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专业课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摘 要 如何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关联性和结合点,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是当前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难点。本文以“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为例,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重点阐释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和若干思考。

關键词 专业课程 核心素养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6.011

Exploration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Take "Human Anatomy Physiology" course as an example

LIU Zhihao[1], YUAN Juan[2]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2]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Abstract How to sort out th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ained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tap the relevance and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various link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major difficulty in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course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explaining the way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some reflections.

Keywords specialized courses; key competencies;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如何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关联性和结合点,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是当前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难点。本文将以“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为例,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重点阐释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和若干思考。

1 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

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环节。[1]在2016年9月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集中体现了“课程思政”的实施目的。而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职责于一体的“课程思政”,则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作用、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有效路径。

2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课程性质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业基础。旨在指导学生掌握人体主要系统、器官的结构功能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和医学常识深刻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科学素养,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专业学习、教师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本课程所使用教材是左明雪等主编的2009版《人体解剖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

3.1 讲好发展史激发学生爱国奉献精神

有效利用课程开篇的“绪论”,讲好人体解剖生理学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爱国奉献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职业选择与人生规划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在古代我国人民对解剖生理学知识的探索就有记载,例如《内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以及宋代王维一铸铜人分脏腑十三经等。[2]近现代我国也不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生理学家,他们为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和发展、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我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林可胜,毅然舍弃在新加坡的优越条件,决然地与祖国同胞共赴国难,为抗战时期的战地救护工作作出了極大贡献;[3]我国生理学奠基人蔡翘,一生艰苦创业,从事生理学工作直至逝世,为发展中国生理学和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并为中国航天航空航海生理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4]我国著名生理学家吴襄,一直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默默奉献着,他一贯重视培养年轻生理学工作者,80岁高龄依然坚持撰写《近代生理学发展简史》,为生理学研究的继承和创新留下了宝贵资料。[5]

3.2 讲好科学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相应的章节,适时引入著名生理学家的科学故事,以真实、鲜活的科学故事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于探索、不畏艰险的科学精神,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和平发展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意识。

故事一:“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这是首位生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在生命最后时刻,不近人情地婉拒前来探望的人。他正密切注视着自己越来越糟糕的身体情况,不断地向身边的助手口授生命衰变的感觉,他要为一生至爱的科学事业留下更多的感性材料。“要学会做科学的苦工”“争论是思想的最好触媒”“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这些是巴甫洛夫为后人留下的经典语录。 [6]

故事二:书籍《热血流向:著名生理学家朱壬葆院士传》所讲述的朱壬葆院士,是第一代“三防”医学研究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幸福,为了祖国军事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他以强毅而浑厚的人格魅力、博大无私的胸怀,从所钟爱的内分泌生理研究到甘当无名英雄研制我国第一代抗放射药物。历经劫难而矢志不移,殚精竭虑直到生命最后一息。[7]

3.3 讲好生命伦理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生命伦理是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教师应当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生物科技发展引发的社会伦理及法律问题,帮助学生增强生命伦理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例如,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时,大多数实验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一定损害,常用动物体替代人体开展实验。另外,可结合“基因编辑婴儿”等热点案例培养学生的生命伦理观念,启发学生思考生命意义、审视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遵守科学家共同体的伦理共识。对于案例中涉及的其他背景,可拓展式开展思政教育,讲解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内涵,例如责任意识、道德意识、规章意识、身心素质和团队精神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8]

3.4 讲好导课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素养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知识和案例。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健康案例和生活案例,把学生关心的健康问题或生活常识引入课堂导课,增强“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解释力和吸引力,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素养。例如,在教材第九章的“食物营养成分与生理功能”内容中,培养学生科学搭配营养的意识和能力;在第十一章的“甲状腺”“胰岛”内容中,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正确预防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慢性疾病。

3.5 讲好课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专业课程具有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专业教师应当从本专业角度运用具体的课程知识点,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例如,本课程中生理学研究是将机体结构作为动态的;体内各器官、系统相互密切协调配合,使机体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各种物质在不断变化中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人体作为物质世界中的成员,是按照自身规律运动着、变化着和发展着的。

4 专业课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术轻思政等现象,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4.1 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专业教师应当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提升育德意识,主动转换角色,即从授课老师转变成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教师教书育人职责,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自觉地把知识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专业素养角度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才,做到育人润物于无声。[10]

4.2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融入课堂

相对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程思政”是一种更为柔性的思政教育,因此教师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设计和教案,充分发掘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关联性和结合点。要注重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挖掘背景材料,通过引入热点话题、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深化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内涵的发掘与融合,实现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二合一”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1]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Z].2014-03-30.

[2] 左明雪等.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百度百科.林可胜[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E%97%E5%8F%AF%E8%83%9C/6388358?fr=aladdin,2019-03-18.

[4] 百度百科.蔡翘[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4%A1%E7%BF%98,2019-3-18

[5] 百度百科.吴襄[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B4%E8%A5%84/14718?fr=aladdin,2019-03-18.

[6] 搜狗百科.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EB/OL]. https://baike.sogou.com/v63816177.htm?fromTitle=巴甫洛夫,2019-03-18.

[7] 童村.热血流向:著名生理学家朱壬葆院士传[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

[8] 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1):119-122.

[9] 朱漪.高校实施“课程思政”若干问题的思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2):38-40.

[10] 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18(6):62-67.

[11] 杨晶晶.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以公共关系学课程为例[J].视听,2018(3):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