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在荒原上的钢铁梦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柴达木工作的那些年月里,我曾无数次往返于德令哈和西宁之间,路过乌兰时,总要远眺一眼矗立在荒原上的那两个大烟囱。它们就在离315国道不远的地方,无论西去或东行,必然会看到。十几年里,我已经看熟了它们,也知道那是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的遗迹。

按理说这个地方应该名闻八方,深深地镌刻在当代青海的集体记忆之中,因为它与上世纪中叶一个瑰丽的钢铁梦有关。但实际上它一点儿也不出名。就连我这个老柴达木人也一直不知道那个地方叫何德胜。更多的人,看到这个烟囱后,可能连1958年这个概念都懒得去理会。人们总是习惯于往前看而不习惯于忆过往,无论身后有多少值得记住的事情。

直到2014年9月,出于某种需要,我和老友王贵如、程起骏一起前往实地考察了何德胜钢铁厂遗址。

“何德胜钢铁厂”,从字面上看像个私营企业,但谁都知道那个年代不存在私营企业,因此也不存在以人名来命名企业的事情。但何德胜三个字确实像个汉族人名,其实不是。我嘱托程起骏先生向蒙古族朋友咨询,才知道它是一个缩减了的蒙古语地名,全名叫起来长而绕口,所以乌兰县的人就把它简化为何德胜三个字。这三个字延展开来,所包含的意思是“羊的仙板骨上的一块肉”。

仙板骨即肩胛骨,喜食羊肉的人都知道仙板骨上的肉细嫩不肥,最为可口。在游牧民族眼里,这一片依山傍河、水草丰美的地方就是羊仙板骨上的一块肉!以这样的比喻做地名,可见那地方有多么重要和美妙。

那原本牧歌悠扬的地方,1958年夏天突然热闹起来,它成了土法炼铁的战地。整整一年,这里烟雾缭绕,人声噪杂,熊熊炉火昼夜不息,拉运矿石的车辆和运送烧柴的牦牛队迤逦不绝。每天,人们都从收音机里倾听着全国各地土法炼铁的最新消息,感受着时代的脉动,也感受着“一天等于20年”的压力。

钢铁梦破碎之后,这里沉寂下来了。废弃的土高炉、顶天立地的烟囱、以及被荒草掩盖了的生铁坨,仿佛被遗弃于世外,年复一年地沉默着;又像是凝固了的梦境,残破而牢固。

出了乌兰县西去20多公里,汽车从315国道拐下来,在长满坎巴草和骆驼刺的草滩中寻路前行,山峦渐近,地势渐高,何德胜钢铁厂遗址到了。

时值深秋,草色正在转黄。荒草簇拥着一排排废弃了的土高炉。一眼望去,苍烟落照中,岚气浮动,土高炉队列俨然,使人想起《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鱼腹浦布下的八阵图。

走近了看,这些土高炉约有两米多高,直径有1.8米左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不少土高炉已经坍圮,暴露出来的耐火砖都是黑色的,说明这些土高炉都曾使用过,脚底下的草棵间,随处可见零星的铁矿石,还有一坨坨暗褐色的生铁,那就是当年的产品。

最抢眼的是那两个高大的烟囱,走到跟前,才觉得它们的大。直径约有4米,高度约有30米,有10层楼那么高,仰视可以落帽。显然,这两个大烟囱是为炼铁之后的二期设施——炼钢炉准备的。

想不到两个大烟囱砌得这么好!简直就像新建不久的作品。无论是圆弧度,垂直度,还是砖块之间的水泥勾缝,都无可挑剔,怪不得在凌厉的漠风中挺立了半个多世纪而无松垮迹象,甚至也看不见一点裂缝。想当初,必定是严格地按质量要求修建的,每个环节都符合建筑工艺的技术规定:一级红砖,标号400以上的水泥,水泥与沙子一比三的混合比。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沙子经过了水洗,不含一点土质;还有,砌烟囱的技工,手艺是一流的,使出了平生所学。

敢不这样吗?须知那是“以钢为纲”的年代,就是说,钢铁生产是整个工业的纲领,也是各级党委一把手必须亲自抓的头等大事,其它工作必须“停车让路”。炼钢炉的烟囱如果质量不过硬,出了毛病,这干系谁担得起?

让我们奇怪的是,这两个大烟囱底部的进烟口全都干干净净,没有烟熏痕迹。也就是说,它们与那些土高炉不同,建起来之后根本没有使用。联想起大炼钢铁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基本可以断定,它们建成的时间应该在1958年10月以后,那时全国的土法炼钢已经出现败象,这场运动开始偃旗息鼓,计划中的炼钢炉建设终于放弃,所以两个新建的烟囱没有派上用场。

史料记载,“大炼钢铁”是1957年11月至1958年12月期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全民炼钢运动。口号提出:钢铁生产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要在15年之内超过英国,即所谓“超英赶美”。于是成千上万群众不分行业,男女老幼一齐上前线,劳动力由7月底的几十万人增至6000万人。土高炉由3万座增至数百万座。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一百多天里不分白天黑夜地全部投入到炼铁炼钢运动之中。

柴达木地方再偏远、人口再稀少,也不能例外。它也是“全国一盘棋”上的一个棋子,必须行动起来。于是选择了何德胜这个离公路较近的地方建起了钢铁厂。

据老柴达木人回忆,这个钢铁厂用的铁矿石采自昆仑山,燃料是昆仑山阴坡上的柏树,人工砍伐,牦牛驮运。那都是些生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柏树。木材不比焦炭,燃烧极快,要想保持十几个土高炉不熄火,就得有一大批人奋力砍伐,一大群牦牛不停地驮运。一夏一秋过去,牦牛驮瘦了,柏树砍光了。这些被剃了光头的山坡,至今再也没长出一棵柏树。

铁矿石在柏木持续不断的烧烤中艰难地融化,从出铁口流了出来,凝固后拿去一化验,杂质太多,不能用。但是,这事不能声张,要一炉一炉地接着炼,完成生产指标是当时唯一目的,莫谈其它。

何德胜——羊的仙板骨上的一块肉,由于植被严重破坏,现在已经名不副实了。

在离这些土高炉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处地下室似的大坑,长方形,离地面深约两米,四壁皆是红砖砌就,很是规整,中间还有几个砖柱。它是干什么的?不像伙房,不像菜窖,也不像库房。琢磨了半天,还是程起骏先生看出来了:这一定是集体宿舍。是劳动者夜间休息的地方,是个地穴式的宿舍。废弃之后顶棚被人拆走当烧柴了,砖柱没人要,就完整地存留到今天。

史料记载,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严重违背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并推助了此后的“浮夸风”。

历史翻过了难忘的一页。此后又经过半个世纪的迂回曲折,一些宝贵的观念,诸如“尊重经济规律”、“协调发展”、“生态保护”等等才逐渐走进国家和民众的意识之中。

经验教训是金钱买不来的精神财富。经验教训一般都躺在资料堆里,要时时去翻检才不会彻底遗忘。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文字的描述怎能抵得上实物展示的力量。全民大炼钢铁留下的遗迹,在全国已属凤毛麟角,更何况在这远离运动主战场的柴达木盆地。

多亏了何德胜这个地方人烟稀少,干旱少雨,钢铁厂遗址才能完整存留到今天。这样特殊和珍贵的历史教材上哪里去找?

人们常说历史不会重演。我看这句话大有问题,至少太片面。应该说历史事件不会重演。而历史性的错误呢,很难说不会重犯。历史早已证明,失去了警醒和警惕的后人们,所做的很多糟糕事情,就是对前人的重复,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要不,怎么会有“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样痛心的浩叹呢?

这个地方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比如,在遗址附近,用花岗石或其它不易风化的石材做一个纪念碑,把何德胜钢铁厂的来历和当年的时代背景镌刻上去,作为永远的警示。今天的人们以及子孙后代们在游览这片遗址时,如果能够举一反三,想到一些与当下和未来有关的问题,这片遗址就从死寂中复活了,就有了新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何德胜这个地方,就将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仙板骨上的一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