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钢铁企业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与应用

摘 要:当前,以钢铁企业传统煤化工产品为原料,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焦化下游产品,已成为重点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利润增长点的发展方向之一。成为钢铁企业去产能,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本职岗位,就钢铁企业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与应用的战略意义、可行性及产品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钢铁企业;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应用

钢铁企业煤化工产品属于辅助产品,主要包括高炉煤气、化产品 轻苯、纯苯、甲苯、二甲苯残油、焦油等,主要用于工业、民用燃料和化工原料。当前,国家调整产业结构。面对钢铁、煤炭产能过剩,石油产量不足,长期依赖进口满足国内需要的现状,对于依靠技术进步快速发展,旨在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新型煤化工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十三五”规划,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钢铁产业和新型煤化工产业协同发展,鼓励传统煤化工产品延伸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钢铁企业传统煤化工产品为原料,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焦化下游产品,已成为重点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利润增长点的发展方向之一。成为钢铁企业去产能,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本职岗位,就钢铁企业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与运用的战略意义、可行性及产品选择进行分析研究,与同行们商榷。

1 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的战略意义

新型煤化工通常指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等。它的战略意义在于可生产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化工产品,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甲醇、二甲醚以及煤化工独具优势的特有化工产品(芳香烃类产品)。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资料显示,我国石油储量开采是11.5年;天然气储量开采16.5年;煤炭储量可开采时限是200年。是我国储藏量最大的能源。而现在我国煤炭利用率却同比逐年下降,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石油供不应求,依靠进大量口约为需求总量的50%。因此,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替代石油消耗,减少、力争停止石油进口,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长期战略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另一方面,钢铁企业去产能,实行企业转型升级,安置职工转岗再就业,利用现有煤化工工艺、设备进行开发、延伸新产品,建设新型煤化工生产线是一条捷径,是推动钢铁企业多种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 钢铁企业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分两个方面,一是在现有传统煤化工工艺、设备产品基础上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二是建造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2.1 在现有传统煤化工工艺、设备产品基础上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

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是在现有传统产品基础上的延伸,所需原料为高炉煤气、焦油、粗苯等,现都具备。所需设备工艺,如煤炭液化(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制氢工艺、焦油加氢等,国内已有成熟工艺和设备,并可与现有煤化工设备实行对接使用。所需人力资源、技术人才,现有传统煤化工技术人员稍加培训即可胜任。所需场地,就相邻钢铁企业下马生产车间足可利用。因此,在现有传统煤化工工艺设备产品基础上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具备完全可行条件。山东莱钢、上海宝钢已有成功经验。

2.2 建造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这也是大型钢铁企业选择的一条转型升级的途径,如酒泉钢铁就在嘉峪关筹建大型新型煤化工生产基地。它的可行条件是:一是要有就近的煤炭生产基地。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源。

3 新型煤化工开发产品选择与应用

新型煤化工产品就目前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应该是我们开发首选项目。根据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现有煤化工设备、工艺及产品现状,应该选择以下新型煤化工产品进行开发。

3.1 高炉煤气开发利用

(1)生产甲醇。利用焦炉煤气加压纯氧部分氧化转化工艺,将焦炉煤气转化为合成甲醇的原料气。甲醇用于再加工利用。

(2)焦炉气制氢。焦炉气体经过精细脱硫净化后,采取变压吸附提取焦炉气体中氢气。氢气是未来最清洁能源,燃烧后只产生水蒸气和热量。是取代汽、柴油的换代燃料能源。

3.2 甲醇的延伸产品

(1)甲醇制二甲醚。用途可代替柴油、汽油。

(2)甲醇制烯烃,用于重要的化工领域,是石油化工不可替代的产品。

3.3 煤焦油加工

利用焦油加氢工艺,对煤焦油进行加工。生产环芳烃和高碳原料,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

3.4 粗苯深加工

采用粗苯催化加氢法,生产纯度高、无三废、附加值高的化学产品。

总之,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大有可为,是我国能源革命的战略选择。近几年,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迅猛,钢铁企业煤化工产品开发也进入实施阶段,它必将为钢铁企业煤化工产业的带来转机和发展,为钢铁企业去产能,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佚名.钢铁煤化工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焦炉煤气高效利用[J].冶金环境保护,2012,(2):16.

[2]亓学山.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A].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2007年煤化工配套大型空分设备技术交流会[C].2007:92.

(作者单位:1.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焦化厂;2.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