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的拉美市场与中国贸易投资机遇

经过数十年的改革与调整,拉美国家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全球贸易和投资目的地。如果说十年前拉美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是无进口配额的限制,而如今的拉美地区最具魅力之处莫过于区域经济的高增长率与日趋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于贸易商和投资者来说,拉美地区已成为一个充满商机的市场和资产配置战略目标。

一、中国对拉美市场由关注到全面部署

中国对拉美市场已由关注发展为全面部署。自2005年以来,中国分别与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我国发表了对拉美政策白皮书,提出要在贸易合作基础上建立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2009年,中国开始与拉美地区展开金融合作,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与美洲开发银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随着合作的深化,中国已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拉美市场。

首先是因为: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欧美经济步入衰退,市场需求疲软,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却在危机期间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和投资的新兴市场。2009年,拉美的对外贸易总额为15721万亿美元,其中商品出口6919亿美元,服务出口1039亿美元,商品进口6421亿美元,商品出口1342亿美元。2010年,拉美出口继续增长,其对外贸易总额约为17300万亿美元,其中,商品和服务的出口约为8000亿美元,商品和服务的进口约为9300亿美元。

其次,在危机期间,中拉贸易关系不仅未受到太大的冲击,反而更加紧密。2009年,中拉贸易总额为1215亿美元,仅2010年1~9月,中拉贸易总额就已达到1325亿美元,增长了6.2%;而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贸易均有所下降。在双边贸易上,拉美对中国的出口主要为大豆、食用植物油、原油、皮革等;中国对拉美的出口则主要为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产品、生命科学技术产品、摩托车、相机、纺织服装等。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由于拉美一些国家的非关税壁垒尚未形成气候,技术壁垒、环保标准上不像欧美国家那样苛刻,这些新兴市场的优势对于初期进入拉美市场的企业来说十分有利。未来,中拉双方还会加快、加深贸易和投资合作,在汽车制造、金融合作、农业合作、可再生能源、电网建设、旅游及媒体等新产业等方面拓宽合作领域。

二、2010~2011年拉美宏观经济形势

根据拉美经委会最新发布的《2010年拉美和加勒比经济预览》,2010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GDP增长率为6%,人均GDP增长4.8%。这是自2004年以来的最高增长速度。但是,拉美各次地区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南美地区的GDP增长率为6.6%,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的GDP增长率为4.9%,加勒比地区的GDP增长率仅为0.5%(见图1)。

与以往不同,大多数拉美国家较快摆脱了经济危机影响,在2009年下半年就开始恢复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在这次危机期间拉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反周期措施,如降息、增加公共投资和央行信贷、鼓励消费、加大对贫困家庭支持等政策。总的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1. 扩张的财政政策。由于危机前几年拉美经济持续增长,积累较多的贸易盈余;与此同时,由于严格的财政管理,使公共部门累积了较大规模的资金。虽然为应对危机消耗了部分资金,但是到2009年年底,其财政政策仍然比20世纪80年代危机初期更具适应力。拉美各国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来实施驱动型投资战略,刺激国内经济的复苏。2009年,拉美各国政府总共计划增加250亿美元用于公用事业的投资,这比原计划增加了20%。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为危机后拉美经济的恢复和繁荣以及出口部门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卓有成效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外部门盈余的稳定性,加之弹性汇率政策,使许多拉美国家在2009年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

3. 审慎的金融监管。在这场危机中,拉美金融体系的表现十分出色,与以前危机之后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整个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银行的表现完全得益于完善的管理和监督。自2000年以来,许多拉美国家采取了审慎监管的新方式,重点在于风险评估以及借助各种工具进行管理以减少风险。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的监管机构已承诺(在2011~2016年间的不同时期)全面实施巴塞尔标准,并已建立了评估市场和信贷风险的统计体系。一系列监管措施使拉美国家的银行信贷质量得到了改善,其不良贷款占总贷款额的比率大幅下降;金融机构清偿能力提高,在大多数拉美国家,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资本充足率,而且在危机期间,其资本充足率高于或等于全球危机前的水平(2009年拉美地区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5.6%)。

上述反周期措施的效果是:2009年下半年拉美国家的经济开始复苏,2010年继续强劲增长。快速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正规就业部门,2010年拉美地区的失业率降至7.6%。由于国际市场上食品和燃料等商品的价格上涨,使通货膨胀小幅攀升,从2009年的4.7%升至2010年的6.2%。劳动力市场的好转,加上扩张的信贷以及普遍提升的预期,刺激了私人消费的增长,而且机器设备等投资的增加,这些因素成为2010年国内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贫困率从2009年的33.1%降至2010年的32.1%,赤贫率从2009年的13.3%降至2010年的12.9%。另外,从对外部门来看,有利的外部环境使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出口商品贸易条件改善了,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出口量和出口收入均持续增加,到2010年第二季度已经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国际环境对拉美各国的影响不同,主要取决于各国在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中所处的地位。预计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有所减缓,其GDP增长率将为4.2%,人均GDP将增长3%。从次地区层面来看,南美地区的GDP增长率将为4.5%,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将增长3.6%,加勒比地区将增长2.2%。

三、主要拉美国家的产业发展与中国贸易投资机遇

中国的贸易商和投资者要想进入拉美这个新兴市场,就必须根据每个国家的特点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贸易和投资战略,因为拉美各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市场开放程度、金融体系以及产业的发展现状都不尽相同。

(一)智利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智库(EIU)发布的国别报告,2010年智利经济增长率为5.3%,预计2011年为5.9%,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2009年衰退之后国内需求的恢复,以及灾后重建的需求(2010年2月发生的大地震造成了297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公共和私人部门在重建方面的投资将推动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到2012年,矿业部门将获得150亿美元的投资,主要用于扩大铜矿生产能力;农业是智利的第二大出口部门,2010~2011年将得到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稳定的全球需求以及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智利的制造业部门规模较小,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业,2010~2011年也将平稳增长;智利还拥有较发达的和较先进的零售业、船运和运输部门、不断发展的旅游业、以及举足轻重的商业服务业。由于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国内需求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智利的通货膨胀率为3.8%,预计到2011年底,通货膨胀率还将维持在3.8%。

2006年10月1日,中智自由贸易协定开始实施,为中国出口企业开拓当地市场创造了良机。中国对智利主要出口机械设备、通讯产品、家电产品、纺织品、服装、轮胎、玩具、鞋类、化工产品、手工工具、运输工具等;智利对中国主要出口铜、硝石、纸浆、纸张、鱼粉、木材、红葡萄酒、海藻、硫酸钾、水果、铁矿砂和碘。目前,智利已成为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是智利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智利宏观经济或产业的发展,将为中国提供新的贸易投资机遇。

1. 机电产品市场:智利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齐全,主要是一些轻工业和加工工业,因此中国对智利高科技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有较大的潜力。而且,智利的电压及频率标准与中国一样,所以中国的电机可以直接在智利使用。

2. 纺织业:近几年来,智利的纺织业正在逐渐萎缩。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进入其纺织服装业,智利政府出台了优惠措施,如外资企业的外汇汇入与汇出均不受该国中央银行管制,也不必向银行登记。

3. 制鞋业:智利每年售鞋量约6800万双,而本国鞋业年产量仅为1000万双,因此智利鞋类贸易日益增加,来自中国的进口鞋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2010年1~4月,智利进口鞋2110万双,同比增长了7.6%。进口鞋中的88%均来自于中国,平均单价为6.56美元。中国制造的鞋类产品占智利市场份额已从1997年的58%增加到2010年的88%。

4. 家具市场:家具市场潜力更大。在圣地亚哥有两个较大的家具销售中心,其中富兰克林是最大的一个家具销售中心。目前,出口到智利的家具产品都属于国内二三流的产品,质量一般,完全依赖价格优势来垄断市场。建议家具出口企业,不妨考虑在智利建立家具加工厂,因为智利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其南部地区已有不少原木加工厂,生产出来的家具产品可以直接在当地市场销售,从而降低了高昂的运费成本。

5. 汽车市场:根据智利国家汽车协会的数据,2010年5月,智利的新车销售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94%。预计2010年将销售约24万辆新车,其中,用于矿业和灾后重建的用车销售增加了132 %,客运用车增长83%,SUV用车增78%。在智利汽车市场中,来自韩国的车占42%,日本车占20.6%,中国也有十多个品牌的汽车已经进入智利市场。虽然美元贬值,但智利仅有约14%的汽车销售与美元直接相关。很多车辆来源国的货币对美元升值,加上全球汽车需求的恢复,2010年智利汽车的销售价格可能将上涨5%~10%。

6. 矿业:为了推动智利矿产开采业的多元化发展,智利政府提出了矿业特许经营法修订案,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智利锂矿产业。

(二)巴西

2010年,巴西各主要经济部门均恢复增长,其中农业部门增长8%,工业部门增长11.5%,服务业增长6.1%。尽管干旱对大豆和谷物等农作物的产量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在正常气候条件下,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更集约地利用土地、增加农业信贷,以及来自发展中国家持续增长的需求,预计巴西农业部门2011年还将增长4.5%;2010年第4季度,巴西制造业开始恢复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和地区市场需求的增加;服务业受到私人消费增长的驱动出现快速增长。由于食品供应短缺、国内需求的增长以及生产价格的上升,使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2010年巴西通货膨胀率为5.5%,高于通胀管理目标4.5%,预计2011年通胀率将进一步提升。

2008年,巴西发布了对华外贸指导性文件,全面推动对华贸易,尤其是增加对华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目前,中国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巴西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原油、铜矿石和纸浆等,从中国进口电子、成套设备、光学仪器和钢铁制品等商品。巴西的经济规模较大,是中国企业进入南美市场的重要切入点,很多工业产品都是由巴西流入整个南美市场的。由于巴西在拉美市场代表较高端的消费层次,因此进入巴西市场还要靠品牌效应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打开市场通路,主要的投资贸易机遇有:

1. 基础设施领域:巴西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系统相对落后,在2014年世界杯之前,巴西计划建造一条连接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全长500公里的高速铁路;还有建设20万公里铁路的潜在需求。此外,在能源、港口、机场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也需要大量外来投资,包括圣保罗国际机场第三航站楼新建工程、里约热内卢国际机场现有两座航站楼的改建工程、巴西利亚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等。巴西还为适应举办世界杯的需要,将对国内主要机场进行信息系统和安全系统升级,并计划在11座机场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2. 建筑市场:根据美国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未来几年,由于各种公共和私营建设项目陆续上马,巴西的建筑市场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为建筑化学用品市场带来巨大商机。2010年,整个拉美地区的建筑化学用品市场已经开始逐渐复苏,预计2016年的销售额将达到20.58亿美元。建筑化学品主要包括:混合料、屋面防水材料、地坪胶、修补和复原用剂、密封胶和水泥浆等。报告分析认为,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等特定市场对建筑化学品的需求预期显著增长。

3. 汽车市场:巴西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预计2015年,巴西市场的汽车销量将达到450万~500万辆。由于巴西本地汽车企业的税负较重,生产成本较高,给外国汽车企业创造了机会。中国奇瑞汽车公司和江淮汽车(JAC)已登陆巴西汽车市场。2010年1~2月,奇瑞在巴西增加了5家经销商,目前已有28家经销商。尽管巴西汽车市场的远景较好,但在巴西建立汽车经销网不仅费时且成本较高,运费和高达35%的进口税也是一道不容忽视的消费壁垒。此外,巴西规定本地使用混合动力汽车,混合燃料的比例要求达到22~25%。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巴西市场,还将面对欧美、日韩老牌汽车企业先期市场竞争优势、当地法律法规复杂、安全环保要求严格等实际困难。

4. 电力行业:随着巴西经济快速增长加大了电力消费需求,加之将主办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尤其是2009年11月发生的大面积电力故障,使巴西政府决心加大电力投入。巴西计划在2010~2013年斥资570亿美元用于改善并扩大电力系统,其中,巴西国家发展银行(BNDES)将提供60%的贷款。巴西电力公司计划,到2012年将投资63亿雷亚尔建立6455千米的输电线并对现有线路进行维护。

(三)墨西哥

墨西哥是恢复增长较慢的拉美国家之一,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恢复得相当缓慢,其国内需求也无法带动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墨西哥GDP增长率为5%。2011年,墨西哥经济增长仍面临严峻挑战,主要包括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墨经济结构缺乏有效调整、内需不振、现行财税政策弊端,以及社会治安问题和通胀压力等问题,预计2011年增长率将有所放缓为3%。由于受税收增加和燃料价格提升的影响,2010年墨西哥通货膨胀率为4.1%。由于进口增加,2010年墨西哥经常性账户赤字约为95.1亿美元。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是中国在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对墨出口居中国对拉美各国出口之首。中方主要向墨出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服装、电视和收音机及通讯零附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附件等;从墨进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电子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附件、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等。墨西哥的宏观经济或产业发展,也为中国提供了投资贸易机遇。

1. 电信市场:电信业是墨西哥的优势产业之一,目前已有63家外国公司在墨投资。2002~2008年,墨电信业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29.54亿美元,但2007年和2008年吸收外资额仅为1.83亿美元和0.05亿美元,因此,2010年以来墨政府已出台多项措施吸引外资进入电信业。墨西哥国家电信协会(COFETEL)与墨西哥投资贸易促进局(PROMEXICO)对国内各类电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项目总额达7亿美元。墨西哥投资贸易促进局亚太和中东地区协调员达维拉表示,墨西哥将对来墨投资的中国电信公司在财政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2.汽车市场:墨西哥市场较大,汽车保有量中半数汽车车龄已超过16年,亟待更新。中国汽车的性价比高,很适合当地市场。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应重点关注墨西哥市场。但是,在墨西哥建厂的门槛比较高,年产能必须达到五万辆以上的企业才能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中国一汽和长安都曾想进入这个市场,但最终未果。

(四)阿根廷

2009年下半年以来,阿根廷经济已快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基本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2010年阿根廷GDP增长率为8.3%,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私人消费和信贷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出口制造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复苏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实行了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还有一方面是由于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使储蓄率为负,预期未来价格将上涨,导致消费者提前购买耐用品。由于受到大选的影响,以及通货膨胀率继续攀升从而使实际收入减少,但政府仍将实行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因此,预计2011年阿根廷的经济增长率将有所放缓,为5.1%。

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根廷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以来阿中双边贸易额增幅逐月加大。2010年1~5月,阿根廷对中国的出口额为23.83亿美元,同比增加19%;从中国的进口额为24.17亿美元,同比增加39%。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出口商品以农牧产品为主,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运输设备、农药、家电、电子产品等。阿根廷总的经济发展形势,仍有利于中阿投资贸易的发展,存在多方面的机遇。

1. 矿业: 2010年,阿根廷有色金属增产40%,创历史新高。其中,金产量25.7万盎司,出口额约46亿比索;铁矿产量提高到100万吨。阿根廷政府还公布了《2015年阿根廷矿业发展规划》,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鼓励矿业开发,计划投资总额近400亿比索、生产总额达362亿比索,出口额达280亿比索,分别创造8.7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和31.6万个间接就业岗位。

2. 手机产品市场:阿根廷是南美地区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其4010万居民中手机数量达到3700万部。2009年,阿根廷的手机销量为1010万部,比2008年增加了12.7%。根据阿根廷产业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10年1~2月,阿根廷手机进口额为1.18亿美元,其中来自巴西的产品占71.4%,其次是墨西哥和中国的产品,分别占13.4%和7.1%。由于从中国进口的手机价格大幅下降,2010年1~2月阿根廷从中国进口的手机数量同比增加了101%,而从巴西和墨西哥进口的手机数量则分别同比增加19.1%和20.1%。中国手机在阿根廷市场上的份额还将继续扩大。

3. 汽车市场:阿根廷汽车业雇佣人数约15万名,该行业年出口额约80亿美元,占阿根廷制造业出口总额的36%左右。为了解决遭受国际金融危机损害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汽车行业的失业问题,2008年底,阿根廷政府从国家退休养老金系统中调出90亿美元资金为汽车购买者提供融资,以刺激汽车需求。首次购车者可得到政府的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为60个月。该刺激计划可提高每年汽车需求量约10万辆。

4. 家电市场:目前,阿根廷市场上的家电产品大致相当于中国五年前的水平,进口的家电产品中有34.1%来自中国。部分家用电器的市场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开发。

除了上述四个拉美大国之外,秘鲁的渔业和矿业市场、哥伦比亚汽车市场以及承包工程和设计咨询市场、玻利维亚的纺织业市场,以及厄瓜多尔的鞋和纺织品市场都值得关注。由于拉美地区属于新兴经济体,到拉美市场进行贸易和投资应注意防范风险。首先,在对贸易商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比如,在拉美地区要防范贸易风险,对拉美企业应进行充分的信用状况调查,通过采用安全迅速的结汇方式,积极提取坏账准备金,降低企业收汇风险。其次,拉美国家的“反倾销”具有范围广、税率高和违反WTO准则的特点。对此,中国企业应抛弃以低价占领市场的思维定式,要恰如其分地为自己的产品定价,避免“授人以柄”。第三,要重视中拉在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增强对拉美市场的的交流和了解。比如,拉美国家的政府部门通常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低下;社会治安不佳,犯罪率居高不下;政府部门、海关和司法体系中的腐败问题较严重;工会的战斗力很强,常常开展罢工或怠工。第四,由于拉美国家的政策变动比较频繁,尤其是在总统大选后,一些拉美国家的政策将可能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中国企业应密切了解其政策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