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探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手机已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为大学生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能量。沉迷手机的大学生不在少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自身因素与外界因素。针对于此,学生、学校、社会应采用相应制度来减少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必要时可采取心理援助等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依赖 原因 对策

在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达13.06亿户,手机用户普及率达95.5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部/百人。因为其方便快捷,手机被不少大学生所喜爱,但同时也出现了手机依赖现象,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成绩、身体健康,依赖手机的大学生在逐年增长,情况令人堪忧。本文将讨论手机依赖现状并探寻手机依赖症的原因及寻找相应措施。

1.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

手机依赖问题已经成为继网络成瘾之后,备受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不同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常冠以不同名称,如"手机综合症"、"手机控"、"手机焦虑症"、"手机依赖"等,这一问题主要是指,一种类似于网络成瘾的过分利用现代技术所致的行为成瘾,具体来说就是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使用,对身心健康、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作用的行为,表现为手机不离身并随时查看,信号或网络中断的失落感和焦虑感,电话交流取代面对面交流等1。在我国,手机依赖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国内调查得出的总体的手机依赖率为15%~30%2。另外,据江苏省的一项调查发现,40%的学生若忘记带手机,则会觉得很不舒服,没带手机就无法忍受的占到了37%3。

伴随着大学生手机持有率的逐渐提升和高频率的使用,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日益严重,成为继网络成瘾后又一行为成瘾。如有些学生忘带手机时特别焦虑,宁愿旷课也一定要把手机取回;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的手机在响,出现幻听现象,这些都极大地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4。

2.手机依赖症的原因

2.1自身原因

2.1.1人格因素

人格是导致手机依赖的重要心理因素。通过对手机依赖与五大人格的关系调查研究发现,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在神经质和社交焦虑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手机依赖的大学生,而在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四个维度上,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得分明显更低。这说明手机依赖的个体在人格上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敏感、易紧张、内向、多疑和自律性差等特点,并且在人际交往时容易紧张与害怕5。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内外向、神经质、自尊水平是影响手机使用的主要因素,内向性格的被试者更容易表现出手机依赖倾向。Bianchi的研究发现,外向型低自尊个体手机依赖现象较严重。内向型个体由于不善与人面对面沟通,便借助QQ、微信等聊天软件与他人沟通,这样,他们便不再紧张,也有了足够的思考时间,还能用图片等内容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用手机聊天,也些外向型个体因为迫切想与他人交流而不断使用手机,从而养成了依赖手机的习惯。

2.1.2自律素质低

许多大学生经历过高考后,变得自由了许多,老师、父母不再无时不刻的督促学习,时间自由支配,被压抑的天性得到解放,由之前的被动变为主动,当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后,一些大学生并不能完全适应,不能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时间,选择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手机正是提供这样一个上网环境的绝佳场所。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地方,在没有人管教后,一些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处于怠惰和迷茫的状态,缺少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养成了依赖手机的习惯。

2.2外界因素

2.2.1现实所需

如今,手机已经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生活中的大部分琐事,如网购、交话费、预定飞机火车票、排队占座等。大学生更是可以用手机接收老师传达的消息,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似手机为大学生省去了很多麻烦,但实际上,用不用手机已不是他们本人决定了,而是被生活学习所迫,被科技所绑架。

2.2.2体制不健全

一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宽松,也没有针对手机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学里教师对学生的监督相比之下来说大幅下降,导致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的人数每年都有增长。

在课上,由于教师采取大班课的方式,使课堂枯燥乏味,因而有一些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或感到迷茫,并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对专业不了解,所以有些学生上课不愿意听课,而是把注意力转向了手机,出现了隐形逃课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对此管理并不是很严,导致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2.2.3社会环境因素

手机是联系他人及被他人联系的重要工具,在社交网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交网络,学生可以选择有选择的展示自己,使他人加深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自己特有的形象,故而会花费大量时間在手机上来经营自己的形象。QQ、微信等社交软件能快速建立起社交网络,为了维系人际关系,大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在手机上。

2.2.4信息网络

如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生活大爆炸的时代,各色各样的新闻都会充斥在大学生的眼前,有些大学生出于好奇,便会将大量时间耗在新闻、绯闻等信息上,消耗大量精力,从而落入信息的这张大网中无法自拔。

3.应对措施

3.1提升自身素质,自觉抵制手机诱惑

手机在为大学生带来了诸多便捷,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知识、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同时也出现了信息泛滥的现象,其中不乏诈骗、垃圾、不健康的信息,使信息选择变得有所困难,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素质,接收健康有用的信息。同时,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学生的时间出现了片段化的特点,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干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因此,大学生在享受手机带来快捷的同时,也应自觉抵制手机带来的诱惑,不做"低头族"。

3.2多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加强人际沟通

相对于手机中的虚拟世界,现实中才会更加绚烂多彩。大学生应多参加社团、班级活动,多与同学沟通,这样做不仅加进了与同学的关系,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排除对手机的依赖。大学生应多接触大学的新鲜事物,使大学生的生活从小屏幕转换到生活大舞台。

3.3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意识到依赖手机的严重后果

学校应积极开展相關讲座与宣传工作,增大宣传力度,让学生意识到依赖手机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信息的管理,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造成的危害。学校也可以设立微信、微博公众号,多与学生加强沟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手机依赖的原因并找寻相应措施。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相关的讲座和宣传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5。

3.4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育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为一些大课的枯燥,学生将注意力转到了手机上,而任课教师因为学生并没有扰乱课堂秩序,变并未强行制止学生。任课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意识从手机的小屏幕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学到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大学依旧是以学习为主的。

3.5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手机的管理

学习应制定相应制度来规范学生的手机管理意识,例如晚上定点断电,课堂手机入袋等措施,保证学生使用手机的规范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外界活动,放下手机,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李止庸.国内外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见:中国商品学会主编.中国商品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论坛暨中韩商品科学交流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商品学会出版,2011.5

2.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第1期,第66~69页。

3.刘传俊,刘照云,朱其志等:"江苏省5139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第5期,357页。

4.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第1期,第66~69页。

5.王欢,黄海,吴和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3期,第447~450页。

作者简介:

宗传鑫,男,1988年6月,汉族,山东潍坊,工学硕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南大学辅导员。

赵劲宇,男,1998年1月,汉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