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云南省高校本科生科研胜任素质模型构建

【摘 要】 本文对云南部分高校科研成果获奖教师与学生、本科学生科研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在校本科生的科研情况并不容乐观。基于高校本科生提升自我的科研能力,提出一个科研胜任素质模型:成立云南省高校本科生科研联盟,在各高校设立科研社,搭建支持广大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的综合性平台,引进优秀专家和高校教师入驻该平台,在各高校科研巡讲,并进行跨校指导,促进有效的资源分配和资源共享。

【关键词】 本科生;科研;胜任素质模型

一、研究综述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国已形成了一批规模适当、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高水平大学,目前要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科技创新,贵在接力,在时代的要求下,突出教育科研规划的管理、改革创新尤为重要。所以,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为更高的科研院所储备基础人才可谓大势所趋。本文基于对云南高校本科生的调查,提出科研胜任素质模型,帮助想做科研、想成为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本科生明确努力方向,打下坚实基础。

胜任素质研究和实践起源于美国,其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里兰认为:“胜任素质是一个人潜在的可被准确测量或计算的,以行为的方式体现、可持续的、可预测未来行为表现的某些特性,”(张登印,李颖,张宁,2014.10)[1]且这些特性能区分出不同效率的执行者。“胜任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素质总和的一种结构形式。”(王卓然,2011.4)[2]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可见的、外显的、能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特征;二是深层次、不容易了解和探测,却操控人们行为和表现的特征。经过各国研究和探索现建立了一系列的胜任素质模型库和测量量表,应用最广泛的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的两大方向是归纳和演绎。”(严正,卜安康,2011.7)[3]本文运用归纳的方向,使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充分收集和分析行为数据后构建出本科生科研胜任素质模型。

经过笔者对于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素质严重滞后,不会查阅整理资料, 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 理论与实际相脱节”(陈新景,何俊华,2011.6)[4]是普遍现象。由于我国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起步较晚,没有专门性的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应试教育制度使得大多数高校片面性考核教学笔记,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有力的支持。其次学校不重视本科生的科研教育,各种科研活动流于形式;高质量教师资源的缺乏和不平衡,導致照本宣科式授课,研究性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另外,科研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个体的科研实践,而“本科生对科研的认识模糊”(汪卓敏,张平,2011)[5]创新意识薄弱和实践能力弱化,学术风气浮躁等,都制约着科研能力的提高。因此本科生普遍存在知识储备较少,缺乏对科研的认识,科研能力素质滞后,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科研能力等问题,导致“国内高校的硕士、博士点招不到能够满足高层次教育的人,教育的断层现象日渐显现。”(刘培莉,2009.4)[6]

为此,本文应用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的方法,提出一个本科生科研胜任素质模型,以此帮助想要提升自我科研能力的高校本科生。

二、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课题虽以建立“云南高校本科生科研胜任素质模型”为目的,但访谈高校科研获奖教师也不失为一种搜集信息的有效方式,对拓宽思路有积极作用。其次我们的访谈对象研究方向不同:计算(30.8%)、推理(7.7%)、哲学(15.4%)、历史(7.7%)、宗教(23.1%)、戏剧(15.4%)等。

本课题旨在通过访谈各高校科研获奖教师、同学(其中男性占66.7%,女性占33.3%),整理访谈内容,从中提取科研胜任素质,作为构建云南高校本科生科研胜任素质模型的重要参考资料。我们将在下文总结访谈的共性,描述差异性。

1、科研经历

被访谈者有66.7%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接触科研的,在导师的引导下制订计划,创建自己的团队,而后在工作中成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后开始带自己名下的课题组。本科阶段接触科研的受访者占33.3%,本科阶段接触科研的深浅程度不一样,有的受访者本科期间唯一的科研成果即毕业设计,也有部分受访者本科期间就已经跟随课题组或自己进行科研。1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目前没有感觉到科研能力上升到新台阶,50%受访者在念博士后感觉到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质的飞跃,37.5%的受访者在副高以后才有体会。科研成果的呈现形式根据不同学科的属性来定,主要有学术论文(50%)、著作(33.3%)、专利(16.7%)等。66.7%的受访者从事科研的动机是兴趣,认为这是事业、生命的一部分,33.3%的受访者迫于任务和压力等因素从事科研。目前为止全为团队研究的或全为个人研究的分别占16.7%,66.7%的受访者除个人独立研究外,也有和名校专家、高水平课题组的合作。受访者在科研中大多是负责项目的总体内容分工、协调。研究课题源于国家、学校和周边的环境,多观察善思考是发现问题的关键。

2、科研胜任素质

科研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文献检索(5.9%)、数据分析(11.8%)、合作交流(11.8%)、写作能力(23.5%)、专业能力和跨学科能力(17.6%)、研究能力与验证能力(29.4%),此外还包括——经过系统培训,知识体系完整,肯花时间坚持。冷静、耐得住寂寞、掌握调查方法;负责、高效、德行高尚。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提倡大量阅读。科研的流程:确定研究方向和专题,明确创新点,搜集国际国内资料。设计方案,尽量与国际专业水平接轨。数据分析,结果整理,发表报告;提出假设、建模、收集数据、实验(1000次以上)、优化建模、分析(重复该步骤两遍以上)。其中相对更为重要的是:清晰的思路和创新性想法、明确研究方向、有知识储备、构建知识树、保证课题高质量,如此课题的副产品才会随之而来。受访者在科研过程中的挑战:遇到经费不足问题的占15.4%、时间不够的占比30.8%、方法(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借鉴前人经验)应用不到位的占7.7%、所需能力达不到要求的占15.4%,7.7%的受访者认为科研的氛围不够浓厚不利于研究、研究方向摇摆不定而难以确定的占23.1%等。平台宽广、资金充足、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充分利用量化统计等被认为是有利于科研的因素,可以招揽人才,从而使资源得到高效整合,更有可能获取先机、实现计划。科研可以完善个人的知识树,让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国际化,受访的科研获奖者一致认为本科生做科研是可行的,建议有意愿接触科研的同学,夯实基础知识,参加“挑战杯”等竞赛,多提炼题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处于上升期、近期成果较多的指导老师。借助科研开拓视野,为考研或工作增加筹码。

三、数据分析

我们对共计20余个云南省内高校,发放问卷250份,有效填写236份,有效率94.4%。调查问卷中,男生占比35.17%,女说占比64.83%;文史类49.15%,理工类37.29%,其他5.08%。

问卷结果呈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云南省在校本科生的科研进行情况并不容乐观。我们从调查中看到仅有25%的本科生参加过科研,75%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未曾参加过科研活动。可见,科研对于高校本科生来说是个不怎么涉及的地域。但是,67.37%的本科生却表示对科研有兴趣,想参与此类活动。而19.92%的人感觉科研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只有12.71%的学生不想参加科研。由此可见,大部分本科生是非常愿意去尝试开展科研项目的。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云南省高校本科生的科研现状不容乐观,却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动员潜力。同时,也存在着学生有兴趣却没办法实践的矛盾,这是十分尴尬的,所以有必要追根溯源,找出一定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

2、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67.8%的学生表示个人的兴趣是自己是否选择做科研的重要因素,而成就感和外在的荣誉是次要的刺激因素。44.92%的人是为了读研和今后发展做准备;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的人占了37.29%;剩余21.61%的人则是为了获奖。可见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内在情绪倾向,更关注自己的兴趣点,具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此外,除了兴趣,他们也关注个人能力的匹配性,84.32%的本科生认为个人能力是影响他们是否选择做科研的首要因素。

(2)外部因素。外在环境的帮助和熏染也是学生是否做科研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认为自己所处环境的科研氛围、接触的人群做科研的情况对自己做科研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所处学校的科研氛围占到69.92%,指导教师占到69.07%,团队能力占到68.22%。这说明在一定的指导下,有一定的人员和资源的支持,会一定程度增强他们选择做科研的信心。

3、能力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在做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依靠文献资料和79.24%的人认为向有经验的人取经是学生实现科研活动的主要方式。这说明学生对于科研是模糊而没有方向的,他们很需要一个“导师”,一个指路明灯来带领。也就说,学生很难依靠个人的能力完成一项科研活动,他们需要建立一个有导师的科研团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人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执行力和文献检索等能力是进行科研的基础必备能力。

根据量表所示:我们对本科生做科研的动机、所需要的能力、所处的环境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平均得分3.16,说明总体情况还是比较良好的。其中,最高的为能否有效与他人沟通为3.52,其次在是否抄袭、能与他人配合、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选题、能独立分析数据和独立撰写,以及老师和学校支持做科研都均在3分以上;而做科研的意识、学校的科研氛围和科研发表甚至获奖低于3分。

四、结论与展望

我们结合对云南高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各高校科研获奖教师、学生的访谈记录,得出以上“篝火”模型。该模型中,中心的圆圈代表火种,是最核心的因素;大方框部分表示薪柴,代表本科生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而圆圈上方的小方框代表氧,即帮助本科生做科研的助燃物。该模型表明兴趣是影响本科生是否做科研的决定因素,而自身具备基本的文献检索、数据处理等能力是必须的,而专业技能掌握与应用能力是个中关键能力,外部教师支持与资源配置对助燃起重要作用。助燃物的四种主要成分:指导教师最好能处于上升期,近期科研成果较多;物力支持包括平台宽广、资金充足、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等;学术氛围即周边同学、老师对学术的较为重视,学校和所在地域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学术不再遥不可及,可以自由大胆地表达对学术的热爱,人们对积极参与学术活动习以为常;团队能力可以理解为科研伊始组建的团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齐心协力、有效协同,相互配合以达成预期目标。调查中我们发现已经有本科生自发组织成立“科研社”,但这样的组织并不具备普遍性和专业性,作用有限。建议:

成立云南省高校本科生科研联盟,在各高校设立科研社,搭建支持广大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的综合性平台,引进优秀专家和高校教师入驻该平台,在各高校科研巡讲,并进行跨校指导,促进有效的资源分配和资源共享。该联盟汇集发布本省本科生的科研信息,共享科研经验,引进资金支持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出版以高校本科生科研成果为主的刊物,增强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云南省高校本科生,胜任素质模型本是基于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等材料来建立的,因为不存在校内本科生可以上岗的科研岗位,上述資料几乎没有。所以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做调查、发问卷,由数据分析结果来建立模型。在各高校的科研社内设立由科研联盟直属的学生担任的科研岗位,起到在学生中树立先锋模范、带动本科生做科研的积极作用。科研社最主要的职能是训练高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首先,在社内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进行科研思想教育,激发和引导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其次,针对新入学的本科生进行综合科研能力测试,探查他们科研胜任素质的高低;最后,将某一方面相同能力有所欠缺的同学集中起来,进行针对性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并实时动态的监控训练情况和评估训练成果,最终达到提升本科生科研胜任素质的目的,也可以为今后本科生科研胜任素质模型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登印,李颖,张宁.胜任力模型应用实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0.

[2] 王卓然.我国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商场现代化,2011.4.

[3] 严正,卜安康.胜任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

[4] 陈新景,何俊华.大学生科研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5] 汪卓敏,张平.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现状研究.科技信息,2011.

[6] 刘培莉.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作者简介】

李司琪(1997.7-),云南红河人,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