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如何培养和有效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作者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从校园实践的角度探究中职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途径,力图以点、线、面的多层次展现校园实践活动的新形式。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就业能力;校园实践

一、营销就业能力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从业所需技能,主要是心智性,而非动作性的。其职业能力组群体系由三层构成。

1.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一种不受行业和岗位限制的通用能力,是人们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能力,而且应当是人们各种能力中最主要的能力。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五种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交际与沟通能力、创新与应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

2.专业核心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能力是指营销人员在职场上从事营销活动、谋取营销成功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职业技术与能力。主要包括如下技能:市场调研、环境分析、目标市场选择的能力,客户关系协调能力,营销策划的能力,广告宣传能力,商务谈判能力,人员促销能力,柜台服务与销售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等。

3.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指在实际营销中所涉及的各方面、各种各样的综合性能力与素质。除上述所讲的关键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外,还包括思想境界、职业道德、人格魅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将单项知识与技能综合起来的能力等。

二、校园实践形式探究

1.重视校园实践的意义

目前中职学校在就业难的压力下已经开始重视中职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学校一方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中职生在校前两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注重中职生在校第三年的校外实习工作。但是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之间的跨越是有梯度的,学校将课堂教学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两个阶段划分过于明显,忽略了校园实践的衔接作用,导致课堂教学和顶岗实习相脱节,学生不能迅速适应实习岗位,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主体是人的能力,而能力又是在劳动中获得的。”朱熹认为:“切己体察,乃读书之一法。”黄炎培先生倡导“职业教育,不惟重在‘知’,尤着重在‘能’”的做学合一原则。这些都充分论证了皮亚杰“动作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简洁地阐明了“做中学,学中做,行知结合,侧重习得”的教育内涵。由此可见,实践载体和实践活动对培养从业能力的重要性。如果学校能重视校园实践活动的规划性、针对性,不断挖掘校园实践的新方式、新内涵,那么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前两年的理论学习中“预演”工作场景,验证他们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他们对理论经验主动学习的渴望,从而增强他们的“实战”能力。

2.校园实践形式的创新

(1)点——立足校园实体店。

学校可以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超市、书吧、饮品店等场所开展营销专业学生的校园实践活动,如:采用分项目或分场地自主经营实体店的方式将店面设计与商品陈列、商场CIS策划、商品采购与存储、销售与服务技巧等营销知识进行综合操练或采取自愿组合的原则,由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与情感,自愿组织成8—12人的“格子铺”经销团队,通过竞聘产生经理或店长,在店长的主持下,共同策划,相互配合;在这里学生将体会到自筹资金、联系货源、制订销售计划、设计店堂海报、收获利润的困境和乐趣。在时机成熟时,还可以将实体店扩展为校园网售店,进一步增加学生校园实践的强度。

在这个“点”上,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分析与解决问题、交际与沟通”等关键能力和“环境分析、目标市场选择、柜台服务与销售、网络营销”等专业核心能力。

(2)线——举办校园实践周。

基于校园实体店的这个“点”,学校还可以展开一系列的营销实践活动,集中在每学期安排1—2个主题实践周,灵活地结合《市场营销学》、《基础会计学》、《商品学》、《商务谈判》、《口才推销》、《广告学》等课程进度开展校园实践,如:可针对实体店的知名度、美誉度展开“师生校园消费观”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师生对实体店经营项目的潜在需求;可配合季节性商品的特点和传统节假日的风俗开展“宣传海报创意赛”,将学生的奇思妙想付诸实践;可将知名商品或新兴产品拉进校园举办促销活动,让学生与商家进行双赢的“商务谈判”;可开展“标语征集令”或“创业策划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案写作功底和缜密的思维能力。

在这个“线”上,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交际与沟通、信息处理”等关键能力和“市场调研、广告宣传、人员促销、商务谈判”等专业核心能力。

(3)面——成立营销协会。

在学校社团中成立以“传播市场营销知识,普及市场营销理念,注重市场营销实践”为宗旨的营销协会,可以把理论研讨、经验交流和推广的任务交给学生来策划,让学生筹划“经典案例点评”、“营销辩论赛”、“企业人士对话”、“营销知识竞答”、“创办协会会刊”、“调研报告汇报会”、“爱心义卖”等活动,以期提高会员的营销理论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此时,营销协会的会名会徽、制度条例、机构设置、发展规划、盈利状况等生命力问题会带给学生们无限的思考,他们不仅要尝试着活动组织、节目主持、广告宣传等多种角色,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而且要和学校内外各个层面的人打交道,小到借一间教室,大到去企业拉赞助,都要亲力亲为。在将所学知识借助营销协会这个媒介全面向其他在校生铺开的同时,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断增长,无形中还能增强职业自豪感和团队凝聚力。

在这个“面”上,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应变、组织与管理”等关键能力和“营销策划、关系协调”等专业核心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思想境界、职业道德、人格魅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将单项知识与技能综合起来的能力”等综合素质上有所修炼。

实施营销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营销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者的创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我们应不断研究这“第二课堂”的实效性,使其成为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之间的有力桥梁,将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贯穿始终,真正地推动中职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霞.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

[2]迈克尔·L.贝克.市场营销百科[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李亚平.中国职业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王妙.实践课业教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5]余远坤.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J].广西教育,2009.

[6]巩少伟.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