厚积薄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陈义汉院士同时指出,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多数心血管疾病都可归因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烟草、膳食等,实践也证明控制血脂、控制血糖、控制体重、健康饮食、积极活动、戒烟等都有助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要大力倡导疾病预防,大医治未病,防病重于治病,要把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落实在零级、一级和二级预防层面,而不是三级预防层面,不能做亡羊补牢的事情。

30年引领中国心血管病

学科创新发展

陈义汉院士说,今年长城会“三十而立”,在老一辈专家的无私奉献、海外友人的鼎力支持以及无数中青年学者的齐心协力下,30年来长城会始终秉承“引进、创新、合作、发展”的宗旨,坚持“公益、预防、规范、创新”的理念,接力奋斗,不懈前行,不断发展壮大。陈义汉院士回顾了长城会30年来引领中国心血管病学科创新和发展历程。

长城会由我国著名心脏病学家胡大一教授和意大利心血管专家German Di Sciascio教授于1989年创立,此后经过马长生教授、韩雅玲院士、张健教授等历任主席的不断创新发展,从早期的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技术培训,再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医学整合和国际交流,长城会已从最初的百人会议发展成为今天覆盖亚太、面向世界的万人盛会,从单一学科发展为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医学盛宴,从单一面对面的传统会议发展成为集成网络直播、多媒体互动、数字化管理为一体的立体会议,在我国心脏病学领域乃至整个医学领域独树一帜,长城会已成功跻身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心脏病学学术会议之列。长城会通过不断加强的全球学术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心脏病学领域的“国际直通车”。

长城会坚定贯彻“学术、开放、引领、传播”的方针,创新伴随长城会走过30年。首届长城会是我国第一个采用电视转播演示技术的示范会议,实现了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转播,由此开启国外专家对我国医生进行培训的先河。1994年长城会率先在国内会议上采用“微波”传输技术进行手术直播,逐步将长城会从普及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平台,推向学科融合与智慧碰撞的开放学术平台;同期胡大一教授开展了全国ICD注册登记,举办了药物临床实验研讨会,建立了专业数据库并与多个国际学会进行官方合作,出版了多部著作以促进心脏病科普宣教,实现了从普及和推广射频消融和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到心血管病防治综合培训的转变。1995年,胡大一教授意识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开始与内分泌、肾脏内科等学科展开合作,当时的这个做法不仅是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是创新的,学科交叉合作让长城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更大更广的格局。

进入21世纪后长城会步入学科融合、医学整合新阶段,积极倡导学科对话并将预防康复和慢病管理作为长城会的重要议题,倡导“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倡导新技术新理念的推广。2001年长城会引入预防论坛,实现了从纯临床向“临床+公共卫生”的转变。2015年长城会提出电子健康医疗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医疗模式。2016年为响应国家强基层和分级诊疗的医改政策,长城会推出了“第一届县域医疗论坛”“第一届全科医学论坛”,引入的“互联网医疗论坛”对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7年长城会提出强化“大健康”的概念,强调要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2018年长城会开启心血管医师教育和培训,学术规模盛况空前,参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长城会首次设立“长城會杰出贡献奖”,表彰在过去30年中对长城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30年来,自始至终走在中国心血管病学的最前沿,有力推进了新概念、新理论、新指南、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国心脏协管病学领域的应用。长城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心脏病学医师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临床与基础研究能力,推动了医患双方共同防病治病,推动了海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了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中青年专家,为中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和技术基础,引领着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韩雅玲教授介绍,我国对冠心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十分重视,最早可追溯到1965年。1984年我国开展的多省区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协作研究,不仅提供了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情况,还推进了我国在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方面的发展,培养了最早一批从事心血管流行病学工作的专家,也为流行病学研究形成中国特色并融入世界贡献了重要力量。2005年出版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趋势、防治现状和临床研究的综合报告。优化的药物选择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20世纪70年代,冠心病监护病房在我国一些城市的大型医院相继建立,使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从30%左右降至15%左右。1984年我国开展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取得成功,随后又开展了静脉溶栓治疗。虽然我国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起步较晚,整体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年来进步幅度较大。中国学者不仅参与了国际研究,而且还在部分研究中起主导作用,BRIGHT研究和ILOVEIT2研究更是得到了欧洲指南的引用。

1973年我国学者首次成功施行国内首例经皮穿刺经股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1985年开展的经皮球囊导管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开创了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近10多年来介入治疗在我国发展,每年的例数以11%到25%的速度持续增加。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器械的同时,我国学者也不断对相关技术和器械进行研发,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多种新型药物涂层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极大地促进了介入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国产NeoVas完全生物可吸收支架于2019年2月27日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支架在植入人体后,经过血运重建、支架降解吸收和血管修复三个阶段后,支架最终完全降解,血管结构和功能得到恢复,三年临床随访数据表明,远期安全性好于国际同类支架。近年来,中国学者的许多研究及新技术多次被欧洲指南引用,标志着我国冠脉介入治疗领域已由过去的模仿、学习和推广国外先进技术,迈上产学研相结合和自主创新发展的新台阶。

韩雅玲院士指出,近10年中国冠心病治疗临床研究的数量、质量取得较大进步,方法学从早期大样本单中心注册研究,发展到盲法、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内容与成果多聚焦于国产抗栓药物、器械、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及冠脉腔内影像学发现,中国学者在国际顶级医学或专业杂志发表的数量日益增多,并被国际指南引用。未来5年将会问世更多我国自主产权的新药械,预计在抗栓药、冠脉复杂病变处理策略、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的指导意义、创新性的诊治方法等方面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韩雅玲院士介绍,1962年我国启动了心脏起搏器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工作,此后20多年间我国心脏起搏技术不断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经验。20世纪90年代,我国心脏起搏专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外起搏治疗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国内主要电生理中心起搏器植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电生理事业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起步。此后20年间中国学者大力开展了心脏电生理技术研究,1991年我国学者报道了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经验,这是国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开始;1995年组成的“全国射频消融疑难病例研讨会”手术队,对疑难射频消融病例进行攻关,促进了国内导管消融技术的普及和推广;1998年我国完成国内首例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开启了我国房颤导管消融的发展历程。近10年来,我国心律失常领域临床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高质量的临床型研究越来越多,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了中国证据,其中“房颤相关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消融还是起搏治疗”研究,直接修改了欧洲房颤指南对此类情况导管消融治疗的推荐级别。

在高血压防治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完成了5次全国性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上升至23.2%,患病人数达到了2.45亿人。韩雅玲院士介绍,1960年我国学者提出综合快速疗法,强调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血压,1965年我国学者提出“小复方”构想并研制出了“复方降压片”。多年来我国学者开展的多项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赞誉,对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一些研究结果被国际高血压指南引用,同时在CCS-Ⅱ、ONTARGET等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也都有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积极参与。1969年刘力生教授等在首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的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基地,积极推行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首钢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基地治疗与管理模式称为“首钢模式”,并赞誉为发展中国家人群防治模式。此后,“全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项目、“燎原计划”等模式也被证实适合我国国情并得到大力推广,1998年原卫生部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我国于1958年开始对高血压开展基础研究,主要聚焦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发病机制和药理学等方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在上述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韩雅玲院士介绍,20世纪70年代北京、上海相继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此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发展。21世纪初国产封堵材料的成功研发促使先心病介入治疗迅速在全国推广。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到2018年,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数量逐渐增长,总例数为世界之最。在先心病新材料器械研究方面和术式改良方面,我国学者不断尝试,实现了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的双提高。我国从20世紀80年代开始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2010年我国开展了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推动了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在我国的又一次大发展。国产瓣膜自主研发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推广齐头并进。此外,我国学者在经皮心室重建术、心室折叠减容术、扩张型心肌病免疫吸附治疗等方面也取得突破。我国学者首创的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为微创室间隔减容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系统地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近20年来我国学者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代谢与血液流变学异常、炎症免疫对血管的影响以及血管稳态构成与维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20世纪80年代溶栓治疗的开展推动了心肌梗死特别是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脏重构的研究。山东大学张运院士团队采用斑块内注射基因或红细胞、颈动脉套管、精神应激、斑块内注射促凝剂、凝血酶原过表达等方法,成功构建了斑块易损、出血和破裂的兔、小鼠、仓鼠、大鼠动物模型,成为国际上易损斑块动物模型最完善和最系统的实验室之一,为易损斑块的机制和干预研究提供了适宜对象,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医学科学院顾东风院士团队开发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的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发病风险预测China-PAR模型,可针对ASCVD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及低、中、高危个体的切点划分,有助于心血管病早期防控。

近年来,我国心力衰竭研究和临床工作取得很大进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领衔的China-HF研究,明确了我们国家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通过学习班、心力衰竭学院等多种形式的推广,我国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由胡盛寿院士及其团队建立的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的精准分型,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赞扬并将其命名为“致心律失常心肌病的阜外分型”。

为规范心衰患者的诊疗过程,提高我国心衰综合防控水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等2016年联合启动中国心衰中心建设项目。由张健教授等领衔的中国心衰中心2018年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成立了心衰中心认证组织架构和心衰中心认证指导委员会等工作体系,共同推动全国心衰中心建设。截至2018年10月,已注册的497家机构会员中有50家心衰中心通过认证。50家通过认证的心衰中心从2018年1月至10月质控指标显示,心衰中心建设有效提高了心衰患者规范诊疗水平,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性改进和对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王陇德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等的积极倡导下,2015年我国启动卒中中心建设,通过近5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327家基地医院,202家高级卒中中心,108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卒中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任力杰教授介绍,该院2011年9月正式挂牌成为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近年来医院在以卒中为终点事件的慢病筛查、急诊救治、新技术推广、医疗大数据、远程医疗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发展了22家基地网络医院和近200家社康中心筛查网络,对筛查并登记的50 000多卒中高危患者进行了健康管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周德生教授说,作为湖南省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在总结历代医家有关脑病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方药的基础上,医院建立了中医脑藏象理论体系,制定了缺血中风、出血中风、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和路径以及协议处方。在围溶栓取栓期以及溶栓取栓治疗后联合应用辨证论治汤剂、中药针剂、中医适宜技术等提高了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和康复水平。

互联网为心血管病防控

提供新机遇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通过APP、微信等问诊或预约专家。基层医院和偏远地区的医生,也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培训、手术观摩、与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等,从而实现在较短的时间里积累经验,提升技能,第一时间得到国际前沿理论和技术进展,诊疗规范也更加专业化、标准化,互联网成为未来应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渠道。

为贯彻“健康中国行动”要求,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管理水平,践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2019年“华佗工程”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华佗工程2.0模式,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10月18日启动华佗工程“健康血压—云计划”专项行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说,该项目将充分发挥和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通过学科帮扶、人才培养、远程指导、技术赋能等多种形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引资源、送技术,助力各地区构建智能化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综合监控管理网络体系,提高各省区市基层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综合防控能力。项目将以县域为重点,帮助县域医疗机构建设一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血压专科,带动乡镇社区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规范化诊疗能力提升。充分发挥高血压分会专家成员的优势,通过专家走基层、知识下乡、骨干培养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基层高血压防控骨干。以北京丰台和河南巩义为样板,利用新技术为基层赋能,以高血压为切入点,逐步为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智能化慢病网络体系,服务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为推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型,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委员会等,10月11日在北京联合发起“心脏康复走基层,五大处方进家庭”项目,该项目计划三年内在全国培训10 000名心血管病医生,并对10万名患者开展康复管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介绍,近年来心脏康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成为心血管病治疗临床路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将医院传统心脏康复模式逐渐转变为家庭心脏康复模式,通过大医院、基层医院和家庭或社区三方互动,对患者进行家庭心脏康复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出院后对康复的重视水平,减少出院引起的疾病风险和事件发生。同时,提升各级医生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康复管理规范化的认知和诊疗水平,通过三级互动共同构建心脏预防与康复网络。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郜炎辉教授介绍说,巩义市15岁至74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4.89%,治疗率为35.72%,控制率仅为10.40%,巩义市医疗资源不足,应用“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势在必行。巩义市人民医院2017年参加了河南省“互联网+高血压远程精准管理”示范项目,2018年6月成立巩义市高血压远程管理中心,中心以巩义市高血压防治中心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将个体化高血压管理扩大至全巩义市。中心为17家村卫生室和18家卫生院安装了远程无线隧道式电子血压计,为村卫生室开通了远程视频,提高了乡村基层医生对基层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水平。初步分析显示,通过1个月到3个月的远程血压精准管理,血压达标人数提升了14.3%。中心计划将继续投放多种远程血压监测设备,真正实现让患者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规范化的远程高血压诊疗服务。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杨秀慧教授介绍说,2018年9月由漯河市中心医院牵头的“漯河市高血压防治体系建设项目”,获得2018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2018年12月,通过“互联网+高血压远程监控管理模式”建立了漯河市高血压网络防治体系。高血压远程中心通过远程血压数据管理实现了医共体远程运行,远程监测中心为各级医师配备了“千里眼顺风耳”,打破了信息数据孤岛。目前该项目已覆盖漯河市60个基层医疗网点,项目还将与漯河市国家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对接,覆盖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约200家,服务站和卫生室1300多家,基层医生2000余名,真正做到惠及267万漯河城乡居民。

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

生活方式干预意义重大

“基层是慢病防治的主战场。”山西白求恩医院任洁教授说。

任洁教授介绍,为响应中国高血压联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燎原计划”《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等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控技能,规范社区高血压管理,强化大众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从2016年11月起山西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启了 “燎原之行”活动。三年来“燎原之行”累计开展指南巡讲127场次,培训基层医生36 550余名,开展现场患教和义诊活动300余场次,接待居民咨询50 000余名。“燎原计划”调查显示,经过培训基层医生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以前有明显提升,居民逐步开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燎原之行”在山西省建立了一支具有极大凝聚力和高度影响力的高血压防控队伍,进一步提高了高血压患者治疗达标率。

福建省安溪县医院院长陈鑫坛教授介绍,为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分级诊疗,2018年安溪县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始独立建科,通过引进人才,购置先进设备,加快培养介入专业团队,提高了开展介入手术的能力,缩短了心梗治疗的“窗口”时间。同时,安溪县医院成立了县域慢病管理中心,进一步加强了高血压等慢病管理,提高了血压控制率和达标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从管理前的38%提升到管理后的82%。通过规范治疗和及时随访治疗心力衰竭,明显减少患者再住院。目前,慢病管理中心管理有患者5624人,随访达到100 419人次。

我国心脑血管病疾病负担在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北高南低”现象,黑龙江、吉林等东北地区和新疆、青海、西藏等西北省份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人群特点的心脑血管病防治策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姚丽芬教授介绍说,黑龙江地处中国北方高寒地带,昼夜及冬夏温差大,居民多喜食高盐高脂食物,饮食中蔬菜水果奶制品摄入较少,同时喝酒过猛,吸煙者较多,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黑龙江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病高发地区之一。面对不断攀升的心脑血管病很多人常常感到手足无措,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和需要也越来越强烈。哈医大一院多次举办大型义诊活动,为广大城乡居民进行卒中义诊、咨询和检查,发放心脑心血管病宣传材料和健康手册等,通过向公众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病防控知识,促进人们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王忠教授说,内蒙古地处祖国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多肉多盐,吸烟饮酒等生活饮食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病高发。针对内蒙古地区脑血管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神经外科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积极开展卒中等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倡导膳食结构多样化,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体系,持续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同时,加强死因监测,逐步实现卒中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信息的全程动态管理。

沧州市中心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七科主任庞其军主任医师介绍,沧州市2018年心脑血管病年平均死亡率为 26.88/10万, 且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沧州市中心医院各科室医师每月都要定期组织患者健康教育,普及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各级医师轮流前往周边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义诊和健康宣教,努力提高广大老百姓对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玉武教授介绍说,为提高卒中早诊早治水平,医院开展了面向社区的脑血管危险因素筛查,内容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颈动脉斑块等,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给予早期干预,通过有效干预近年来所在地区卒中发病率已逐渐开始下降。

“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2019年10月22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在北京共同举办 “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普及血压健康知识—2019年全国高血压防治宣传日主题活动”。活动旨在进一步传播高血压防治的健康知识,纠正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误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切实降低高血压带来的疾病负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特别强调,血压管理要重视健康生活。王增武教授说,大量的医疗实践证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是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如盐摄入过多有可能导致高血压,过量饮酒可明显增加心血管病发病,特别是中风的危险,吸烟不仅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等慢病不能单纯靠药物控制,必须在改变和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基础上,辅助以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减少钠盐摄入、减轻体重、规律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心理平衡等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过几代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心血管病防治水平实现了从模仿、改进到创新的跨越。未来,科技创新将继续引领中国心血管病学科向前发展,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专家简介

陈义汉院士,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内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